陳久金|各具特色的少數(shù)民族歷法:藏歷
文/陳久金
? ? ? ?中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民族大家庭,其中有許多民族都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漢族同樣古老,他們與漢族之間及各少數(shù)民族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又由于一些少數(shù)民族分布于邊境附近,與毗鄰國家交往頻繁,所以這些少數(shù)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帶有多種文化的色彩,天文歷法也不例外。一、藏歷西藏在11世紀從印度引進了時輪歷。200年以后, 陸陸續(xù)續(xù)有許多介紹時輪歷的書籍問世。與此同時,藏族還吸收了漢族以寅月為正月的紀月法、二十四節(jié)氣及日月食推算法等??偟膩碚f,藏歷體系融合了印度歷和漢歷兩種歷法的特點(如圖16-1)。

圖16-1 西藏歷書之一頁
? ? ? ?藏歷以時輪歷引進的那一年即公元1027年為歷元,以五行取代天干、十二生肖取代地支,循環(huán)紀年,比如公元2022年相當(dāng)于藏歷996陽水虎年。藏歷是一種陰陽歷,平均年長接近回歸年,平均月長接近朔望月。
? ? ? ?藏歷有獨特的缺日和重日概念。所謂“缺日”就是昨天的日期直接跳到明天的日期。所謂“重日”就是連續(xù)兩天用同一個日期。藏歷每月的1日、15日和30日不能缺,并且1日和15日必須逢朔和望,所以藏歷缺日、重日的安排主要依據(jù)實際測定的朔望。同時表明,雖然藏歷每月都有第30日,但并非每月都有30天。總之,盡量讓月平均日數(shù)接近朔望月。1916年,西藏設(shè)立了專門編算歷書的部門,叫作歷算局。每10年推算一次,歷時一個半月。每年由地方政府印制發(fā)放歷書,有兩種刊刻版,一種供官員使用,一種供一般藏族民眾使用。
摘自《中國古代天文歷法》
青海人民出版社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