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繁體到簡體 淺聊時代變遷
? ? ? ?大家好,我是靜歌如月,今天我們聊的話題跟幾個漢字有關(guān)。這幾個漢字由繁到簡的演化過程,竟巧妙地映射了當(dāng)今時代的某些現(xiàn)狀及特征。廢話不多說,接下來我們直接進入主題。
?
聖(圣)

? ? ? ?繁體的聖字,拆開后分為耳,口,王三個字。耳,顧名思義就是耳朵,有傾聽和接受的含義??诰褪亲彀?,有言說,傳授之意。王字就不用多解釋了,大家都知道。耳口王三個字組成一個繁體的聖字,意思就是有大智慧,能言傳身教,并且言論被眾人奉為真理,達到最高或最完美境界的人。這是古人對聖的理解。


再來看看簡化后的圣,一個又字加一個土字。又字有重復(fù),多次的含義,比如:你又來了,又怎樣怎樣,會給人一種不耐煩的感覺。這個土字,也有陳舊,過時,迂腐的意思,比如形容一個人沒見過世面,就可以說他:土里土氣。

? ? ? ?又,土兩個字組合為現(xiàn)代漢語中的圣,就像現(xiàn)在某些領(lǐng)域中所謂的專家或知名人士,經(jīng)常擺出一副高高在上,自以為是的姿態(tài),但觀點言論則是荒唐迂腐,讓人莫名其妙。


?
鄉(xiāng)(鄉(xiāng))

? ? ? ?繁體的鄉(xiāng)字,拆開后是鄉(xiāng)和郎。鄉(xiāng)是家鄉(xiāng),故土。郎一般指青壯年男子。理想中的故鄉(xiāng),應(yīng)該是田園家舍,兒孫繞膝,人丁興旺。

簡化后的鄉(xiāng),沒有了郎,人少自然也就沒有了煙火氣,那這些年輕人都去了哪里呢?

?
愛(愛)

? ? ? ?繁體字的愛,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受的上半部分,心和夂(zhōng)。受,就是接受。心是心意和愛戀,夂是終點,結(jié)局,最后的意思。愛,就是從心出發(fā),接受了一份心意和愛戀后,就會相互陪伴到最后終老。這是古人對愛的理解和表達方式,也是愛的本意。

? ? ? ?現(xiàn)在的愛字,沒有了心,用友字替換掉了原本的心和夂字。如果愛失去了心的支點,那就變成了利益關(guān)系,如同于普通的朋友。

? ? ? ?現(xiàn)代社會扭曲的愛情觀,相互缺乏信任的夫妻,居高不下的離婚率難道不正是對“愛”之本意的褻瀆么?

?
親(親)

? ? ? ?繁體的親字,由立,小,見三個字組合而成,立,就是站立,小就是小輩,晚輩。見,有見面,相見,侍候的含義。就像一個晚輩恭敬地站在旁邊,隨時照看侍候著長輩或家人。這便是古人對親字的理解。

? ? ? ?但如今這個親字簡化后,失去了右邊的見字,便不能與長輩親人隨時相見了,包括很多有親情關(guān)系的人,也選擇了盡量不見面,不理睬。即便是父母,很多時候也不能做到朝夕相處,有些甚至幾年才能見上一面。親情的疏離,有個人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時代造成的悲哀。

?
禮(禮)

? ? ? ?繁體的禮字,包含了示,就是祭祀,儀式。曲,就是歌舞等一些助興的節(jié)目。豆,泛指五谷雜糧等貢品禮品。我們是禮儀之邦,自古就對“禮”十分重視和講究,程序也極為復(fù)雜。

? ? ? ? ? ?簡化后的禮字,則將這個原本儀式感滿滿的曲與豆字,替代為一個甲乙丙丁中的乙字,一劃就寫完了,不論是筆畫還是寓意都簡單的不能再簡單,隨意到不能再隨意。


? ? ? ?我們常說,文明的發(fā)展,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但現(xiàn)在是不論是精華還是糟粕,大都一概去之。甚至于我們最重要的節(jié)日——春節(jié),也是越來越冷清,毫無氣氛可言?,F(xiàn)今社會,冷漠與孤獨是常態(tài),生活已經(jīng)被我們活成了生存。一種沒有人情味和儀式感的生活,看似簡單事少,有諸多方便,但真是我們想要的么?
?
? ? ? ? 漢字,作為目前世界上僅存的表意類文字,就如同一幅自帶邏輯的圖畫。它絕不僅僅只是信息傳達的工具符號這么簡單。在這里,我并不想搬出:"倉頡作書,天雨粟,鬼夜哭"這類千年爛梗。只是平常我們司空見慣的東西,總認為它的存在是理所當(dāng)然,但事實的真相可能并非如此。姑妄言之。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
?
?
從繁體到簡體 淺聊時代變遷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