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可以量化為時空,但時空又不是連續(xù)的,10的負33秒為上限!

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三位理論物理學家,計算了可能量化時間的上限:即建議將10^-33秒,作為萬能振蕩器周期的上限。這三位理論物理學家分別是加勒特·溫德爾(Garrett Windel)、路易斯·馬丁內(nèi)斯(Luis Martínez)和馬丁·博喬瓦德(Martin Bojowald)。

多年來,理論物理學家一直試圖解釋一個主要問題:廣義相對論認為時間是一個連續(xù)的量,可以根據(jù)加速度和引力條件移動得更慢或更快。

但量子力學理論表明,時間以穩(wěn)定的速度流逝,就像正在播放的電影的畫面一樣。在這種情況下,時間必須是通用的,但要想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兩種理論都是正確的,這個矛盾必須用理性的方式來解釋,新的理論研究發(fā)表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一些理論家提出,對于這種明顯的差異,一種可能的解釋是:時間可以量化為時空,類似于描述量子引力的理論,在這種情況下,時空沒有被描述為連續(xù)的。

而是被劃分成更小的單位,這必然必須與普朗克尺度相對應(10^-33米)。當然,這太小了,無法檢測到,該理論還要求這些離散的“時間包”每個都會過期。這種情況表明,需要有一個以非常小的時間單位滴答作響的萬能時鐘。在這種情況下,宇宙時間將存在于整個宇宙中,并與物質(zhì)相互作用。這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這樣的時鐘會以多快的速度滴答作響?在這一新的研究中,理論物理學家們發(fā)展了一種理論來描述這種增量的上限。

在研究模型中,理論物理學家認為萬能時鐘應該是有規(guī)律地在兩種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量子振蕩器。為了計算它的速度,設(shè)想將它與一個類似于原子鐘的較慢振蕩器耦合在一起。在研究模型中,設(shè)想兩個振蕩器的凈能量總是相同的。在這種情況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振蕩將不得不去同步。理論物理學家們用這種發(fā)散作為計算宇宙萬能時鐘滴答聲上限的一種方法,甚至提出,盡管無法測量這么短的滴答聲。

但應該可以通過嘗試測量兩個振蕩的去同步性來驗證這個理論,如果時間是由一個基本的過程而不是坐標來描述,那么它就會與任何隨時間演化的物理系統(tǒng)相互作用。在時間系統(tǒng)基本周期足夠小的情況下,由此產(chǎn)生的動力學在這里被證明是一致的,而且是有上限的:Tc<10^-33s,基本時間周期比任何直接時間測量值低幾個數(shù)量級,這是從系統(tǒng)隨時間演化周期的動態(tài)變化界限中獲得的。

博科園|研究/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Copyright?Science X Network/Bob Yirka/Phys
參考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DOI: 10.1103/PhysRevLett.124.241301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guān)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