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系列】《風雨征程》創(chuàng)作訪談(1/3)


幽寂:
來訪談訪談——
一開始你有想到其實第一天就到了訪談標準了嗎
車前草:
嗯嗯!沒有,完全沒有
我本來的最終目標就是破萬
幽寂:
畢竟之前那次我投的,這次是前草立channel之戰(zhàn)【?
嗯這個再說。這次投稿,感覺兩年來喜歡海燕的小伙伴紛紛歸來,實在是讓人心里很溫暖。也有不少新朋友來了??赡苡行┬屡笥褜υ蹅兒Q嘞盗械谋尘安皇翘貏e特別的了解,所以有一些誤會,比如說可能覺得是1917年之類的
草可以來給大家稍微解釋一下~這個系列覆蓋的大概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它的歷史意義,和大家更熟悉的1917有什么聯系之類的
車前草:
啊啊~~這個問題
首先,這個故事的背景是1905年革命。列寧把這次革命叫做十月革命的“總演習”。它是一場聲勢規(guī)模浩大的運動,最后失敗告終,但是卻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主要就是動員了群眾。(有點像歷史課本了)
簡單地說,1905是各個階層、各黨派、各利益團體都被動員起來參加的一場社會運動。目標并不統(tǒng)一,訴求也并不一致。
幽寂:
嗯嗯。當時的沙俄是一個什么狀態(tài)呢~
其實可以說當時沙俄滿身都是bug吧【
國力相對歐洲嚴重落后,勞資矛盾【特別】嚴重,日俄戰(zhàn)爭打成那德性
所有的人都不happy,所有的人都有訴求,還是不同的訴求
車前草:
沒錯。當時的沙俄其實很難說是一個獨立的經濟體。它已經被納入到了帝國主義體系中。這里的“帝國主義”不是一個道德評判,它是一個經濟狀態(tài),也是一個分配體系。先發(fā)展起來的西歐國家紛紛輸出本國的尖銳的社會矛盾,其結果就是把“最底層”的生產鏈條輸入到了沙俄。
沙俄的工人首先很多來獲得了人生自由但卻沒有土地用于耕種的農民(前農奴)。他們走進了來自西歐的投資者所創(chuàng)辦的工廠,拿著極其低廉的工資,受著同樣的無土地的農民的競爭壓力,稍微喪失勞動力就會被剝奪工作機會。從而相當于被剝奪生存機會。
同時,沙俄的貴族階層在沒落。他們傳統(tǒng)當中從農民那里的盤剝途徑,正在被外國人搶奪。有些人為了和外國人競爭,開始成為了沙俄的資本家階層。但是對于缺乏系技術和現金流的他們,唯一能夠節(jié)省的成本就是來自于繼續(xù)壓低工人的工資和待遇。
因此,沙俄貴族成為資本家,比起外國人的優(yōu)勢,就是在于利用他們所掌控的國家暴力機器以及黑社會性質的非正式群體來對工人施行很強的人身控制和威脅。
幽寂:
俄國成了“資本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一環(huán)”
車前草:
是的。更有甚者,直接放棄了西歐資本家競爭,成為了投機者和買辦。意思是說,指用來做轉手差價,把本國的資源拱手讓給外國人,并認為自己借此迎合了所謂文明世界的潮流。
幽寂:
(這里總覺得好像1920~30年代的中國呢)
車前草:
確實如此,但又相互區(qū)別。沙俄先前是強勢且一直在軍事擴張的,它的“正當性”以及沙皇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士氣。
幽寂:
那么沙俄的上層也會有很大的落差吧~
車前草:
是的。其實從上到下,很多人相信,只要我們繼續(xù)勝利和征服,就一定能克服困難。然而,日俄戰(zhàn)爭讓人們的這種信念收到了會心一擊。
幽寂:
“我雖然不是鉆石級的帝國,好歹也白金那么長時間,怎么竟然讓一個剛從青銅爬上來的東方小帝國給捶爆了?!”于是沙俄電競隊(?)的粉絲紛紛暴走了
車前草:
啊哈哈哈哈這個評價非常好,可以這么比喻~
幽寂:
所以,1905革命可以說是沙俄作為一個比較弱的帝國的危機總爆發(fā)?所有各個階層的bug都出來了,大家各有各的不滿
車前草:
是的,我們不能簡單地把1905年革命看做是一國內部的矛盾爆發(fā),它是一個鏈條的某個環(huán)節(jié)斷裂了
世界鏈條
所謂世界鏈條就是說,它是整個帝國主義系統(tǒng)的問題的爆發(fā)
來說1905吧
幽寂:
既然說,1905革命是混合了各種群體各個階級的一次聲勢浩大的社會運動,那么這當中有什么比較突出的事件,又有哪些各個階級之間的矛盾呢?
最關鍵是——我們季馬他代表了哪一種力量w
車前草:
是的,這個非常需要澄清
1904年2月的時候,爆發(fā)了日俄戰(zhàn)爭,這加深了人們困苦的處境
1904年末的時候,直接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反戰(zhàn)示威
幽寂:
1904年末的時候矛盾已經非常 非常 非常的一觸即發(fā)了。沒記錯的話像戰(zhàn)艦波將金號也是這一時期。
車前草:
沒錯。于是就到了我們故事的舞臺,1905年。
1905年1月3日的時候,圣彼得堡的普梯洛夫工廠爆發(fā)了罷工。這場罷工是由于工廠隨意地開除了四名工人。在當時的條件下,開除工人幾乎意味著生存條件的剝奪
幽寂:
以當時俄羅斯的經濟狀況和社會狀況,沒工作立刻就活不下去的概念,毫不夸張
車前草:
這激起了工人對自己處境的擔憂。于是他們自發(fā)地提出了八小時工作制、最低工資、改善勞動條件等要求,工廠直接拒絕
于是從1月5日開始,圣彼得堡各工廠的工人加入到了支援普梯洛夫工廠的罷工當中去。
據說1月8日罷工人數達到了15萬。當時圣彼得堡停電停水,陷入了混亂。于是,工人展現了自己對城市來說的必要性。
幽寂:
人們忽然發(fā)現勞動人民是城市的血液和命脈,市民各階層也坐不住了吧~
車前草:
在1月9日的時候……他們受到加邦牧師的感召,前往冬宮,向沙皇遞交請愿書。他們相信沙皇會傾聽工人的呼聲,幫助他們改善條件。然而,沙皇尼古拉二世躲了起來,把這一切交給自己的叔父弗拉基米爾將軍處理。這位將軍據說生性殘忍,說過一句話“治療人民災難最好的藥方,就是吊死百把個造反的人?!庇谑?,沙皇的士兵直接在他的指揮下,朝著拿著圣像和十字架的手無寸鐵的情愿人群開槍了。
除了被打死的人以外,還有被馬刀砍死和騎兵踩死的。據說死掉了一千多人,而傷及三千以上。
幽寂:
【尼古拉二世這個欺軟怕硬只能虐貓出氣的家伙……
車前草:
沒錯,尼古拉二世在一些人心目中是一個對家人非常和藹可親的人。但他的興趣是虐殺貓。沒錯,貓!
幽寂:
虐貓的都不是好人【拍案
車前草:
1905年1月9日的屠殺被稱作“流血星期日”。
幽寂:
嗯,其實這就大概回到了海燕正片的一個事情,就是,季馬在街頭的那次演說~就是發(fā)生在“流血星期日”之后。

車前草:
是的。當時阿廖沙照常在酒館打工(作為謀生手段),但發(fā)現人群的氣氛都不同了,充滿了狂躁、絕望、悲傷、放棄,不知所措。
幽寂:
阿廖沙在這種迷茫和困惑,感覺社會環(huán)境已經超出自己理解范圍的時刻,就在卡佳的介紹下,遇到了那天正在街頭演說的季馬
車前草:
季馬演講的內容大概是什么呢?大概是表示“我們工人并不是要接受沙皇施舍的人,我們不是弱者,我們要團結起來,為我們的利益而斗爭。”(不只是”利益“吧,而是尊嚴和基本的生存需要)
幽寂:
為了工人能夠像一個堂堂正正的人生活的權利而戰(zhàn)!
車前草:
這話對工人來說是個沖擊。他們一般會把同類視為與自己地對的人,畢竟如果自己喪失了勞動能力,就會被其他人頂上來。但這種敵對也許根本不是自然而然的,恰好是被刻意設置出來的。讓我們彼此之間感到恐懼和威脅,于是就能自覺地不為自己而工作。
對于阿廖沙來說,這更是沖擊。
她此前沒有體系性地思考過這個問題,初衷是希望“讓人們幸?!?/p>
當年,死氣沉沉的人群,聽到了一個人的演奏,于是活躍了起來。
自己想具有這樣的能力。這是一切的初心。
她崇尚圣徒,崇尚為別人奉獻的人
“我要做什么”是她一直以來思考的重點。她先天地覺得,只要人們多奉獻,大家就能過得更好。
但是“工人的力量”,“他們自己的力量”是什么?阿廖沙沒想過。
幽寂:
最開始對阿廖沙來說,是“看到海邊那個拉琴的陌生人用音樂讓周圍的人活躍了起來”?,F在她看到,面前這同一個人讓人們活躍起來,充滿戰(zhàn)斗力的能力的根源,是來自于一種信仰,一種解釋了“他們自己的力量”的東西
于是一切就在阿廖沙面前豁然開朗了,她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車前草:
是的。這一刻她明白了。人們變得活躍起來,有了活力,這是因為激起了他們自己的力量。阿廖沙不再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奉獻者和“帶來力量的人”。而是一個能幫助別人感受到自己的力量的人。
幽寂:
這大概就是海燕中季馬出場的意義了~那么,有觀眾問,風雨征程所呈現的季馬的方面,和海燕有什么不同呢?
車前草:
首先有沒有覺得季馬更美型了嗯?(此處應有對比圖)


幽寂:
那——必——須——
我們好像從2017年10月就有想法把風雨征程做成季馬的歌了(有上期訪談為證)。不過,感覺那個時候季馬的形象,和作為一個角色的定位,跟現在好像還是有一些區(qū)別。
車前草:
比如說呢?
幽寂:
比如說我記得上次訪談我們對季馬的定位是“集合了各種烈士和英雄的形象的一個濃縮的革命前輩形象”?,F在我感覺我們季已經遠遠不止是一個模范革命前輩了呢。
車前草:
是的,不過這件事情有點微妙。在我看來,他的形象并不是“擴張”了,而反而是“限縮“了。
換句話說,他已經不能包括“模范革命前輩”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幽寂:
定義增加,形象限縮得更加精確
車前草:
季馬其實說著工人的力量和團結,但卻對他們有一種強烈的“疏離感”。他越是接近,就越意識到自己并不屬于這個群體。
一生下來,就帶有原罪般地,無法擺脫掉
幽寂:
這又是我們需要說明,因為PV里面就一閃而過的事情:
季馬和卡佳都是出身于一個貴族家庭。類似一個侯爵的地位,而且是新興資本家的那種家庭。
但是季馬的設定可能有點特殊。季馬的父親是一個挺處于時代的沖突點上的新式貴族,他有過他充滿反抗精神和狂放不羈的時候,甚至覺得自己曾經和工人相戀,后來也是娶了平民的有錢人千金,都是很開明的事情。
季馬是他父親和那個女工的私生子。
車前草:
值得注意的是,那是一位來自格魯吉亞的女子。沙俄時期的俄羅斯,并不只是有很強烈的階級壓迫,還有強大的民族壓迫。
幽寂:
小季馬雖然童年的家庭不能說不幸福,名義上的母親(卡佳的媽媽)對他也很好,但一切總是仿佛有一種“異”的疏離感纏繞著他。
(心事重重的小正太最好了)
車前草:
是的
幽寂:
季馬的父親最后還是選擇了貴族和資本家的既得利益的道路,并且認為自己這樣已經相當不錯,甚至挺偉大了。
但季馬卻對被侮辱和被壓迫的世界,有著近乎天然的親近。他很小就不顧周圍人們的反對,總是跑到工人中間去。
大概就是這樣,兩個世界的落差讓他很早就認識到了自己所來自的階級的罪惡。這是促進他階級意識覺醒的一個契機,但也讓他產生了一種……“我所追求的未來世界大概沒有我這樣的人的位置”的情結。
車前草:
是的,他越是想對身邊的勞動者友好,越會讓他們被殘暴地對待。比如,送迷路的他回家的工人會被自己家一向仁慈的管家抽。他趕過去賠禮道歉,反而讓工人差點被冠上誘拐犯的罪名。
他才意識到,自己有什么資格拿著人家的勞動所得來“彌補”他們,并獲得心理安慰呢。
幽寂:
季馬的身上就是這樣產生了一種幾乎是自我毀滅式的,“為瞬間而生”的悲壯凄美的氣質【尖叫
車前草:
目前構成自己的一切,包括物質還有自己的這種自我解脫為目的的憐憫心本身,都是舊世界的影子。
自己要消滅的舊世界中,也包括自己。
幽寂:
嗷——
這種用自己的受苦甚至毀滅來尋求救贖(不只是自己的救贖,還是全人類的救贖)的氣質非常有毛味!
車前草:
因此,即便“我追求的那個世界中并沒有我的一席之地”
“我也將為了那個世界而斗爭作為此生最大的幸福。”
不能在那個世界中生存,就為了那個世界燃盡一生直至死去吧。
幽寂:
嗚嗚嗚……【這就陷入花癡吸季模式了嗎
車前草:
不不冷靜點~
幽寂:
他那么好【吸鼻涕
那么我們知道是先有的風雨征程(請大家去聽可愛的少女草唱歌w),后有的季馬的故事,但是在那之后這首歌又經歷過脫胎換骨版的改變。是怎樣把風雨征程變成描寫季馬的歌的呢~
車前草:
好的,就如同海燕最初也不是阿廖沙的故事
風雨的誕生經歷是這樣的呢,說來……話長
幽寂:
(海燕雛形的誕生經歷說來話太短了,就是我有一天中二了而已……)
車前草:
啊哈哈哈你的中二能中二出海燕
當時高中的草班上有個同學,是個公認帥哥,想委托我寫一首歌,要求是“便于耍帥”。
什么叫做帥呢?
高中草桑對帥的認知大概和那位同齡男子高中生有點偏差
(可能和絕大多數都有偏差吧)
幽寂:
……我的思維突然逐漸暖暖化。大概就是朋克派和制服派(?)“叛逆不羈的朋克帥”和“堅毅不屈的英雄帥”的區(qū)別吧!
車前草:
啊哈哈哈哈是的,這很對勁
呃好像也不對……他想要的估計是一個男子很情歌王子這樣的帥吧
幽寂:
……結果出現了三種不同的帥的理解!
車前草:
是的!
我寫了一首風雨的前身,名字叫“闖”。大概內容是,我們很年輕,應該有一腔熱血不要去頹廢要努力!
于是……委托人說了一句,干嘛總一副要打仗的樣子!
幽寂:
哈哈哈哈哈哈其實委托人是想拿這歌撩妹【
車前草:
后來我給委托人同學寫了一首叫做《季節(jié)流轉》的小情歌(失戀歌)……結果他兩眼放光覺得這種最帥了。此外這首歌還獲得了當年學校里的什么原創(chuàng)歌曲比賽一等獎,還去央視演了一演。
總之。我就把《闖》改成了《風雨征程》,并改了幾句詞。
幽寂:
↑你們看這個少年奇才的高中草
那么是怎么突然想到風雨征程和季馬的人生有共性的呢~
車前草:
這首歌是男聲歌。
我沒男聲。
等待著機會去找一位配得上這首歌的帥氣的感覺的男性歌手。
幽寂:
(瘋狂暗示)
車前草:
說實話,我家總裁很帥,但也是偏向情歌王子型的。
幽寂:
什么就你家總裁,龍牙是大家的【拍案
車前草:
好的是的是大家的
所以這多虧了幽寂的極強的調教能力
幽寂:
嗷/////
我覺得其實還是從比較中期版本的風雨征程來看,就很有一種……雖然前途艱難,面對著許多困難和迷惑,但一個人還是要把人生投入到無畏的戰(zhàn)斗當中,那種感覺。
車前草:
是的,但是當時的立場仍然更“個人”,有一種孤膽英雄的感覺
但海燕放出之后,我們決定繼續(xù)寫下去
我果然還是對風雨征程難舍難分
幽寂:
所以這次感覺寫出了很多以個人肩負人類命運的感覺呢~“誓萬類沉浮與共”
嗯嗯!全面升級升華版風雨征程。
車前草:
于是我們修改了曲子和詞。曲子方面,讓它更加蘇俄風(主歌部分);詞方面,則是加入了更多宏大的概念和情緒。
幽寂:
我記得一開始我還不樂意,因為我聽老版也聽了十年了,感情上有點難舍難分23333但是現在是徹底的服氣了,現在真的更帥。
車前草:
非常高興幽寂后來接受了~
幽寂:
大家請一定要去看前草的歌詞解說~這么神仙的歌詞我不允許有人沒看過
那么,這首歌,季馬的故事,又是怎么和《鷹之歌》結合起來的捏。
車前草:
其實原版風雨里有一句“用鮮血收獲光榮”,意思很表面,就是用流血犧牲本身就是一種光榮的事情。其實這種視角還是很個人英雄主義。
幽寂:
因為光榮是屬于個人的
車前草:
也可以屬于團團。光榮啊~~(別跑題)
后來,注意到《鷹之歌》的意象之一就是,先驅者的血本身是可以帶來光明的,如同火光照亮后來人。于是就把這句直接改成了“用鮮血點燃光明”,突然感覺立意一下不同了。流血自此不再是為了自己的榮耀,而是純粹的一種獻身。
之后我就把歌詞更加往這個方向貼近。
幽寂:
嗯嗯。鷹的犧牲,其實于她自己的意義就那么多,更多的意義是,她的血點燃了一種勇士的狂熱精神
車前草:
補充說明一下
鷹之歌的“鷹”其實是妹子!是個妹子!
幽寂:
沒關系,勇士的性別是勇士【?
唉,受傷的鷹,就讓人想起季馬受傷的雙手……Q_Q
好像還是海燕時候評論區(qū)大文豪寫文時候提到了鷹之歌,然后后來我們寫小說的時候,就直接官方化了,季馬拉的曲子之一就是叫鷹之歌,然后他受傷的手被比喻為受傷的鷹的羽翼
車前草:
現在我不由地反思起來……季馬為什么手會被弄殘!這是怎么編出來的!
幽寂:
……可能是我們后來討論出來的。一開始不是《奧爾菲斯之窗》里面亞烈克森的手因為在西伯利亞做苦工所以拉琴拉不出以前水平了嗎
車前草:
唉那最多是不好用了,而我們是直接讓他的手被砸得血肉模糊
幽寂:
后來有一天我們似乎在討論如何通過虐主角的親友來逼供主角的這個梗,然后……好像是我【。我說“季馬的話,估計會有人摁著他的手逼他的戰(zhàn)友們招供”
“然后季馬為了不要給戰(zhàn)友們壓力,故意激怒對方把自己的手砸爛,堅定了戰(zhàn)友的信念”這樣的
所以……好像這件事的責任在我【抱頭蹲

車前草:
雖然我很心疼,但你做得不錯(嚎叫)
幽寂:
(仿佛達成某種共識)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