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系列企劃(2/6),介紹修剪,硬核向。

本章細講臘梅成枝特點及修剪方法。
為延長枝條壽命、促進花蕾增多、進行合理修剪等提供依據(jù)。
一、??????成枝特點
1.?????芽的類型
【1】???花芽:花的原始體。開花后的當年,通常不在原處形成新的花芽或葉芽。
【2】???葉芽:未發(fā)育的枝。中央是幼嫩的莖尖生長點,周圍有多個葉原基和葉芽原基。葉芽根據(jù)其生長位置的不同可分為定芽和不定芽。定芽就是枝上一定位置。不定芽指根莖處能產(chǎn)生萌蘗的新芽。
2.?????成枝特點
【1】???葉芽成枝特點:
(1)???短花枝成枝特點:臘梅的短花枝上,均為花芽時,或粗度小于2mm時,則花后或結果后,必然枯死。若近頂端有葉芽時,則形成新的短花枝;如果葉芽位于枝的中部,則葉芽抽芽萌發(fā)后,其上部必然枯死;若葉芽位于枝條基部,則基部葉芽萌發(fā)后,必然形成新的短花枝,其上部枝條枯死;只有在短花枝著生的母枝重截或損傷后,才能形成新的長、壯枝。當年生較弱枝剪截后,可形成新的短枝,其枝數(shù)超過兩個以上時,則先端的枝較強,以下枝條相應減弱。

(2)???中花枝成枝特點:該類枝條通常為春季營養(yǎng)生長期一次形成的枝條,其長度通常為20-30cm,且著生母枝通常為前一年的長、壯枝,或中花枝上的近頂部葉芽或修剪后重新萌發(fā)形成的。該類枝條的葉芽,多形成新的短花枝,少數(shù)形成中、長花枝。在臘梅成齡植株上,這類枝條占比達70%-95%,是花芽著生的主要部位。
(3)???長花枝成枝特點:長花枝的形成,通常表現(xiàn)出有二次生長的特點,即分春梢和夏秋梢兩部分,其長度一般為50-150cm,粗度0.5-1.5cm。其成枝特點是春梢的成枝率大于夏秋梢的。同時夏秋梢的花芽數(shù)明顯多余春梢。新枝的著生位置:春梢上新枝多散生于枝條上,夏秋梢上的新枝則多聚集于枝的頂端,其長短沒有規(guī)律性。春梢與夏秋梢之間的葉芽多形成休眠芽,通常第二年不形成新的短枝。
【2】???隱芽成枝特點:只有在枝條受到刺激時如修剪等,則休眠芽可萌發(fā)出新的枝條。其新枝質(zhì)量依其生長位置不同而有區(qū)別,如骨干枝或壯枝重截后,休眠芽可萌發(fā)出新的長、壯枝;中花枝上的隱芽,則可形成新的中花枝。
【3】???不定芽成枝特點:通常萌生于根莖處,其枝條多為叢生狀。粗壯枝干上,在光照好、養(yǎng)分充足條件下,也可產(chǎn)生不定芽,抽生新枝,少數(shù)形成花芽。
二、??????影響因素
1.? ?植株年齡
臘梅從幼苗到死亡的整個生命周期中,要經(jīng)歷不同的時期。每一時期的樹體結構、生理特點、成枝特性及修剪反應也不盡相同。

見表得臘梅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光線的要求隨之增強,因而干枯枝比率迅速增長,從而表明,即時修剪對于降低枝條死亡率、延長枝齡等具有重要作用。
2. ??母枝質(zhì)量
母枝是指生當年生長的枝條,了解規(guī)律是制定修剪的重要依據(jù)。


從表中看出,母枝質(zhì)量高(強壯枝),則當年形成的短花枝在當年或次春開花后,死亡率較低;短花枝,則死亡率可達53.18%。若枝條長度不足10cm,其粗度小于1.8mm的細弱花枝,花后則死亡率可達98%以上。
3. ??修剪措施
(1)???強枝重剪:對強壯枝或萌枝進行強度修剪,通常截去枝條長度的1/3.保留枝上留芽1-8對數(shù)目不等,其成枝特點也有顯著差異。

由表得,臘梅母枝過于重剪并不能促進很多中、短花枝的形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粗壯枝重剪,往往形成截留枝上端腐朽,芽抽枝很細、很弱,不能產(chǎn)生中長花枝。這點和月季截然不同。
(2)???中庸枝中剪:指對臘梅一年生的中庸枝進行修剪。這種修剪可以促進中長花枝的形成。例如長30cm,粗0.75cm的中庸枝,中部剪去1/2,則其留枝上萌生4個中短花枝。
(3)???弱枝不剪:臘梅弱枝通常不剪。這點很特別。園林樹木學上一般要求是弱枝強剪。這點差別很大。花后,從葉芽處重新萌發(fā)新的短花枝,只有在短花枝基部有葉芽時,才進行回截至葉芽處,以避免新枝生長更弱或引起花枝外移。
(4)???摘心:摘心可以抑制臘梅枝條徒長,增加枝條數(shù)量,加速花芽分化等。
? ?摘心次數(shù):3-5年生臘梅見表

從表中可以看出摘心次數(shù)對臘梅成枝數(shù)量有明顯的作用,摘心次數(shù)越多,成枝越多,但新枝長度無規(guī)律性變化。同時表明隨著摘心次數(shù)增加,平均每枝花蕾數(shù)相應增多。以3-4次摘心為宜。
? ?摘心強度:材料表明,進行第一次摘心時的留枝長度以7.3cm為宜;13.5及24.5cm的留枝長度次之。

為進一步了解摘心強度對臘梅成枝的影響,選取留芽對數(shù)對其成枝的影響進行觀察。

圖中表明,摘心時留芽對數(shù)以3-5對為宜;留芽7對以上時不僅枝條質(zhì)量降低,花蕾數(shù)也顯著減少。
生活就像種花,最美的不是那短暫的花期和沉甸的果實,而是在培育苗木時不斷學習和擴充自我能力的邊界,真諦就在于為你所追求的奉獻熱血,傾注心血,豐沛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