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評戴建業(yè)老師《子敬首過》
品評戴建業(yè)老師《子敬首過》(上)
王子敬病篤,道家上章,應(yīng)首過,問子敬:“由來有何異同得失?”子敬云:“不覺有余事,惟憶與郗家離婚?!?b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世說新語·德行》
這則短文講的意思是王獻之有了很危重的病情,當時人們在有不如意的事情時,總是會先躬身自省,于是那些有點祝由術(shù)心理知識的道家們,就會把得病人的狀況寫在紙上,焚香拜神,虔誠的求得神靈的原諒,也可以稱之為做法事。“應(yīng)首過”是得把過錯寫在紙上,就和比我們今天的人們犯了錯誤,寫的檢查保證書一樣,只不過古人是寫給神靈罷了!問子敬即指問王獻之,“由來有何異同得失?”問的很巧妙,意思是您這一生有沒有覺得做過很有違初心的事情呢?俗語就是您有沒有干過違心之事呢?告訴我我好寫在紙上,轉(zhuǎn)告神靈以求神靈原諒。換成我的話就是您大爺?shù)?,不作死了吧!讓您好干愧心事!哈哈哈!子敬云即王獻之說,“不覺有余事,唯憶與郗家離婚?!笔钦f沒有什么對不起良心的地方,若是說有,就是辜負了郗家的那位女子。
戴建業(yè)老師說:“王子敬即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書圣王羲之第七子,書法史上被譽為“小圣”,與其父并稱“二王”?!稌x書》本傳稱他“高邁不羈,雖閑居終日,容止不怠,風(fēng)流為一時之冠”。門第、才華、氣質(zhì)、風(fēng)度、財富,一個男人希望擁有的王獻之樣樣都有——除了他的愛情和婚姻生活以外。
這樣近乎完美的男人怎么可能沒有美滿的婚姻呢?
王獻之前妻是比自己略長一歲的表姐郗道茂,他們從小就青梅竹馬,婚后這對小夫妻也十分恩愛。后尚簡文帝女兒新安公主司馬道福,當上了世人艷羨不已的當朝駙馬。不過,王獻之本人好像沒有人們猜想的那樣得意,事實上第二次婚姻使他飽受精神的折磨和靈魂的拷問。他與前妻仳離的原因已不可知,只能從正史和野史記載中尋找一點蛛絲馬跡。新安公主第一任丈夫桓濟,濟與兄桓熙參與了殺害叔父桓沖的陰謀,事敗后被流放長沙,孝武帝廢除了他這位駙馬。到底是王獻之休妻在先,還是公主寡居在前?公主寡居的時間可以確考,子敬休妻的時間史無明文。遺棄恩愛的前妻而改尚獨居的公主,到底是他出于世俗的仕途考慮,還是迫于政壇的強大壓力?”
我私以為即然作者把這段小品列入《德行》之篇,就是在暗示我們做人不要太勢利,作者只是想說“糟糠之妻不可棄,患難之交不可忘”的道理,看那王獻之,棄了前妻娶了皇帝的女兒,看似很風(fēng)光,可暗幽之中的神明卻在懲罰他,或許他也就是這次病重而亡的。天曉得呢!待明天戴師發(fā)布了下文,我想就會有答案了吧!
品評戴建業(yè)老師《子敬首過》(下)
古代上層社會的婚姻,原本就是一種政治聯(lián)姻或權(quán)力嫁接的附屬品,個人的戀情必須服從于權(quán)力的爭奪。不過,王獻之畢竟不是冷酷的政客,一方面他是朝廷的中書令,另一方面他又是感情豐富修養(yǎng)深厚的藝術(shù)家,離不開權(quán)勢的尊榮,同樣離不了愛情的溫暖。那位嬌貴的新安公主可以滿足他的前者,而甜蜜的愛情只能從前妻郗道茂那兒得到。不管是出于何種不得已的苦衷,一個男人休掉自己心愛的妻子,他對前妻必定會終身愧悔和隱痛。大家最熟悉的例子可能就是陸游,他的前妻唐婉沒有討得婆婆的歡心,陸游只得忍痛與愛妻分手,那首《釵頭鳳》打動了一代又一代讀者。詩人直到八十多歲入土之前還在寫詩表達對唐婉的愧疚和思念,一遍又一遍地說“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年來妄念消除盡,回向蒲龕一炷香”。遺棄前妻同樣是王獻之一生的巨痛,我們來看看他與前妻的短信:
雖奉對積年,可以為盡日之歡。??嗖槐M觸類之暢。方欲與姊極當年之匹,以之偕老,豈謂乖別至此!諸懷悵塞實深,當復(fù)何由日夕見姊耶?俯仰悲咽,實無已已,惟當絕氣耳!
這封短札向前妻暗示了自己與新安公主婚后生活不和諧的苦悶,并表達了自己對她的思念與懺悔。本愿與郗氏“偕老”,卻又不得不和她“乖別”,違心地將自己的愛妻休棄,這給王獻之造成難以平復(fù)的精神創(chuàng)傷,每當念及前妻就“俯仰悲咽”,這種痛苦“惟當絕氣”才能“已已”。
這則小品便是“絕氣”之前,王獻之以自己將斷的氣息來傾訴自己無盡的懺悔。文中的“道家”指信奉五斗米道的人,大概相當于后世所說的“道士”,史載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都篤信五斗米道?!吧险隆笔堑兰胰ゲ∠麨?zāi)之法,依陰陽五行推測人的壽命吉兇,寫成表章后燒香陳讀上奏天曹,祈求天曹為人除厄去禍。道士上章的時候病人必須首過,也就是懺悔從七歲有意識以后自己所犯過的錯誤和罪行。此處的“由來”指七歲以來。道士問王獻之七歲以來有哪些過失,他回答說“只想起和郗家女離婚這件事,此外自己沒有發(fā)覺有其他過失”??梢姡芭c郗家離婚”是他一生最大的虧心事,臨死他還覺得自己有愧前妻。
離婚讓子敬十分痛苦,對郗氏更加不幸。郗道茂嫁給王家不到一年,她父親郗曇便病逝,沒過多久女兒夭折,接下來又被丈夫休棄,轉(zhuǎn)眼之間,她從萬人羨慕的貴婦變?yōu)楣驴嗔尕甑臈墜D。被休后的郗道茂無人可靠,無家可歸,據(jù)說后來在叔父家中度過余生。
郗道茂這一切是誰造成的呢?
王子敬能無愧嗎?
全文讀下來,我還是覺得戴建業(yè)老師讀的書多,因為他可以搬出陸游的詩文來鋪墊,可以搬出王獻之的短信來佐證,可以搬出五米道人來潤色,這三點,我是一點都做不到,也想不到,做不到是由于我的知識點匱乏,想不到是因為我的思維方式比較單一,我以為一篇文章只需把它闡釋出來個大概意思就可以了,真沒有想到這里面還有這么多學(xué)問。我今天算是對這種寫作格式又偷學(xué)到了一招半式啦。由衷的感謝這個糟老頭子,盡管我嘴上不愿承認,但這篇文章在寫作技巧,我是不如他老人家的,這點不得不承認,我不占上風(fēng),他的確勝我一籌。當然,這完全得益于他的專業(yè)性與人生的經(jīng)驗性上面。我輸?shù)囊膊凰闾珌G人,至少不會落他太多,有個詞怎么講?好像叫?叫什么?噢!對了!叫“雖敗猶榮”。
正所謂不會看的看熱鬧,會看的看玄妙,別看我也講了半天了,戴建業(yè)老師的全文您們也讀過了,若我在此打住,閉嘴口不談,想必世上能真正讀懂此文的人并不多。
我早就同諸位講過,品鑒一個作品,一定要看作者所處的環(huán)境來品鑒,認真思考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而不是那樣寫?只有考慮到了這一步,才有可能真正讀懂作品本身!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看熱鬧,我最討厭從文學(xué)作品中看熱鬧了,若看熱鬧,不如去看小岳岳的相聲表演,文學(xué)作品一定是有思想的,有深度的,有靈魂的,有血有肉的;而此文的思想,深度、靈魂、血肉,普通人是看不明白在哪里的。還好有我——戴師教的好徒弟??梢哉f我是專門研究他老人家的,他怎么想的,我只需瞄他一眼,就能看穿,他文章之中的玄機自然也難逃我的法眼。今天就把這篇文章之中的玄機告之諸位吧。
眾所周知,戴師曾經(jīng)有個“同桌的您”,結(jié)果牽手的卻是“半路的她”。戴師親口同學(xué)子們講過,愛情是溫暖的,愛情之所以溫暖是因為“同桌的您”給他打了一件毛衣。只是造化弄人,使戴師遺憾終生。當您了解了這些細節(jié)故事之后,您也就能很好理解戴師寫此文的真正目的了。這文中的陸游又何嘗不是戴師本人?這文中的“王獻之能無愧嗎?”又何嘗不是戴師對“同桌的您”的一種懺悔呢?唉!愛情就是這樣,當其甜密的來臨時,人們并不知道去珍惜,當其痛苦的離開時,人們再去挽留也為時已晚。最后總是這樣讓人心碎。
“諸懷悵塞實深,當復(fù)何由日夕見姊耶?俯仰悲咽,實無已已,惟當絕氣耳!”
所有的感傷與惆悵都深隱在內(nèi)心之中,我這晝夜的思念何時才能再見到您??!俯身痛淚仰天哽咽的我,實在無力回天啊,這種撕心裂肺的痛想必只有氣絕之時才會消失吧!唉!可憐的人啊!
或許,這就是愛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