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自然界的神話及其他(下)
文/茅盾
? ? ? ?上面說的,都是關(guān)于日月星辰風(fēng)雷云雨河海的神話,都是屬于自然現(xiàn)象的;現(xiàn)在我們要說自然現(xiàn)象的別一部分,即關(guān)于鳥獸魚蟲草木的神話。這一部分的傳說很多,也有若干是后起的,例如說舜之二妃哭舜,淚灑在竹上,成為斑點,即今之“湘妃竹”。像這一類后起的傳說,未始不是中國神話的一支,但是在此小冊子內(nèi)容受不下,我們只好略過,僅舉較古的傳說了。即使是較古的,現(xiàn)在也只能舉其重要者。
? ? ? ?先講典型的人化為動物的神話?!渡胶=?jīng)·北山經(jīng)》說:
? ? ? ?又北二百里,曰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叫也),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 ? ? 《博物志》亦記此事,同《山海經(jīng)》。《述異記》謂:“炎帝女溺死東海中,化為精衛(wèi),一名誓鳥,一名宛禽,一名志鳥,俗名帝女雀?!碧諠摗蹲x〈山海經(jīng)〉詩》:“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蒼海?!边@精衛(wèi)鳥的壯志也就很可佩服了。又《海外西經(jīng)》說:
? ? ? ?刑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 ? ? ?這是“失敗英雄”的不忘故志的寫照,所以陶潛的《讀〈山海經(jīng)〉詩》說“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衛(wèi)與刑天,屬于同型的神話,都是描寫象征那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的。這是屬于道德意識的鳥獸的神話。
? ? ? ?再看屬于解釋性質(zhì)的動物神話。《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說:
? ? ? ?縞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東望谷城之山,無草木,無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狀如人而二首,名曰蟲,是為螫蟲(郭曰:為螫蟲之長),實惟蜂蜜之廬。
? ? ? ?這是解釋蜂蜜是有神主司的。又《海外北經(jīng)》說:
? ? ? ?歐(嘔)絲之野,在大踵東,一女子跪據(jù)樹歐絲。三桑無枝,在歐絲東,其木長百仞,無枝。
? ? ? ?關(guān)于蠶的神話,此為最古。然而也最簡陋,三國時吳人張儼有《太古蠶馬記》,亦屬蠶之神話。晉干寶《搜神記》亦載此故事云:
? ? ? ?舊說太古之時,有大人遠(yuǎn)征,家無余人,惟有一女;牡馬一匹,女親養(yǎng)之。窮居幽處,思念其父,乃戲馬曰:“爾能為我迎得父還,吾將嫁汝?!瘪R既承此言,乃絕韁而去,徑至父所。父見馬驚喜,因取而乘之。馬望所自來悲鳴不已。父曰:“此馬無事如此,我家得無有故乎?”乘以歸。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芻養(yǎng)。馬不肯食,每見女出入,輒喜怒奮擊,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問女;女具以告父,必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門;且莫出入?!庇谑欠笊錃⒅?,暴皮于庭。父行,女與鄰女于皮所戲,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為婦耶!招此屠剝,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馬皮蹷然而起,卷女以行。鄰女忙迫,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還求索,已出,失之。后經(jīng)數(shù)日,得于大樹枝間,女及馬皮,盡化為蠶,而績于樹上,其繭綸理厚大,異于常蠶。鄰婦取而養(yǎng)之,其收數(shù)倍,因名其樹曰桑。桑者喪也。由斯百姓競種之,今世所養(yǎng)是也。言桑蠶者,是古蠶之余類也。
? ? ? ?唐孫顏的《神女傳》亦演此故事,且確指其地為四川了。揚雄《蜀王本紀(jì)》說“蜀王之先名蠶叢”,明《一統(tǒng)志》謂蠶叢教民蠶桑。今四川人猶號蠶為馬頭娘。似乎蠶馬的神話與四川發(fā)生關(guān)系,不是偶然的了。《荀子·賦篇》中謂蠶是“身女子而頭馬首”,大概從其形象上又發(fā)生了蠶與馬的關(guān)系。如果認(rèn)《山海經(jīng)》所記是北部的蠶絲的神話,那么,蠶馬的神話是發(fā)生于西部的四川,至漢始為中國神話的一部分。
? ? ? ?最后,我們再看特異的屬于禽獸的神話,例如鳳凰、鸞鳥、龍、虬、夔、人魚等。這些動物,在古代大概曾有之,而原始人給加上了神秘的外衣,便成為神話中的角色。龍、虬、螭、鳳、鸞,在《楚辭》中成為很馴順的東西,給神們服勞代步?!渡胶=?jīng)·南山經(jīng)》說:
? ? ? ?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 ? ? 《海內(nèi)經(jīng)》亦有相同的記載,惟作“翼文曰順,背文曰義”。又《西山經(jīng)》云:
? ? ? ?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彩文,名日鸞鳥,見則天下安寧。
? ? ? ?把鸞鳳說成瑞鳥,已經(jīng)是較開化時代的思想。但原始人對于不經(jīng)見的動物有一種怪異的觀念,卻也是事實。無論他們把那些鳥獸看成吉祥呢或兇邪,總之是好奇心渴求解釋的結(jié)果。他們又常設(shè)想那神秘的海中應(yīng)該有些怪異神奇的東西,如《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云:
? ? ? ?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fēng)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 ? ? ?這又是解釋神話中有權(quán)威的神一定有什么奇怪的東西可以懾服別人了?!侗鄙浇?jīng)》說:
? ? ? ?又東北二百里,曰龍候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決決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魚。其狀如魚,四足,其音如嬰兒。
? ? ? ?《稽神錄》謂“人魚上身如婦人,腰以下皆魚”。這就和《海內(nèi)北經(jīng)》所記的“陵魚”相似了。《海內(nèi)北經(jīng)》說的是:
? ? ? ? ?陵魚:人面,手足,魚身,在海中。
? ? ? 《楚辭·天問》的“鯪魚何所”的“鯪魚”,也就是此所謂“陵魚”。人魚或陵魚,到后來遂演化成為“鮫人”。《述異記》云:
? ? ? ?南海中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機織,其眼能泣,則出珠。
? ? ? ?最后,我們要看一看由特種對于自然界的原始信仰所發(fā)生的神話是一些什么。不用說,這一類也只存斷片了,可是極多,現(xiàn)在姑舉數(shù)則為例。《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云:
? ? ? ?東方勾芒,鳥身人面,乘兩龍。
? ? ? ?郭璞注說“木神也”,又引墨子的話,“昔秦穆公有明德,上帝使勾芒賜之壽十九年”?!对铝睢罚骸按涸拢渖窆疵??!薄痘茨献印分^“東方之帝太暤,其佐勾芒”?!栋谆⑼ā分^“芒之為言萌也,物始生也。東方義取此”。綜合這些注解,可知東方勾芒神是“主生之神”,是“代表春之發(fā)長氣象的神”。原始人對于四季的循環(huán),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故??侄W?,春之不再來;他們以為每年中春之必再來只是全賴神的力,因而想象必有一神主司其事,勾芒神便是這樣產(chǎn)生出來的。在希臘神話中的相當(dāng)者,是女神棲里茲(Ceres)。
? ? ? ?后來由原始信仰發(fā)展而成為“五行”這種哲學(xué)思想時,勾芒神便成為代表五行之一的“木正”,《史記正義》所謂“勾芒,東方青帝之佐”。在同樣“五行”的意義上,又有代表“南方丙丁火”的祝融?!渡胶=?jīng)》言及祝融,在《海外南經(jīng)》:
? ? ? ?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
? ? ? ?郭璞注:“火神也?!薄妒酚浾x》謂為“南方炎帝之佐,獸身人面,乘兩龍,應(yīng)火正也”。然《越絕書》則云“祝融治南方,仆程佐之”,又自不同。《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云:
? ? ? ?有人名曰吳回,奇左,是無右臂。
? ? ? ?郭璞注:“即奇肱也。吳回,祝融弟,亦為火正也?!蹦敲矗H诓恢挂粋€了。明劉基《蛙螢子》竟謂“祝融有七”,更是奇離?!渡胶=?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云:
? ? ? ?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
? ? ? ?郭璞注:“金神也,人面虎爪,白毛,執(zhí)鉞,見《外傳》?!薄段魃浇?jīng)》謂“泑山,神蓐收居之”。郭璞注同《海內(nèi)西經(jīng)》上引?!冻o·遠(yuǎn)游》有“遇蓐收乎西方”之句?!逗M獗苯?jīng)》云:
? ? ? ?北方禺彊,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青蛇。
? ? ? ?郭注:“字玄冥,水神也。”又謂一本云:“北方禺彊,黑身,手足,乘兩龍。”《越絕書》謂“玄冥治北方,白辨佐之”。
? ? ? ?《山海經(jīng)》所記四方之神,具如上述。四方各應(yīng)木、火、金、水四行,惟無中央之土。這便是中國的“五行學(xué)說”尚未完成前的原始思想的形式。而此四方之神,最初大概都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的解釋,如勾芒神之為“春之生育”的象征。但后世“五行”之說既興,便汩沒了原始思想與原始信仰,而惟勾芒神的象征意義尚可跡求,其余的便都無從考證了?!痘茨献印酚洿怂姆街?,便蒙上了“五行學(xué)說”的外衣,加一中央之土,說得很為齊整。《天文訓(xùn)》云:
? ? ? ?何謂五星?東方木也,其帝太暤,其佐勾芒,執(zhí)規(guī)而治春,其神為歲星,其獸蒼龍,其音角,其日甲子。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高誘注:舊說云祝融),執(zhí)衡而治夏,其神為熒惑,其獸朱鳥(朱雀也),其音徵,其日丙丁。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后土,執(zhí)繩而制四方,其神為填星,其獸黃龍,其音宮,其日戊已。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zhí)矩而治秋,其神為太白,其獸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執(zhí)權(quán)而治冬,其神為辰星,其獸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
? ? ? ?這里所說的中央之帝黃帝,其佐后土,《山海經(jīng)》里完全沒有?!段魃浇?jīng)》有“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的話,又《海外北經(jīng)》有“顓頊葬于務(wù)隅之山之陽”的話,但是把少昊和顓頊稱為西方和北方之帝,并且與蓐收、禺彊(即玄冥)發(fā)生關(guān)系,也是《山海經(jīng)》所沒有的。這都可以證明上文所說原始思想中象征四時的自然現(xiàn)象的神話,后來被“五行學(xué)說”所修改所增損的痕跡了。
? ? ? ?水旱癘疫等天災(zāi),在原始人看來,也應(yīng)該有一個解釋;因此也就有了神話。旱的神話,在《山海經(jīng)》有女魃?!洞蠡谋苯?jīng)》說:
? ? ?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句?!腥艘虑嘁拢稽S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yīng)龍攻之冀州之野。應(yīng)龍畜水,蚩尤請風(fēng)伯雨師,縱大風(fēng)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fù)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
? ? ? ?應(yīng)龍又見于《大荒東經(jīng)》及《北經(jīng)》,則云:
? ? ? ?應(yīng)龍?zhí)幠蠘O,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fù)上,故下數(shù)旱,旱而為應(yīng)龍之狀,乃得大雨。
? ? ? ?郭璞注:“應(yīng)龍,龍有翼者也?!薄洞蠡谋苯?jīng)》又云:
? ? ? ?應(yīng)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 ? ? ?這都是說“應(yīng)龍”主有水的?!冻o·天問》云:“河海應(yīng)龍,何盡何歷?”王逸注謂“言河海所出至遠(yuǎn),應(yīng)龍過歷游之,而無所不窮也”。又引或說:“禹治洪水時,有神龍以尾畫地,導(dǎo)水所注當(dāng)決者,因而治之也。”據(jù)此則應(yīng)龍不是僅處于南方了。但應(yīng)龍與水潦的關(guān)系,卻大概可以決定了的。
? ? ? 《山海經(jīng)》又言有許多鳥獸也是主水旱災(zāi)的?!督?jīng)》所記主水災(zāi)者,有下列的二則:
? ? ? ?空桑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虎文,其音如欽(郭曰:或作吟),其名曰,其鳴自叫,見則天下大水。
(《東山經(jīng)》)
? ? ? ?剡山,有獸焉,其狀如彘而人面,黃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郭曰:音瘐),其音如嬰兒。是獸也,食人,亦食蟲蛇,見則天下大水。
(《東山經(jīng)》)
? ? ? ?言主大旱的,那就更多?!渡胶=?jīng)》所載有下列各條:
? ? ? ?令丘之山,無草木,多火,……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日颙。其鳴自號也。見則天下大旱。
(《南山經(jīng)》)
? ? ? ?姑逢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鴻雁,共名日獙獙。見則天下大旱。
(《東山經(jīng)》)
? ? ? ?鬲水……其中多薄魚,其狀如鳣魚而一目,其音如歐(郭云:如人嘔吐聲也),見則天下大旱。
(《東山經(jīng)》)
? ? ? ?子桐之山,子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余如之澤,其中多(音骨)魚,其狀如魚而鳥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鴛鴦,見則天下大旱。
(《東山經(jīng)》)
? ? ? ?主疫的神,見《楚辭·天問》之所云:
? ? ? ?伯強何處?惠氣安在?
? ? ? ?王逸注謂:“伯強,大厲疫鬼也。所至傷人。”晉干寶《搜神記》又有別說:
? ? ? ?昔顓頊?zhǔn)嫌腥?,死而為疫鬼:一居江水,為瘧鬼;一居若水,為魍魎;一居人宮室,善驚人小兒,為小鬼。于是正歲命方相氏帥肆儺以驅(qū)疫鬼。
? ? ? ?這怕是后起的傳說了。又《山海經(jīng)》亦有主大疫的獸。《東山經(jīng)》云:
? ? ? ?又東二百里曰太山……有獸焉,其狀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白蜚,行水則竭,行草則死,見則天下大疫。
? ? ? ?以上說的,都是自然界的神話?,F(xiàn)在我們可以轉(zhuǎn)換一方向,看看我們的祖先對于自己的運命有什么感想,有什么神話。在希臘神話中,運命神是姊妹三個。最小者名克洛叔(Clotho),司織生命之線,在這線里,光明和黑暗的絲是互相交錯的。第二個名拉希息司(Lachesis),搓揉生命之線,她搓的時候,手指的用力時強時弱,因而生命之線亦時強時弱。最后一個名阿忒魯帕司(Atropos)拿一把大剪,很忍心地剪斷那些生命之線,當(dāng)她一下剪子,就有一個生命在地上死掉。這些希臘的運命女神是專管人們的運命的。在北歐的運命神也是姊妹三個,代表了過去,現(xiàn)在,未來。烏爾特(Urd),最長的一個,是衰老的,常常回顧,戀戀于過去;泛兒騰提(Verdandi),中間的一個,是年輕,活潑,勇敢,直視前面;司考爾特(Skuld),最小的一個,常常遮著面紗,看的方向正與烏爾特相反,她們的職務(wù)是織造運命之網(wǎng),溉灌生命之樹。在中國神話里,沒有那樣完整的運命神的故事,但《楚辭》的《九歌》中《大司命》《少司命》二篇是尚存的一鱗一爪?!洞笏久吩疲?br>
? ? ? ?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云;令飄風(fēng)兮先驅(qū),使凍雨兮灑塵。……紛總總兮九州,何壽夭兮在予。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御陰陽?!魂庂庖魂枺娔庥嗨鶠?。
? ? ? ?據(jù)五臣注,“司命,星名,主知生死,輔天行化,誅惡護(hù)善也”。這就是運命之神。我們只看上面所引,便可知“大司命”出來時令飄風(fēng)先驅(qū),使凍雨灑塵,排場非常闊綽,再看“何壽夭兮在予”,“乘清氣兮御陰陽”等句,又可知其威權(quán)之大。據(jù)全體看來,大司命大概不是女神。《少司命》便不同了:
? ? ? ?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綠葉兮素枝,芳菲菲兮襲予。夫人自有兮美子,蓀何以兮愁苦?
? ? ?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
? ? ? ?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fēng)兮載云旗;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帶,倏而來兮忽而逝。
? ? ? ?夕宿兮帝郊,君誰須兮云之際?與女沐兮咸池,晞女發(fā)兮陽之阿。望美人兮未來,臨風(fēng)怳兮浩歌。
? ? ? ?孔蓋兮翠旍,登九天兮撫彗星;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
? ? ? ?大司命所有的“生死壽夭”的威權(quán),少司命都沒有。然則少司命所司的是什么“命”呢?依我看來,大概是戀愛的命運?!渡偎久啡呛芎玫膽俑瑁粡摹皾M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馍鷦e離,樂莫樂兮新相知”等纏綿悱惻的句子而觀,少司命似是司戀愛之神。愛神也可以算作運命之神。譬如巴比倫神話中的愛神就兼有了運命神的性質(zhì)。又從“孔蓋兮翠旍”而觀,少司命又似是女神?!毒鸥琛肥侵胁棵褡宓纳裨?,應(yīng)該有一個戀愛女神。
? ? ? ?再看《九歌》里的《國殤》,王逸注謂“國殤,死于國事者”,換言之,即是“戰(zhàn)死的勇士”了。北歐神話有戰(zhàn)死的勇士為天女們(Valkyrs)接引上天的話,死于國事的勇士常常被認(rèn)為應(yīng)該成神的,《國殤》就是這一類的神話。戰(zhàn)爭的勇敢在這里是描寫著:
? ? ?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墜兮威靈怒,嚴(yán)殺盡兮棄原壄。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yuǎn)。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 ? ? ?戰(zhàn)死的男士是“神以靈”了,但到了天上神之處,做些什么事,《國殤》里卻沒有說到了。北歐神話說戰(zhàn)死的勇士的魂到了天上,就由神賜與盛宴,天天快樂。大概中國神話亦是這么說著的罷?可是已經(jīng)不能考定了。
? ? ? ?關(guān)于醫(yī)藥,也有一些零碎的神話?!渡胶=?jīng)》所記,有下列各條:
? ? ? ?巫咸國在女丑北……有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郭璞注:采藥往來也。)
(《海外西經(jīng)》)
? ? ? ?有巫山者,西有黃鳥,帝藥八齋。(郭注:天帝神仙藥在此也。)
(《大荒南經(jīng)》)
? ? ? ? 大荒之中,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
(《大荒西經(jīng)》)
? ? ? ?據(jù)此可知中國神話中司醫(yī)藥之神凡十。但《山海經(jīng)》言巫咸國,巫山,靈山,三說自相抵觸,不知道究竟何者為準(zhǔn)。《酉陽雜俎》亦載“靈山十巫”,巫名與《山海經(jīng)》又有不同;度即據(jù)《山海經(jīng)》而有誤傳,則亦未足以證明靈山是醫(yī)藥神話的主要地點了。
摘自《中國神話研究初探》(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