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森堡古駭邪物——惡樽四方
在里森堡的長河歲月里,不乏古老恢弘的神話,也不缺懲惡揚善的美好寓言,其中甚至還有一些匪夷所思的詭怪故事可供各位閱覽討論。 ?。∥礉M十八歲請不要在家長陪同的情況下觀看,怕被舉辦!! 惡樽四方是一種出自公元114年的古銅器皿,在規(guī)格形式上極為講究,更有別樣深意,目前不清楚具體是做什么的?只知道一則故事與它有關。 這件器皿的杯托呈四面流水弧線,每一面銅光大綻,能較為清晰地倒映出面前事物,讓人欣賞時不自禁地深入其中,如同身臨中古世界那般,闖蕩著枯林小路,聽曉游人歡歌,與精靈嬉戲歡愉… 呃,提遠了,不管。 杯托四面有銘刻著芝麻點大小的古老字跡,與象形文有些相似,至于其中聯(lián)系,這得后續(xù)鉆研才能知曉,不過神奇的是,這些文字在烈陽下竟會顯現(xiàn)出一道熾藍流光,流光兩尾漸淡,趨歸原色,越靠中間色澤越深,與原色相差甚遠,更神奇的是,這條流光竟會產生視覺差錯,讓你將其幻視成一條拱橋。 不僅如此,雙指掐在杯托兩端,在陽光下斜擺,輕輕捻轉,還能見到流光生動地流動著,好似小河那樣,能見得其中一些像素突變,好似游魚戲水,潺潺漣漪。 杯身也是一絕,杯底為拱托,下接杯托,上接衍變而出的四面,四面為四邊形,與惡樽四方的對稱中軸線作參考擺斜,杯口更是一大方形,從上俯視如墜入深淵,難以自拔。 有趣的是杯身四面皆是由外到內略微凹下,但留有長條橢圓為底平面,整體看來好似一條長缸,底平面各有不同涂畫,可以理解為王冠者的四種死法。 守于財牢而死,好戰(zhàn)喜功遭刺,持杖昏暴突斃,縱溺尋歡。 四面邊框與底面繪圖間的弧帶也有一定研究價值,上面同杯托一樣都銘刻著古老字跡,不過不是象形文字,而是阿拉伯字母。 沒錯,很奇怪,也同樣是難以破解的密碼。 在歲月史書中,需長期鉆研才能知曉古人在說什么,目前來說最有意義的參考文獻就是《杯托是道理,杯身是故事》,但在沒完全理解其中意思前,我們還是抱著唯物精神去探索吧。 介紹完杯身杯托,還有一個環(huán)節(jié),那就是四面之間相接的線條,它們都分別雕飾并挺立著四大毒獸。 狡譎蔑鼠、獠嘴兇狼、吐息孽蛇、昏霧媚狐。 這個杯子的故事依據(jù)倒也挺小兒科的。 一個工匠看見自己的妻子被國王看中并拐走,對此心生厭恨,發(fā)誓要詛咒天下暴君,于是他發(fā)明了惡樽四方,但只有構造,沒有文字和圖畫。 而它充滿著力量,能讓拿起的君王感受到權勢滔天的氣勢,讓諸國皆畏懼,百姓皆恐慌。 可就是這樣強大的寶貝,卻也有不祥之兆。 畫像漸顯,雕飾漸成,待到成型,便是死期。 前后轉交到四王手中,該樽才得以化作完整體,尋找合適之人,將其附身,以便掌控天下,為所欲為。 魔魂蠢蠢欲動,卻不料拿到手的第五人是里森堡一個偉大的君王,他高尚偉大,為民著想。將整個里森堡半島統(tǒng)一,使得全天下不再飽受戰(zhàn)火紛擾,得以寧靜。 正是因為他的存在,這尊魔杯——惡樽四方被埋沒在灰壤深處,直到今日重現(xiàn)。 考古可真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