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績表態(tài),才敢發(fā)動玄武門之變,他在等什么?
李世民于公元626年7月2日帶著部屬入朝,并在玄武門設(shè)下了埋伏。后來,他殺死了李建成,殺死了齊王李元吉,并且被李淵立為了太子。玄武門的事情,是皇族權(quán)力斗爭的最大亮點,李世民被打壓,李世民的人也在暗中開始反抗,但李靖卻是個例外。

據(jù)《資治通鑒》記載,李世民在玄武門叛亂之前,曾向李靖透露過他的打算,但他拒絕了。然而,李靖雖未參與玄武門之亂,但貞觀時期,他手中仍掌握著一支強大的軍隊,深得李世民的器重。問題是,李靖這個大唐名將,為何沒有參與這場“玄武門之亂”?
一、玄武門之變前的思慮
李世民被剝奪了軍權(quán),所有的將軍都被李元吉收編,就連軍中的士兵名單也被剝奪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手下們都開始慌了,他們都勸李世民作出行動,讓他去擊殺李建成和李元吉。不過李世民并沒有輕舉妄動,他的心思卻放在了李靖與李績的身上。

李靖身為統(tǒng)帥,與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不同,他是個遠(yuǎn)在長安之外的人,但他沒有直接參與到玄武門的叛亂中。不過,當(dāng)年在外的將軍,并不只有李靖、李績兩人,他們的立場也各不相同,比如豳州的張瑾,他就是李建成一派的還是李淵最信任的人。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李世民一旦戰(zhàn)敗,那么他自己就再也沒有了退路,哪怕是最后得以跑路,也是一樣,只有等死的份。如果李靖要堅決支持李世民,那么他很有可能會在玄武門之亂的時候,率軍去長安。但如果是那樣的話,那就不是皇位之爭了,而是造反了。
尉遲敬德等人參加了玄武門之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為玄武門的事情,可以說是李世民為了爭奪皇位,而發(fā)動了一場針對太子的宮變。可是李靖并不是秦王的人,他是靈州的大將軍。因為是隋朝出來的降將,他直屬于李淵負(fù)責(zé)。

那樣一來,李建成和李淵的軍隊就會反攻,到時候李世民就算殺了李淵,也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李世民自然不會這么做,因為他是他的親生父親。所以,李靖若是率軍去長安,不但會讓玄武門之變的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而且唐高祖李淵也會很難接受。
二、只成功一半會有什么影響
要是沒有足夠的軍隊力量來支撐自己的李世民,如果一不小心讓李建成逃走了,那就會是大麻煩了。到時候,李淵和李建成都在,李世民就更沒有機會了。事態(tài)嚴(yán)重后莫不過于玉石俱焚,李淵就算不死,江山也保不住,江山必然會易主。
李世民就算能活到最后,也會有人想要除掉李世民,為李淵和李建成報仇。到時候各地起兵,直擊長安第一個打進去的人,擁立新帝又搞得朝綱敗壞。又來一次天下大亂,群雄并起,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再次四分五裂,功虧一簣,還不如不做皇帝呢。

李氏的內(nèi)訌也好,中原各大勢力趁火打劫也好,反正大唐除了中原,還有其他的仇家。就是那些游牧部落,如果他們趁火打劫,對于中原來說,絕對是一場噩夢。那個時候,李靖正在抵擋突厥人的進攻,如果不能阻止,那才是真正的麻煩。
如果有外敵入侵,那么大唐就會措手不及,而如果敵人得勢李家就會被中原的子民所唾棄,畢竟當(dāng)時的突厥人對大唐的子民可沒有什么好臉色。其次如果李世民登基,必然會引發(fā)朝堂上的大亂,這并不是什么合理上的事情,李世民一旦登上了王位,必然會有人前來挑釁。
李世民確實是為了保護自己,但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國家陷入內(nèi)戰(zhàn)。李靖和李績都是邊疆大將,這兩人若是不同意,李唐的格局就會發(fā)生變化。如果這兩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李世民就會猜測他們意圖,總之李世民需要等待他們的回答。
三、李靖的選擇尺度有多重要
根據(jù)歷史記載,李靖為靈州都督,李績?yōu)椤靶熊娍偣堋?,兩人皆是封疆重臣?/strong>如果他們放松警惕,李世民就會面臨內(nèi)憂外患。因此,他們兩個才是這次宮變的關(guān)鍵人物。李世民的眼光還是很毒辣的,但是這并不能阻止突厥后來看到大唐內(nèi)亂來趁火打劫。
當(dāng)然這兩人也并不是把李世民賣了,而是突厥人是從羅藝那打進來的,而羅藝,他正是李建成派中最忠心的一員。所幸這次的事情有驚無險,大唐終于與突厥簽訂了渭水之盟,雖然有些丟臉,但總算熬過去。難怪李世民在玄武之變的時候,李靖和李績都不站出來。

但李靖若是站在李世民這邊,那就是給自己添一筆黑歷史了。本來他自己就是投靠了李唐,這本身就是背叛了隋朝。若是他參與了玄武門的叛亂,那李靖就是李淵的叛徒。因此,李靖很在意自己的名譽,他選擇了中立,也是情有可原的。
就算他選擇了中立,那么他也算站在李世民這邊的。李世民在玄武門叛亂之前,就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李靖。李靖身為李唐武將,本應(yīng)向李淵稟報此事。然而,李靖在玄武門之亂之前,一直保持著不作為,使得唐高祖李淵陷入了極為被動的境地。
李淵只好把李世民立為太子,最后把皇位交了出去。李世民無論成敗如何,李靖早就料到他自己的處境。這樣一來,不管是勝負(fù),對他來說都沒有任何的影響。最終,李靖還是被唐太宗李世民看重,李靖這種名將,李世民當(dāng)然不會怠慢。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一代梟雄,李家的立國之基離不開他的努力。作為一個有遠(yuǎn)見的人,他總是能想到更多。李靖為大唐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被列為“武廟十哲”,被譽為唐代最強的武將。他們都有很高的戰(zhàn)略眼光,那當(dāng)初李世民和李靖,他們是誰先算準(zhǔn)了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