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鏡”長什么模樣!我在臨夏廣河縣找到了答案!
4000年前
誰見證了這里的文明?
臨夏廣河縣的齊家文化博物館告訴你!

近日我們在臨夏廣河縣見到了“中華第一鏡”。它就珍藏于臨夏廣河縣廣通河畔的齊家文化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也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座齊家文化專題博物館,該館設有發(fā)現(xiàn)齊家、走進齊家、精彩齊家和輝煌齊家四個展廳,集中展現(xiàn)了齊家文化的總體風貌,展示4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展品主要有陶器、玉器、銅器、骨器、石器等。

齊家文化形成于距今4300—3500年之間,是中國最早的青銅時代的文化。冶銅業(yè)的發(fā)達是齊家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據(jù)了解,在齊家文化分布區(qū)的遺址都不同程度地出土了大量銅器,有斧、刀、匕首、鏡、環(huán)、佩飾等,這說明齊家文化時期已步入青銅時代。

1975年,在齊家坪遺址中出土了一面銅鏡,其直徑6厘米,厚0.3厘米,高約0.5厘米,鏡面扁平、光素無飾,背面中央有橋型紐,被譽為“中華第一鏡”。它也是齊家文化博物館代表性寶貝之一。

除了銅器,齊家先民在玉器的雕琢上也有非常獨到的技藝,他們掌握了玉器薄片切割技術(shù)、鉆孔技術(shù),用精湛的技藝制作出了許許多多精美的玉器。“玉璜、玉琮、玉璧、玉刀都是玉器中的經(jīng)典,齊家玉器與諸多史前文化玉器一樣展示了中華文明起始階段的重要信息。

在輝煌齊家展廳有一枚白玉琮,是齊家文化玉器的代表之作。其形內(nèi)圓外方,四邊呈橫長方形,兩端出射,射口呈圓形,中心有一對穿圓孔,孔壁平直。琮體切割規(guī)整、厚薄均勻、邊角端正、輪廓分明,無論是其材質(zhì)還是做工,都堪稱完美。

青玉琮
三聯(lián)璧是該館的重要藏品之一,這件器物屬于透閃石玉,整體呈扇面狀,由三件玉片連接而成,每一片都兩側(cè)對稱,兩端鉆孔,孔一面大一面小,呈喇叭狀,采用單面鉆孔法。此套三聯(lián)璧雖加工簡單,但琢工端莊大氣、拙樸豪放,它在最初以配飾形式出現(xiàn),到了齊家文化時期作為祭祀用的禮器,成為權(quán)勢與地位的象征。

三聯(lián)璧

除了玉器,這里還展出了齊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陶器。其中一件叫三足盉,是齊家陶器的代表性器物。這件展品問世后,因結(jié)構(gòu)巧妙、制作精良、年代久遠且保存非常完整,引起了國際上的關(guān)注,獲得世界各國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

實地打卡我們發(fā)現(xiàn),這里,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承載歷史,彰顯文化;一個個精彩的瞬間,記錄永恒,溝通古今。下面我們來看,這里的寶藏。











每一座博物館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寶庫,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軌跡都著實讓人為之嘆服。臨夏廣河齊家文化博物館也是如此。如果你到廣河縣,千萬別錯過打卡這里,門票免費,憑有效證件換票即可,切記周一閉館,周二到周日開館。
除了齊家文化博物館,廣河“新馬太”風景區(qū)、水簾洞、廣通湖公園也是你不能錯過的休閑旅游地。如果你到廣河,請別錯過。

除了齊家文化博物館,廣河“新馬太”風景區(qū)、水簾洞、廣通湖公園也是你不能錯過的休閑旅游地。如果你到廣河,請別錯過。
新馬太風景區(qū)

“新馬太”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位于廣河縣莊窠集鎮(zhèn)境內(nèi),景區(qū)得名于新民、馬浪、太子山3處原始自然景觀。海拔2000多米,是廣河縣最大的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也是著名的避暑勝地。

天氣漸暖,在這里可以品農(nóng)家美食、感受農(nóng)家生活、騎馬游山玩水、吸原生態(tài)天然氧吧的新鮮空氣,體驗田園生活。
水簾洞

水簾洞是古太子寺城“八景”之一,位于廣河縣祁家集鎮(zhèn)田家村趙家溝北山山腰,為鐘乳石構(gòu)造。景區(qū)由兩個景點組成,西邊的稱為水簾洞,東邊的稱為篩子泉,一脈相通,東西呼應。

廣通湖公園

廣通湖公園地處廣通河南岸,與齊家文化博物館交相映輝,形成廣河縣城一南一北的靚麗風景。園內(nèi)花草飄香,清波映帶,亭臺、曲橋、水榭點綴在青草綠水之間,構(gòu)成了一座典型的綜合性娛樂休閑園林。

除了歷史悠久的遺址古跡、美麗原生態(tài)的景色外,在廣河縣,你還可以品嘗到當?shù)氐脑S多美食。

河沿面片
河沿面片,是享譽隴上的飲食精品,已進入隴原名吃之列。它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因這種烹飪技法最早源于廣河縣洮河西岸三甲集臨園洮河沿一帶的飯館,故統(tǒng)稱為河沿面片。河沿面片因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風味,受廣大群眾和過往旅客所青睞,百吃不厭。

花馃馃

手抓羊肉

糖油糕
周末也好,五一假期也罷!蘭州出發(fā)不遠行,臨夏廣河絕對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抽個時間,出發(fā)吧。
來源:蘭州旅游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