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三萬里》是否捏造歷史?熱議引發(fā)網(wǎng)友怒斥!








最近,一部備受關注的歷史教育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引起了全國網(wǎng)友的熱議。作為一部面向兒童的電影,它講述了主角高適與李白相遇相識的一生。這部電影的出現(xiàn)讓我不禁思考,它真的如大家所了解到的這么優(yōu)秀嗎?
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像詩人的詩人,高適。他天資不高,但通過后天的努力,最終在后半生成功地當上了大官,實現(xiàn)了完美的逆襲。他的故事向我們傳達了一個重要的信息:“莫欺少年窮”。這是一個鼓勵人們努力奮斗的正能量故事。然而,我們必須要提醒自己,這只是電影中的情節(jié),不一定完全符合歷史事實。
電影中描繪的高適在46歲才中舉,這個年齡看似很大了,但相比于普通人來說,他已經(jīng)很優(yōu)秀了。然而,真實的歷史中,高適在擔任劍南節(jié)度使之后,與吐蕃軍交戰(zhàn)卻總是以失敗告終,可見他并沒有什么軍事才能。郭子儀則是那個真正的英雄,他率軍擊殺了幾萬吐蕃軍,最終救了大唐于危難之中。然而,在電影中,高適成為了一個李白《俠客行》詩中的“深藏身與名”的人物,這無疑是對高適的相關歷史的美化。
此外,電影還將李白的《俠客行》說成是專門寫給高適的,但這是否合適呢?李白貌似并沒有明確表述,《俠客行》是專門寫給高適的。這種對歷史的創(chuàng)作性改編,是否適合在兒童教育中出現(xiàn)呢?
高適和李白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和缺點。高適或許有些謙虛,但也有人評價他是個官迷;李白則有點自傲、目中無人。然而,李白的才華足以讓他有目中無人的資格。所以,我們并不需要過分捧高踩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
作為一部面向兒童的電影,《長安三萬里》主打歷史教育,旨在讓孩子們了解歷史。雖然藝術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但讓孩子們了解到一個不真實的歷史人物真的好嗎?作為家長和教育者,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們正確理解歷史,不僅僅是為了娛樂而是為了教育。
那么,《長安三萬里》值得一看嗎?我認為,這部電影在兒童歷史教育方面確實有其獨特的價值。它以動畫的形式,生動地展現(xiàn)了歷史人物的故事,激發(fā)了孩子們對歷史的興趣。然而,作為觀眾,我們也要保持對歷史的理性思考,不要輕易相信電影中的一切情節(jié)。我們應該通過多方面的途徑,包括閱讀歷史書籍和請教專業(yè)人士,來獲取更全面、準確的歷史知識。
最后,我希望《長安三萬里》這樣的兒童歷史教育電影能夠繼續(xù)出現(xiàn),為孩子們帶來更多有益的教育內(nèi)容。同時,我們也要保持對歷史的敬畏,不斷學習和探索,以更加客觀、全面的視角來理解歷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為未來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
好了,接下來您對此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您的關注、留言、點贊、打賞、收藏和分享,都是對我莫大的鼓勵,十分感謝!十分感謝!
by 游戲江湖的空之葉
?
免責聲明:
以上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