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奧特曼之后,為什么圓谷不拍奧特曼了,圓谷到底干什么去了?
愛迪奧特曼之后,為什么圓谷不拍奧特曼了,圓谷到底干什么去了?

1980年可以說是圓谷最難過的時候,雖然說《愛迪奧特曼》這部作品算是一部上乘之作,但卻無法挽回特攝當時的處境,以至于愛迪讓圓谷元氣大傷,使得后來很多年間,圓谷都再也沒有正兒八經(jīng)的拍攝一部奧特曼,哪怕是海外奧,諸如《葛雷奧特曼》和《帕瓦特奧特曼》誕生,也都是九十年代初的事情了。因此也有人好奇,為什么圓谷當初不繼續(xù)了呢?這主要還是市場造成的原因。

動漫崛起,特攝的沒落
我們現(xiàn)如今都知道日本動漫是非常強大的,并且也有著很長的時間了。包括從手冢治蟲開始,電視動畫就已經(jīng)走入了日本的千家萬戶,不過日本動漫真正走向成熟,而且百花齊放,也正是從八十年代開始的,這不僅僅是因為動畫的制作水平得到了提升,包括市場環(huán)境,以及資本的運營都已經(jīng)成熟起來,再加上這段時期,日本深深的受到許多國外文化影響,包括歐美文化和傳統(tǒng)的東方文化相互碰撞等等,都使得許多創(chuàng)作者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對內(nèi)容的揣摩。

包括電視動畫的技術(shù)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等等,使得電視動畫成為了當時許多人追逐的目標,而傳統(tǒng)的特攝拍攝手法,卻因為常年的發(fā)展,讓很多人失去了興趣,所以說當時不只是奧特曼不好過,許多特攝作品都不好過,當然了,這其中也有例外,因為日本從七十年代中期開始,有關(guān)于機器人的內(nèi)容就開始流行起來,許多作品也都包含機器人之類的內(nèi)容,并且都深受好評,所以東映就很成功的把握到了時機,拍攝了《宇宙刑事卡邦》等一系列作品,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那時候的圓谷在干嘛
很多人都知道圓谷當時也在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然而對于本土市場來說,圓谷自然是不可能再碰奧特曼了。雖然說這個系列有巨大的商業(yè)價值,在此期間也利用奧特曼拍攝過一些有的沒的內(nèi)容,例如廣告等等,但重要的是,愛迪也失敗也讓圓谷深刻地意識到,現(xiàn)在還不是奧特曼回來的時候,因此在這段時期里,根本沒有一部正兒八經(jīng)的奧特曼TV與大家見面。但這也并不代表圓谷就沒有新的作品,可能是因為奧特曼太過于有名的緣故,也讓不少人忘記了圓谷其實不只是拍攝奧特曼。

之前也說過,日本在七十年代中期就開始流行關(guān)于機器人的作品,圓谷也不是沒有趕上時代潮流,在七十年代末期就拍攝過著名的《恐龍三部曲》,國內(nèi)觀眾最熟悉的應(yīng)該就是第二部《恐龍戰(zhàn)隊克塞號》了。也獲得了一定的名氣,而在八十年代之后,圓谷放棄了投資巨大的奧特曼系列,轉(zhuǎn)而將目光放到了投資少,且容易勾引成年人的特攝作品,并且以恐怖懸疑為主打,講究以天馬行空的劇情和想象來抓人眼球的手段來擴展國內(nèi)市場,所以一系列優(yōu)秀的作品就誕生了。

例如從79年到90年的《周六恐怖劇場》,再比如從82年到87年的《星期二懸疑劇場》,甚至后來還推出過《星期一女性懸疑劇場》等等,包括《星期四的黃金電視劇》系列等等,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這個時期,圓谷將自己的主要目標群體就放在了成年人的身上,我記得有很多人說昭和時代的奧特曼,有一種莫名的恐怖氛圍,其實也是有道理的,因為當時的圓谷,最擅長的就是拍攝懸疑恐怖的特攝劇了。這樣看起來的話,圓谷真的是非常擅長這方面故事的營造,否則也不會拍攝這么多恐怖劇場了。

就這樣,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期,圓谷才試圖讓奧特曼重新回來,在海外奧之后,圓谷在《哉阿斯奧特曼》進行試水后,終于依靠《迪迦奧特曼》才再一次讓奧特曼系列回到了巔峰,并且一直延續(xù)到今天,這就是圓谷的努力,其實個人也希望圓谷能多方面發(fā)展,本身旗下有許多可挖掘的IP,能多方面發(fā)展才是最好的選擇。不知道,你是怎么認為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喜歡的話,希望能一鍵三連,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