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懸掛、液壓懸掛和液氣懸掛
?在回復里寫半天瀏覽器崩了是真的煩躁。既然有人問,那我就簡單說下吧。
液氣懸掛和液壓懸掛不是一回事兒。
空氣懸掛(Air Suspension/Pneumatic Suspension),就是簡單地用填充惰性氣體的氣缸代替彈簧??梢酝ㄟ^給氣缸充放氣來調節(jié)懸掛剛度。
液壓懸掛(Hydraulic Suspension),實際結構跟空氣懸掛類似,但是改為用液體而非氣體填充。油泵控制油液填充量,來調節(jié)懸掛行程。
液氣懸掛(Hydropneumatic Suspension),是綜合以上二者做小型化的折衷選擇。既有油泵又有氣缸,氣缸充當彈簧作用,油泵調節(jié)懸掛行程。
空氣懸掛多數是大客車、卡車使用,用來適應不同路況,調節(jié)懸掛軟硬。空氣懸掛的關注點不在行程而在剛度。

液壓懸掛用的多數是需要在惡劣地形通過的重型車輛(工程車、清障車等)。再有就是美國人特別喜歡的各種大腳怪特技車輛,蹦來蹦去的,一下能跳老高了,也是液壓懸掛。


液氣懸掛從轎車到坦克都有用的。綜合上面二者優(yōu)點,同時又兼顧體積和重量。
三種懸掛都可以調節(jié)高度和行程。
空氣懸掛大多數只能在車間完成調節(jié)。小型車輛/日常家用車輛不會需要頻繁調節(jié)懸掛剛度,根本沒必要。
液壓懸掛能直接在行駛過程中調節(jié),但油泵和缸體本身體積和重量都不小,一般小車裝它也沒太大意義。坦克隨時擔心著挨打,車內空間又寶貴得要死,更不可能專門為了怎么蹦得高再駝個大油罐。
你所能見到的所謂“液壓懸掛”其實大部分都是液氣懸掛。這一點即使是老外也是大量的人搞錯的。很像,但真的不是一回事。
早期坦克沒有移動射擊能力,對懸掛剛度自然也沒講究。但是考慮到坦克的噸位和作戰(zhàn)環(huán)境,空氣懸掛會可預見地面臨不可接受的故障率。
液壓懸掛提供的不是坦克需要的功能。真的惡劣到一般坦克行駛不了的地形,有腦子的指揮部就不會讓一般坦克去爬,而不是讓一般坦克去裝備90%時間都用不上又占體積的東西。
蘇聯人在最極端設想下的答案就是279工程。但279工程最終也沒有量產和大量配發(fā),不是嗎?
肯定有人要跟我說【哎我怎么覺得它們的體積都不怎么大啊】——咱能看看坦克的負重輪多大多重嗎?再者說,坦克是只有四個輪子咋的?
不是所有液氣懸掛都可以主動在車內控制調節(jié)車懸掛行程/車身高度。
挑戰(zhàn)者2和勒克萊爾的液氣懸掛就是固定高度的,只是單純?yōu)榱诵旭偤烷_火平穩(wěn)性的裝備。下圖為挑戰(zhàn)者2的懸掛剖面圖,可以見到明顯的液/氣分隔層結構。

瑞典S坦克、日本74/90/10式、英國FV4401是可調液氣懸掛坦克的代表。
退一萬步說,即使是液氣懸掛,對大多數坦克來說也不是必須品。坦克上的液氣懸掛本身故障率也不低,尤其是裝備可調高度液氣懸掛的高噸位坦克(咳咳)。君不見蘇俄光頭清一色扭力桿懸掛?結構簡單、皮實可靠才是硬道理。坦克是工具、是武器,不是工藝品。

我知道肯定有人要提雪鐵龍。沒錯啊,雪鐵龍的招牌就是液氣懸掛,而不是液壓懸掛。它是為了乘坐和駕駛舒適性而設計的,而不是怎么蹦得高還是怎么亂石堆里打滾。
說到這里,我一定要公開、直接、毫不遮掩地diss一下誤人子弟百科。蠟基中的蠟基。想要認真學習的,有條件還是盡量喂雞。

如有錯漏敬請斧正。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