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對城市輔助駕駛的一些看法
目前看到毫末、小鵬、華為都展示過城市輔助駕駛能力,小鵬P5可能今年會率先推出量產版。
相比較封閉路段的輔助駕駛,城市路段更為復雜。
?
個人使用體驗下來,目前的ngp這類輔助駕駛在封閉路段尚且有很多情形需要注意接管,那么在城市場景,這種需要接管的時刻可能只增不減。
?
輔助駕駛的用戶體驗,和需要注意接管的時刻的多少,是息息相關的,越多要注意,用戶就越累。接管時刻越緊急,用戶就越提心吊膽,體驗就越差。
?
所以個人目前對城市輔助駕駛的用戶體驗層面,持很大的保留態(tài)度。當然我還是堅信對于完全自動駕駛的進化來說,城市輔助駕駛是必須要經歷的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
城市輔助駕駛作為一件對用戶有意義的產品,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突破:
?
1、用戶上手難度
?
這直接決定了用戶是不是能通過試駕就覺得這是個有用的東西,而產生購買意愿。
實際上目前就我所知,僅僅是高速ngp的一些接管時刻,就勸退了很多人,甚至能看到很多鵬友留言,高速ngp已經買了,但是至今都不怎么敢用。
?
那么城市輔助駕駛除非非常的強大,強大到可以讓用戶在放松的心情之下進行操作,否則光是上手的過程,可能就會勸退很多人。
?
而且個人使用高速ngp的經驗,我起碼也是用了有1000公里之后,心里才開始有底的。那么城市道路需要多少里程的使用,才能上手呢?
?
2、用戶購買必要性
?
這是我個人覺得城市輔助駕駛推廣的最大的阻力。
?
首先輔助駕駛的功能意義到底是什么?是為了節(jié)省駕駛員精力,降低駕駛疲勞。
那么城市路段的短途通行,是不是能夠產生很大的駕駛疲勞?這是第一個問題。
就我個人的通勤習慣來說,基本上20公里以上的路程的話,80%的距離是高速和高架,城市路段僅存在于去高速和下高架的最初和最后的20%路段。這20%的路段,我自己開,其實并不覺得很累。
?
第二個問題,駕駛疲勞來自哪里?一方面是長時間的關注度,一方面是駕駛難度。如果城市輔助駕駛需要注意接管的場景更多更復雜更緊急,那么真的可以節(jié)省駕駛疲勞嗎?
?
如果城市輔助駕駛反而增加了駕駛疲勞,那么對用戶的勸退度可想而知。
?
3、接管冗余
?
高速場景下,視野比較開闊,對一些接管場景,駕駛員可以有一個預判,可以有充分的接管空間和時間。這也是為什么我覺得封閉路段輔助駕駛是有用的,因為只要稍加注意不打瞌睡,基本上不會面臨需要非常緊急接管的情況。
?
城市路段恰恰相反,由于路況復雜,很多事故不是因為司機沒看到走神,而是因為真的來不及反應。
?
那么這種情況下,輔助駕駛如何提醒駕駛員接管?又是否能夠留出足夠的接管冗余?
?
不可能說系統(tǒng)突然覺得自己能力不行,就提示接管,那這種前后車的距離只有幾米的情況,如果來不及接管,系統(tǒng)會有什么備案方案嗎?
?
國標提到的自動駕駛分級L2和L3的區(qū)別,實際上L3有一個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L3有一定的自主應對危險的能力(風險策略,但不是最小風險策略),避免情況緊急你根本來不及接管。
?
我個人覺得城市輔助駕駛,也需要這種能力,否則對于駕駛員的人機共駕的技術考驗會很大。
?
4、責任分擔
?
如果用L2去定位城市輔助駕駛,那么無疑什么樣的事故都是駕駛員全責。
?
前面說到的,如果系統(tǒng)突然提示接管,你又來不及接管,這種算誰的?人的反應畢竟是有限的,不能用唐突的接管提示,就完全把責任推給駕駛員。
?
如果系統(tǒng)是這樣的機制,那么回到用戶購買必要性上,這又要勸退很多用戶。
?
以上4點就是個人目前對城市輔助駕駛的一些粗淺的想法,我其實很希望城市輔助駕駛能成功,也很期待廠家如何能解決上面提到的四個方面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