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的鄭重提醒:沒有頭腦的乖孩子其實更加危險!
有一個原本非常非常乖巧的女孩,很聽話,長得很漂亮,學習很認真,爸爸媽媽沒有為她操過心,外公外婆也非常愛她,覺得她將來一定可以成為人才。
但是誰也沒想到,這個女孩上了初中以后,突然一下子變了,變得父母不認識,老師完全理解不了,外公外婆也怎么都想不通,他們的外孫女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
變成了什么樣子?恬不知恥!把自己打扮得非常妖艷,經(jīng)常逃學,竟然和一些不三不四的女孩子去ktv、酒吧陪那些心懷不軌的臭男人。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去那種地方干什么?要在這里賺錢!這孩子初中還沒畢業(yè),才剛上初二,現(xiàn)在變得一點都不學習,懶得不得了。
我在給她咨詢過程中問了她句話:“你長大想干什么?你想不想做一個受人尊重的人?”她怎么回答我?她說:“啊,嗯,沒想好……”
我不管問什么問題,她都是這樣回答:“嗯嗯,沒想好”,一臉無所謂的樣子。我說:“如果你將來談男朋友,你男朋友問你愛不愛他?你能不能這樣回答:嗯嗯,沒想好?” 看她這個樣子,你恨不得扇她兩個耳光。
她的父親是個非常老實的人,母親也很老實,外公外婆跟他們生活在一起??吹某鰜恚夤馄艑@個女孩子有點嬌慣,這可能也是孩子變壞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個學習很好、非常聽話、非常乖巧的孩子為什么突然變壞了?
我想起了《紅樓夢》里,曹雪芹所說的兩句話:“訓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強梁”,強梁就是土匪,就是雖然你教育很有方法,但是你保證不了,你的兒女將來不當土匪?!皳窀嗔?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盡管你精心培養(yǎng),精心呵護,以為這樣的孩子是好孩子,但是你保證不了他以后可能流落在煙花巷,當嫖客當妓女。曹雪芹用這句話道出了人生的無常,命運的多變。
但是這種孩子為什么就會變壞呢?我在對不同的學生在咨詢過程中,總結(jié)出來:乖乖巧的孩子不僅容易變壞,而且容易患心理疾病,甚至罹患精神類疾病。
為什么是這樣的?一般人都認為乖乖巧就是善良的,乖就是善,善就是乖。
經(jīng)常會聽到有人說:“你看那個誰誰誰多乖呀?!钡绻腥藛柲悖骸八撇簧疲俊薄鞍?,當然善呀?!蹦鞘裁唇猩疲俊吧凭褪枪月?,聽話嘛”。
NO、NO、NO.....乖和善,沒有任何關(guān)系!
善的本質(zhì),是內(nèi)在里存在著清晰的善念,行為上可以去實踐善行。也就是說,善其實是一個人有品德的表現(xiàn),品德用善行來表現(xiàn),而善行是善念的外化。
按照康德的觀點:人的道德本質(zhì)是理性。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最先發(fā)現(xiàn)的這一點:認為品德就是智慧,智慧就是品德。那理性也好、智慧也好、知識也好,它都是可靠的東西。
也就是說,我們要思考:我是善的嗎,我為什么要做善人,我為什么要做善事,什么是善事,什么樣的行為是善行?
我們要在知識層面、在理性層面把這個問題解決了。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行為上有智能的高度調(diào)動,有知識的深度參與,這種行為才是真正的善,這種觀念才是真正的善念。
這種乖乖巧的孩子,其實一部分是沒有頭腦的,他原本是家庭里的“順民”,你說什么他聽什么?!澳阏f什么他就聽什么”說明他沒有觀念,他沒有獨立的觀念,他沒有獨立的思想!
如果他不遇到壞人,他不遇到誘惑,可能還好一點。一旦他遇到誘惑,遇到壞人,壞人把壞觀念給了他,他缺乏分辨能力,他就跟壞人跑了。
所以乖乖巧、乖孩子可能會跟著好人跑,也可能會跟著壞人跑,因為他們沒有頭腦,他們沒有分辨能力,他們?nèi)狈Κ毩⑺伎嫉木瘛?strong>其實乖乖巧和那一些非常糟糕的孩子一樣,都是沒有頭腦的孩子。
我們重要的不是培養(yǎng)孩子聽話的能力,而是要培養(yǎng)他們的分辨力,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人在誘惑面前,就必須啟動我們的理性,要進行很好地分辨,調(diào)動我們的思維,尤其是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我們才能明白這個事情該不該做?這條路該不該走?
所以乖乖巧的孩子變得很糟糕是很容易的,乖乖巧很容易變成乖乖糟。很多家長忽略了這一點,表面上看起來這個孩子很乖,很聽話,不讓你操心,但是他有一天可能把你的心傷透,有一天他變得你完全不認識!
像這個女孩子的改變,父母覺得不可思議,老師覺得不可理解,外公外婆怎么都想不通,其實這里面還是有個邏輯關(guān)系的,沒頭腦的乖乖巧是可怕的!
當然,如果你會分辨、會思考,你具有極高的理性能力,那么你做一個乖孩子,可能那是你很大的優(yōu)勢。
如果你沒有頭腦,根本就不會思想,那么乖乖巧只不過是扔在湍急的水流里面的一片樹葉,或者一個暖瓶的木塞子,只能隨波逐流了。
大家對很多現(xiàn)象的分析和看法,要突破一般性的認識、突破表象、思考本質(zhì),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轉(zhuǎn)自“與眾不同的心理學”公眾號
作者簡介
王國榮,心理學家,獨立學者,作家,中國整體心理療法的創(chuàng)立者、中國循證心理療法第一人。曾任心理醫(yī)生雜志社首席學術(shù)顧問,上海博愛醫(yī)院高級心理治療師,是中國國內(nèi)最有實力與天賦的心理學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專著,其中《學生心理問題突破性治療》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nèi)數(shù)百所大學列為館藏圖書,《50 種心理治療與調(diào)適方法》獲中國高等院校出版社聯(lián)盟最受讀者歡迎圖書獎,《人生最重要的 10 種關(guān)系》被中國文化出版社列為心理學大師系列叢書,《與抑郁癥握手言和》榮獲最受讀者歡迎專業(yè)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