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小辭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部分》2.22 時間和空間
【本文轉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僅供學習參考】
22、時間和空間
? 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時間是表現物質運動發(fā)展的順序和持續(xù)性。物質世界的一切事物在發(fā)展過程中,都有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時間的特點是一度性,就是說朝著一個方向發(fā)展,是一去不復返的??臻g是表現物質運動的位置、范圍和伸張性。物質世界的任何事物在運動過程中,都具有一定的位置,并且不斷地變化著;空間的特點是三度性,就是說具有長度、寬度和高度。
? 時間和空間是客觀的,都不是獨立的脫離物質的東西。世界上既不存在離開時間空間的物質運動,也不存在離開物質運動的時間空間。比如光速每秒三十萬公里,說明光的運動既在時間中,又在空間中。一切運動著的物質無不如此。列寧說:“唯物主義既然承認客觀實在即運動著的物質不依賴于我們的意識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認時間和空間的客觀實在性。”[1]運動著的物質世界是永恒的、無限的,時間空間也是永恒的、無限的。具體事物是有生有滅、暫時的、有條件的,具體的時間空間也是暫時的、有限的。整個物質世界是無限和有限的統(tǒng)一,時間和空間也是這樣。無限存在于有限之中,通過有限表現自己,無數有限的時間空間,構成無限的時間空間。
? 人們關于時間空間的認識,不是主觀自生的,而是客觀買在的時間空間的反映,它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辯證唯物主義關于時間空間的觀點,是同唯心主義形而上學根本對立的??档掳褧r間空間看成是先天就有的直觀形式,馬赫主義認為時間空間是依賴于人、為人所產生。他們都把時間空間看成是主觀的,否認時間空間的客觀性,這是唯心主義的,是錯誤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雖然承認時間空間的客觀性,但是不理解時間空間和物質運動的辯證關系。如牛頓提出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并把時間和空間看作是彼此分開的,這顯然是錯誤的。
? 辯證唯物主義關于時間空間的觀點,對我們進行革命實踐有著重大意義。不論社會主義革命或社會主義建設,都有一個時間和空間的問題,如速度、布局、計劃、群眾運動的規(guī)模和深度等等,都是與時間空間聯(lián)系著的。沒有時間和空間觀念,對現實和歷史問題就不能作出正確的評價。因此,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必須要有科學的時空觀。
注:
[1] 《列寧選集》第二卷1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