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黨×低創(chuàng)][雜談]寫文章總結的一些經驗

本文理論上純原創(chuàng),未借鑒任何人。
之前在《[標題黨×低創(chuàng)][科學梗]萊洛三角形的等寬性》這篇半娛樂性質的短文中,我@了眾多大型up,包括知識區(qū)的和非知識區(qū)的。
然而,和我預想的一樣,現實總是殘酷的,他們一個人都沒有回復我。那些被我@的up們沒有一個粉絲數低于50萬,我剛開始心想如果他們覺得我寫的文章還行的話或許。。。。。。然而發(fā)完文章后,我立刻就清醒了。我發(fā)現他們基本上就不可能會看。道理很簡單,因為粉絲多的up們,他們的被關注度高,自然找他們的人也就會很多。而那些找他們的人當中,想必肯定也有一大批人文章寫的比我好,那么那些大型up們憑什么來幫我提高呢?
而后來,我又寫了一篇半娛樂性質的短文——《[科學梗]實數真正的定義與戴德金分割簡介》,這篇文章我@了另外一個up,就是大老李聊數學,我在2018年的時候在喜馬拉雅FM上關注的一位up。這位up相對而言粉絲比我在《[標題黨×低創(chuàng)][科學梗]萊洛三角形的等寬性》里@的人要少,但是他卻給我評論了,我感到十分激動與感激。除此之外,我的一個視頻《不同人面對“**讀物”的態(tài)度(話說回來**讀物究竟是什么?)》也得到了嗨呦菌的回復。
然后經過沉痛的教訓及經驗總結,我發(fā)現我們想要提高是萬萬不可通過抱大型up的大腿來實現的,而應該逐步逼近,先“巴結”一些中小型up,得到他們的評價,因為一般來說中小型up的人氣相對少一些,因此@他們的人也會相對少一些,那么自己的拙作也更有可能被他們觀看并且得到他們的批評指正。
因此,這篇文章我也打算抱大腿,不過不是抱大型up的大腿,而是中小型up們。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