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這味藥,能救喜相逢?

出品 l 觀點財經
作者 l 橙子
連續(xù)兩年交表失敗后,今年7月30日,主營汽車融資租賃的喜相逢第三次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結果如何尚未可知。
簡單了解一下,2007年喜相逢成立于福建福州,是一家綜合性汽車服務供應商。2012年之前,主要以經營性租賃的方式提供汽車租賃服務,2012年后才逐步發(fā)展為汽車融資租賃。
成立以來,喜相逢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資本夢。
2015年12月11日,喜相逢掛牌新三板,但僅上市一年,便于2016年12月15日,因新三板交投量稀疏而退市。
此后喜相逢繼續(xù)沖擊資本市場,2019年和2020年先后兩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均以失敗告終。
如今,喜相逢第三次交表,除了圓自己的上市夢,或許根本性原因還在于其亟待解決的資金缺口。
萎縮的市場份額
融資租賃作為一種舶來品,最早起源于二戰(zhàn)后的美國,1980年由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引進中國,此后融資租賃開始在國內發(fā)展。
相比普通經營性租賃,融資租賃更加靈活,也更利于資本最大化。
從融資租賃定義來看,資產持有人將自己的產品或資產交給租賃人,并一次性獲得全部資金,出租人(即出賣人)通過類分期的方式,以更低資金門檻從租賃人手里提前獲得產品/資產使用權,并在租約到期后,支付全部尾款,從而獲得產品/資產所有權。
整個過程中,持有人可以通過租賃人快速實現資金回籠,出賣人也能以更低的資金門檻獲得自己想要的商品或服務,提高資產流通和使用效率,租賃人也能從中獲利,但對租賃人而言,一方面要承擔出賣人的違約風險,另一方面也對個人現金流有很高的要求,必須要有充沛資金用來購入資產。
在汽車領域,這種以租代售的消費模式,也從某種程度上解決不少消費者面對買車的資金難題,尤其是在人均收入水平相對較低的二三線城市,相當受用。
這一點喜相逢招股書也有體現:
截至2021年4月末,公司一線城市已經沒有自營店鋪,二線城市共有30家自營店鋪,三線或以下城市共有35家自營店鋪。報告期內來自二線城市的營收占比超80%。

圖片來源:招股書
不過,盡管汽車融資租賃確實算得上一門好生意,但也存在兩個致命問題。
首先,汽車融資租賃作為一種重資產經營模式,作為出租方,需要先通過大筆資金購入車輛,且每輛車回款周期較長,因此對出租方現金流需求度很高。
招股書顯示,2018-2021年4月末,喜相逢融資租賃應收款項平均結余分別為7.07億元、9.69億元、10.53億元和10.37億元,占營業(yè)收入的比重分別達到69%、90%、140%和291%,其資金壓力可見一斑。
而且一般能用錢解決的商業(yè)模式,競爭門檻并不會存在太大壁壘,只有成為金字塔尖才能在行業(yè)中生存,從這方面來看,喜相逢似乎并沒有太大優(yōu)勢。
根據灼識諮詢報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就交易量計算,喜相逢位列中國第三方汽車零售融資租賃公司中第8名,市場份額為1%。而前十大公司占整體市場約87.8%之份額。
此外,根據IPO捕手統(tǒng)計數據,喜相逢去年7月招股書也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就交易量計算,喜相逢于中國第三方汽車零售融資租賃公司中名列第9,市場份額為1.8%。
而在大本營福州,喜相逢的市場份額也由2016年約33.6%下跌至2020年約24.0%。2020年僅占全國市場的0.5%,其市場占額下滑明顯。
不難看出,喜相逢的市場狀況并不理想,未來,隨著資本進一步介入,強者恒強的局面,也將讓喜相逢面臨更加嚴峻的市場環(huán)境。
另一個致命問題,則在于融資租賃本身的模式局限。
有分析認為,汽車作為耐用商品,有售后服務的需求,融資租賃這樣的零售方式,難以徹底解決售后問題,消費者買了車以后,還是得去4S店維修保養(yǎng)。因此,傳統(tǒng)的4S店模式在不遠的未來將依然會穩(wěn)固,把握著一二線城市的主要市場。
同時,造車新勢力的新零售模式也給喜相逢帶來沖擊,特斯拉、蔚來等“線下體驗+線上銷售”的模式,將品牌體驗和售后服務看的更加重要,第三方零售商很難介入到其中。
因此,即便融資租賃對于消費者而言具備低資金門檻的優(yōu)勢,但難以跟上的售后服務,以及汽車新零售等模式的沖擊,依舊讓其只能在夾縫中生存。
或許這也能進一步解釋喜相逢糟糕的業(yè)績表現。
即便虧損,也要上市
根據招股書數據,2018年、2019年、2020年,喜相逢營業(yè)收入分別為10.24億元、10.76億元、7.5億元,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0.6億元、0.15億元和0.1億元,利潤呈明顯下滑狀態(tài)。
截至4月30日止四個月,喜相逢則由盈轉虧,實現營收3.56億元,但同期利潤則為-139.4萬元。

圖片來源:招股書
而拖累喜相逢盈利質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本身重資產經營所帶來的成本問題。喜相逢在招股書中也提到,2019年利潤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網約車業(yè)務的拓展,導致成本增加。
2020年營收下滑,主要受疫情影響,2020年2月暫停業(yè)務,及2020年2月至7月,公司暫時專注于收回汽車融資租賃業(yè)務(系客戶違約終止融資租賃協議,公司并無從此業(yè)務確認任何汽車銷售的收益),從而減輕獲取新借款購置新汽車的財務負擔所致。
盡管兩次營收下滑原因不一,但說到底還是在于經營成本太高。
對于這一點,招股書也有披露:
2018年至2021年前4個月,喜相逢收益成本分別為7.14億元、7.11億元、4.46億元、2.47億元。
其中銷售及營銷費用分別為7457.5萬元、8884.4萬元、7505.6萬元2503.7萬元,行政費用分別為為1.05億元、1.26億元、1.08億元和3958.4萬元。

圖片來源:招股書
也因此,喜相逢盡管毛利率依舊保持在30%以上,但凈利率則持續(xù)下滑,2018年到今年4月底,凈利率分別為5.9%、1.4%、1.4%和-0.4%。

圖片來源:招股書
“雪上加霜”的債務壓力
除了營收凈利表現不及預期,喜相逢逐年攀升的債務壓力,也讓市場為其未來捏了把汗。
根據招股書數據,公司目前主要透過自有資金以及銀行及其他借貸撥資經營融資租賃業(yè)務。
截至2018年至2021年4月30日,其總借款分別為973869千元、1304176千元、1155958千元和1112740千元,同期資產負債比率分別為63.2%、75.9%、74%和73.2%,

圖片來源:招股書
其資產負債率之高,恐怕也只有房地產行業(yè)可相媲美。但融資租賃相比房地產業(yè)務,其資本回報勢必要低很多。
而且巨額債務問題,也進一步增加了喜相逢融資成本壓力。
從2018年至2021年4月30日,公司的融資成本分別為6260萬元、9760萬元、9870萬元及3380萬元,占同期的融資租賃收入分別23.5%、36.3%、42.0%及44.6%。
可以看出,融資成本已經成為除經營成本外,喜相逢的第二大成本支出,由此產生的償債壓力,也在進一步加大喜相逢的現金流壓力。
根據招股書數據,2018-2021年4月末,喜相逢一年內流動資金缺口為7748.8萬元、2.27億元、2.68億元3.64億元。

圖片來源:招股書
此外,自我造血能力有限,或許正在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汽車融資租賃公司利潤來源一般是消費者月供與資金成本之間的差價,但作為資本密集型行業(yè),零售汽車融資租賃的一成首付甚至零首付模式一直讓企業(yè)承受較大的流動資金壓力。
總結下來,如今的喜相逢,一面是市場份額萎縮,另一面則是成本債務雙重壓力下的財務狀況,加之自我造血能力有限,要想把喜相逢歸納為好資產著實強人所難。
但對于喜相逢而言,或許也只有借助資本,才能繼續(xù)艱難地活下去,只是資本是否愿意給它這個機會,還有待驗證。
聲明: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只為傳遞更多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