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司馬孚,是兔是虎?

2022-09-03 12:36 作者:穰侯魏冉  | 我要投稿

司馬孚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復雜人物,試詳悉之。

?

正史對司馬孚的評價很高,主要是因為一個“忠”,著史者認為他忠于曹魏舊主。

《晉書》中說司馬孚“內(nèi)弘道義,外闡忠貞”,重點夸了兩件事,一件是高貴鄉(xiāng)公被弒,他跑去枕尸痛哭;另一件是晉武帝受禪,陳留王被趕去金墉城(位置在洛陽西北角,是魏晉兩朝的皇家監(jiān)獄),他握著陳留王的手哭得稀里嘩啦,說:“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純臣也?!薄稌x書》評論這是“疾風彰勁草”,在“贊論”部分給司馬孚下了六字定語,“立節(jié),雅性貞亮”。

立節(jié),是立臣子之節(jié)。貞亮,是忠貞誠信。就如劉勃老師所說的,“曹魏忠臣的名聲他占著”。

?

然而如果仔細審視司馬孚的一生,這個“忠”字其實并不牢靠。

司馬孚出仕的時間、起點都與哥哥司馬懿差不多,都是曹操有意培養(yǎng)的儲備人才。司馬懿起家文學掾(《晉書》沒有明說,我懷疑是曹丕的文學掾),后任太子中庶子;司馬孚則起家曹植的文學掾,因為脾氣與曹植不合,改任太子中庶子,兄弟倆一起為曹丕效力。

魏文帝時,司馬孚擔任侍中、中書郎、結(jié)事常侍等內(nèi)官,魏明帝時擔任度支尚書,后來歷任尚書右仆射、尚書令。度支尚書掌管全國錢糧調(diào)度、尚書臺是當時的權(quán)力中樞,司馬孚干得都不賴,并因此被封為亭侯。在時人的評價中,司馬孚被視為小一號的司馬懿。

?

然后就到了改變曹魏政權(quán)與司馬氏一族命運的高平陵政變

高平陵政變是一場豪賭,而司馬懿竟然賭贏了,這是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南宋人葉適在《習學記言序目》中感概世事的詭異:

“嘉平之役,極是異事。曹氏造基立業(yè),雖無兩漢本根之固,然自操至此,已五六十年,民志久定。司馬懿再世受遺,信非忠貞,何遽盜奪?而況虛位無權(quán),勢同單庶,一旦因人主在外,閉門截橋,刦取事柄,與反何殊?此至愚者不敢為。懿號有智,而披猖妄作,自取族滅。然竟以勝,一異也。曹爽兄弟,昬庸童豎,無足深責。然崇、信、何、鄧,惟其所為。晏等皆勝流名士,并居要職,命令所由出。方天子朝陵,爽、義扈徔,未知晏、颺之流安在?而變起倉猝,但有桓范拔劍南奔,其余竟無一辭。懿奏既通,駢首受戮,而魏事已去矣。懿一旦僥幸,於至愚而成至智,晏平時自許以上智,而終成下愚。茍無人心,忍而就此哀哉?二異也。昔韓馥讓州於袁紹,竟走廁求死。當危亡之際,舉國無人,乃至於是。孟子謂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何太甚乎 ?”

所謂“虛位無權(quán),勢同單庶”,是說在高平陵政變時,司馬懿已經(jīng)離開權(quán)力很久了。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駕崩,司馬懿與曹爽受顧命輔佐幼主。但不久之后,司馬懿就被任命為太傅,名為升職,實際是被排擠出權(quán)力中心。到了正始八年(247年),司馬懿索性稱病,不再參與朝政。高平陵政變是在249年,距離司馬懿淡出權(quán)力中心已有十年,距離司馬懿徹底告別權(quán)力也已有兩年。政權(quán)、軍隊、皇帝,都在曹爽兄弟手中,而司馬懿竟然發(fā)動了政變。

司馬懿以他四朝老臣、兩度顧命、西拒諸葛北滅公孫而建立起來的威望與人脈,爭取到了蔣濟、高柔等老臣的支持,但當時蔣、高等人跟司馬懿一樣,已全都靠邊站。政變的核心團隊是這四個人: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還有司馬孚。

《晉書.景帝紀》里說,早在高平陵政變之前,司馬師就已招募刺客三千,散在民間。正始九年(248年),河南尹李勝轉(zhuǎn)任荊州刺史,到司馬懿家辭行,司馬懿故意裝作病得不久人世——這都說明,司馬懿、司馬師父子在很早以前就開始策劃政變。但是司馬懿父子口風很嚴,連司馬昭都是政變前一天晚上得知。

那么,司馬孚呢?他是早已知情,還是像司馬昭一樣,到了圖窮匕見那一刻才得知?這事史書中沒提,不好妄加猜測。只能通過次日政變時的部署,來進行揣測。

由于兵力實在有限,政變當日,司馬懿按重要性,設了四個必須攻占的軍事要地:

1、武庫。武庫是國家儲存兵器的地方。按律,禁軍平時將武器交到武庫保存,遇事統(tǒng)一發(fā)放。占領此地,既然可使已方士兵得到裝備,又可切斷敵方的武器來源。所以這是最最重要的軍事要地,由司馬懿親自前往占領。

2、司馬門。占領司馬門可以切斷皇宮內(nèi)外的聯(lián)系,讓宮外的敵人不敢輕舉妄動,同時又可將殿中禁軍堵在宮城內(nèi)部,內(nèi)外軍不能通氣聯(lián)合。這是第二重要的軍事要地,司馬懿派了司馬孚、司馬師兩個人去。

3、二宮。當時皇帝已隨曹爽、曹羲兄弟離開洛陽,去城南九十里的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宮中只有郭太后。司馬懿派司馬昭去守住郭太后。在司馬門被占領之后,這個任務的難度被減輕了不少。

4、曹爽、曹羲兄弟麾下的武衛(wèi)營。司馬懿派去了老臣高柔、王觀。

——由這部署可知,司馬孚的重要性更在司馬昭之上。司馬師手里有兵,但是搞政變光有兵是不行的,司馬懿擔心司馬師威望不夠,所以要借同樣德高望重的司馬孚去鎮(zhèn)住場子。

既然司馬孚的作用如此重要,對他實行消息封鎖就顯得不可思議。而且,司馬懿策劃政變多年,很難想像他是一個人,他肯定要找人分析形勢、權(quán)衡利弊,這個人會是誰?司馬師?司馬師還不夠,最合適的人是司馬孚。

事實上,即使司馬懿想對司馬孚封鎖消息,想必也不能夠?!稌x書.山濤傳》中記載了正始八年,司馬懿剛開始稱病不朝時,山濤跟同僚石鑒的一次夜談,山濤:“這都什么時候了,你還睡得著。知道太傅為什么要稱病不朝么?”石鑒:“宰相三日不上朝,一尺詔書就可卸任回家。有什么好多想的。”山濤嘆了口氣:“石生你最好祈禱以后不要盡在馬蹄間奔走??!”山濤不久就棄官而去?!稌x書.列女傳》記杜有道妻嚴氏對時勢的判斷:“何晏等驕侈,必當自取其敗。司馬太傅獸睡爾,哪天他醒來,何晏等人只怕會像陽光下的積雪一樣銷融掉?!鄙綕撬抉R懿夫人的表親,杜有道與姻親傅玄都是司馬氏一黨,由此可知在司馬氏一黨中,多多少少是有些風聲透露出去的——只是具體什么時候動手,這是高度機密。

如葉適所言,司馬懿“一旦因人主在外,閉門截橋,刦取事柄,與反何殊?”謀反是要夷三族的,其他人可以袖手旁觀,司馬孚可不行。司馬孚的作法顯示司馬氏兄弟在政治上是共進退的。

高平陵政變前,司馬孚擔任尚書令。魏晉時期尚書臺是一個實權(quán)部門,尚書令是能夠位列最高決策層的,但因為司馬懿,司馬孚同樣受到排擠。司馬孚的反應并不是像后世的鐘毓那樣,向當權(quán)者表忠心,預先跟弟弟鐘會劃清界限,給自己求得一份赦免狀,而是“不事庶事,但正身遠害而已?!?/p>

可知兄弟倆的戲路是一樣的。人前裝老白兔,人后就跳起來做猛虎撲食。

所以說司馬孚不是主謀之一,只是臨時拉來串戲的,我還真不敢相信。

?

司馬孚再次發(fā)揮重要作用,是在嘉平五年解新城之圍。

合肥之戰(zhàn)的背景,是嘉平三年八月司馬懿病死,司馬師接班。司馬師想立戰(zhàn)功來提升威望,于是在次年十一月,以司馬昭為都督大舉討伐吳國。但是被諸葛恪大敗于東關。

嘉平五年,嘗到甜頭的諸葛恪進攻淮南,圍攻新城。恰在當年,蜀漢的費祎被刺身亡,姜維得志,再次對魏國采取攻勢。東、西兩個方向同時攻擊,曹魏政權(quán)與司馬師的統(tǒng)治同時面臨危機。

西邊戰(zhàn)線,司馬懿曾經(jīng)經(jīng)營多年,根基牢固,姜維很快就糧盡而退,威脅主要來自南邊。領兵出征不是司馬師兄弟,而是司馬孚,征發(fā)士兵多達二十萬。兩軍耗在淮南,最后吳軍退走,危機解除。司馬孚也在這一役中建立起威信,以至于兩年之后毋丘儉叛亂時,眾人都提議讓司馬孚前往征討。最后司馬師聽從鐘會等人的建議,帶病出征,暴斃在淮南。

?

總的來講,司馬懿、司馬孚兄弟的關系,頗像《冰與火之歌》中的泰溫.蘭尼斯特與凱馮.蘭尼斯特。泰溫在世時,凱馮隱在身后,悉心輔佐。泰溫死了,凱馮就需要站到前臺來。

若說司馬孚是曹魏忠臣,魏武帝、魏文帝、魏明帝三人在泉下,肯定都不答應。

?

但是,司馬孚在司馬氏篡魏的其他事件中確實表現(xiàn)得十分消極。

高平陵政變之后、齊王芳被廢前后,司馬氏都有一系列鏟除異己的舉動,從來沒見司馬孚參與。齊王芳被廢、高貴鄉(xiāng)公被弒、陳留王禪位,這些場合都可以看到司馬孚哭泣的身影。入晉之后,司馬孚受到的恩寵為諸臣之首,但他不以為榮、常有憂色。臨終時,給自己的蓋棺定論是:“有魏貞士河內(nèi)溫縣司馬孚,字叔達,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終始若一?!?

不僅是司馬孚本人,他的那些兒子也似乎求盡量避開司馬氏-曹魏之爭,不將出賣故主看作立功受勛的好機會。司馬孚有司馬邕、司馬望、司馬洪、司馬輔、司馬翼、司馬晃、司馬瑰、司馬珪、司馬衡、司馬景十個兒子,司馬邕、司馬翼沒有入晉就已去世,余下諸子碌碌無為,建立事功的是司馬望與司馬晃二人。其中在曹魏時期就已聞名的是司馬望。

司馬望曾跟隨司馬懿征討王凌,因此受封亭侯。后來司馬昭安排他與裴秀、鐘會、王沈三人一起,到高貴鄉(xiāng)公身邊監(jiān)視皇帝。裴秀、王沈后來都成為西晉的開國元勛,被封為公爵,王沈更是告發(fā)高貴鄉(xiāng)公、導致高貴鄉(xiāng)公被弒的直接責任人,鐘會如果不造反,估計也少不了封個公爵——但司馬望顯然對這個職責感到惡心,他主動申請調(diào)離富貴安全的洛陽,去關中前線跟姜維打仗去了。

這些姿態(tài)也不能武斷的判斷地認為是作偽。

?

后人的評價分化成兩端。

一種觀點,是對司馬孚在篡魏過程中的實際作用視而不見。

如《晉書》里那樣,夸他立節(jié)貞亮。

或者如葉適這樣,為了夸司馬孚,不惜把他塑造成反晉的人物。“安平獻王仁不遺親,義不背君,耄期稱道,本末可考,孰謂司馬氏之門乃有斯人乎!至順族人子,當化家為國之時,光艷翕赫,不以自喜,執(zhí)意求實,非其所立,以至困窮,悲夫!”

另一種觀點,則說他是個偽君子。

比如王應麟《困學紀聞》:“司馬孚自謂魏貞士。孚,上不如魯叔肸,下不如朱全昱,謂之正,可乎?”

魯叔肸是魯宣公的同母弟弟,兩人都是魯文公的庶子。大夫襄仲殺魯文公嫡子,立魯宣公。魯叔肸為表示反對,織履而食,終身不食魯宣公的俸祿;朱全昱則是朱溫的親哥哥,曾公開反對弟弟篡唐——按王應麟的高標準,司馬孚既然沒有反對司馬懿父子,那就是個不忠的,還裝什么貞潔!

?

可能是因為“文章千古事”,古人有種一提筆就上頭的臭毛病,在生活中,他們對于人性曖昧難言的那部分、世界中非黑非白的復雜程度,都是門清,但是一拿起筆,他們往往就圣人上身,留諸書面的思維往往非黑即白。

我們今天跳出那種思維陷阱看待司馬孚,不過是一個夾在信仰與門戶利益之間左右為難的可憐人罷了。

司馬孚的出現(xiàn)是有時代烙印的。因為漢末魏晉時正是世家大戶勢力興起、門閥政治開始形成而并未最終定型的時候,儒生忠君的信仰與門戶利益對他的影響力相對持平,形成拉扯,使他躊躇。

倘若司馬孚早生一百年,那他要么學王莽的兒子反對自己父親,要么附逆賭上一把;倘若司馬孚晚生一百年,落在東晉,那也好辦,萬事以門戶利益第一,皇帝算個屁!

偏偏司馬孚生得不早不晚,落在時代變更的門縫里,成了尷尬人。頂著忠臣的名,卻做過叛逆的事,得到來自家族的高額饋賞??此剖侨松A家,但事情也可以倒過來看。說你是曹魏忠臣唄,你幫著兄長侄子篡了國;說你為家族勞苦功高唄,你心里明明還念著舊主。

晉武帝對司馬孚其實是很有意見的,只是看他是爺爺輩,不好發(fā)作而已,氣都撒在司馬孚的子孫身上了。泰始八年司馬孚薨,孫子司馬隆嗣位,咸寧二年司馬隆薨,沒有子嗣,晉武帝就任由它絕嗣國除。咸寧三年,晉武帝大規(guī)模調(diào)整諸侯分封,可能是因為不好意思,又重新建立安平國,立司馬隆的弟弟司馬敦為安平王。那將分封中,其他諸侯普遍增邑,安平國卻被大幅減邑,從食邑四萬戶降為一萬戶,從“超大國”降為“次國”。

遺禍子孫吶!

?


司馬孚,是兔是虎?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郴州市| 开鲁县| 饶平县| 湟中县| 盘山县| 龙井市| 孟津县| 宜春市| 井研县| 高州市| 武穴市| 滦南县| 利川市| 沅陵县| 汾阳市| 新竹市| 文成县| 云梦县| 赣榆县| 抚顺市| 临汾市| 铁岭市| 大洼县| 高阳县| 浑源县| 申扎县| 高台县| 项城市| 嵊泗县| 嘉峪关市| 临颍县| 黄冈市| 嵊泗县| 南陵县| 根河市| 富锦市| 东丰县| 肥城市| 平潭县| 会宁县| 白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