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詩的短章(一)(二)(三) | 魔都詩歌

詩的短章(一)(二)(三)
(文/萱草)
(一)
讓孩子與詩結(jié)伴吧,從小種下藝術(shù)的種子。孩子即詩,童年如畫。人生最美妙的體驗都離不開詩,如果我們擁有了詩心,我們便擁抱了世界和宇宙。在浩瀚的星空,生命迅速渺小,但詩是使我們與神對話的窗戶。
詩是一生,詩人被使用的手和靈魂。無論西方的詩人還是東方的詩人,他們既在生活中又在生活的邊上。詩的本質(zhì)是生活,卻用最雋永的方式吐出,詩藝無涯,朗讀是完成詩的最好方式。詩與音樂毗鄰,有時候是一個肉身。在詩的音樂中吟詠,人堪為神。
詩抒情,詩敘事,詩交融感性與理性。抒情可浪漫,敘事可現(xiàn)代。抒情詩加敘事詩可成詩劇??谡Z詩利于抒情也擅長敘事,口語詩從民間走上文壇。貼近生活,扎實生活,從生活中開出詩的花朵,無論它是怎樣的,只屬于你的,但卻樸素,普遍,自然。
詩言志,似乎寫詩的人少之又少。如果一個人只是寫分行的文字,但覺不出這個人的人格和主張,不必以為是詩。詩不討好任何人,但好詩會第一時間擊中人。好詩與壞詩相對,標準自然是真、善、美,且真排第一。
詩不必政治,但詩有良心,詩是美,詩亦有主張,歌一己悲歡天經(jīng)地義,為人類解放詩是人民。我們說物質(zhì)的世界只是一個表象,精神的世界詩乃先鋒。要在多重的異質(zhì)世界中追尋自我,藝術(shù)不能解決的一切藝術(shù)本身就是答案。
詩是語言,中國人傳統(tǒng)的交流方式,連做官都要先論詩文。一個古老的詩性民族何以現(xiàn)今的粗鄙和娛樂至死?!其實歷史是輪回的,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一個民族的文藝時代必將重新到來,而文藝復興的第一步是詩。
詩可以不是詩,再沒有比它更快的煥然一新了。先鋒不是自封的那么簡單,它影響一個時代的藝術(shù)風潮。詩人們往往踟躕于文字且行且珍惜,但詩跑得比他們更迅疾。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過去,詩也曾熔鑄成青銅寶劍,也曾糜爛似亡國之音。
詩是批判,鋒利的刀子,向著現(xiàn)實腐敗的部分?,F(xiàn)代詩歌是大愛的詩人們射向未來的閃電,將一切不公正和丑惡掃平。俠盜羅賓漢,佐羅,超人。詩替百姓伸張正義,而不是伊伊呀呀地,為抒情而抒情,且放棄使命。
詩是自由,身心自由是千百年人類的目標——讓你自由追逐與自然的合一,因為人類原本是自然的一員?,F(xiàn)代詩劇之所以成為一座自由的高峰,崎嶇險峻而誘惑,因為它揉現(xiàn)代詩歌和現(xiàn)代小說的冰肌,被藝術(shù)之花輕輕點化。
詩不必立于生活之外,隨興而來,乘風而去,只與有心人作伴。不必將技術(shù)高高懸于旗幟之上,詩屬于所有勤勞善良的人,當你心拂姹紫,輕盈一握。詩即愛,詩即思。
詩要用心靈打探,以心靈付出,這種付出有時是毫無理由而癡迷的,當心靈與自然融為詩行的時候,或者詩人和世界隱退。
(二)
詩已被嚼爛,全世界遍布。詩是安靜的,功利與它無關(guān)。比詩更美好的,是活的姿態(tài),比詩更可敬的,是君子之坦蕩。讓一個古老民族清醒,詩遠非一劑猛藥,救活一群老莊后人的,詩近乎無能為力。向枯,向簡,拒絕,方可生。
詩用最精煉的字寫最深刻而普遍的感悟。不反對初寫時的放任和鋪張,極盡敘述和描摹。寫詩的過程是俢煉的過程,更多的內(nèi)容盡在不言。寫這個為說那個,寫多為了少,寫少為了多,不寫勝似寫,寫了只是一種表象,等等。只要有那根細細的脊椎骨,詩的血肉可以多樣,但必須有力,穿透力,震懾力。
詩是一個不常到訪的朋友,見面從不寒暄。從天而降的瞬間給你啟示,卻不能僅僅執(zhí)迷于這種“靈感”。寫詩是“被寫”,寫詩人成了上天選中的介質(zhì),將諸多美妙和甘苦呈于世,以一種新創(chuàng)的“靈語”。寫詩這件事自然就好,不必太用功,詩是一個不喜歡熱鬧的朋友。
詩干姿百態(tài),氣象萬千,隨人的性情走。讀一個人的詩就是觸摸一個人的心靈:是硬,是軟,是聚合,是離散,如春花,似秋月,生冷,還暖玉。詩真的是生活,只期用百煉繞指柔的韻致表達。讀詩寫詩論詩,像《紅樓夢》中的海棠詩社那樣,而不是舉辦大獎賽,封別號命官位,蜂擁而至搶奪名份。詩就是詩,無用的美好,中國人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
詩是歷險。也正是這件事的誘惑所在。如恰遇美女海倫,所有的一切已不再是它們本身。無論人們?nèi)绾握務?,那個有關(guān)此次歷險種種怎可為這些人所知。如西子湖邊許仙逢著白娘子和小青,在法海的滔天巨浪中沉淪也心甘。詩的歷險即步步未知,只奔一團模糊的懸念。寫詩人是戰(zhàn)士,勇敢地挑破前途的面紗,卻又浸淫往復,不愿解脫。
詩性思維,一種詩的方式。在常人眼里,這個人說話做事不那么符合常理。這不是書上的理論,當一個人所謂“前后矛盾”,所謂更豐富更多面更不可思議。并非指鹿為馬,卻點石成金。我們的社會多的是功利的現(xiàn)實的刻意的,少的是性情的飄逸的深邃的。這是一種更高的方式,理性是它的伙伴和崇拜者。
長詩的閱讀有規(guī)律嗎?如何寫長詩?長詩是什么?長詩與詩劇什么關(guān)系?為什么往往一位詩人的長詩作品廣為傳誦?長詩與短詩什么區(qū)別?為什么要寫長詩?長詩與我們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何為現(xiàn)代長詩?是應景文字還是敘事傳說?是有感而發(fā)還是八股某某體?是順口溜號子段子還是唇齒咬合的鉸鏈?是什么?是什么?長詩是史詩嗎?長詩是一個詩人厚積薄發(fā)的肝腸和腑臟。

(三)
當我讀薩福詩的時候,竟覺得似曾相識——那是曾經(jīng)的我,在戀愛中所言。世界變成了一個新的,所有的思索中的思索都是詩,所有的情愫中的情愫都是詩。如果你正在戀愛,不妨寫詩吧!你可能寫出一生中最感人的詩,她不虛妄,不吝嗇,不失言,不偽裝,她是你愛人的臉。即便失戀,詩也將成為你的終生伴侶。
?
?
小時候總聞聽人說:眾生苦。不知何苦,何謂眾生。當寂大的天宇真實暴露于你的思想邊際,詩就來了。人作為自然的一個小小存在,往往在一種平衡中才能安然自處。詩是這種存在的佛址。一種記述生死的不滅的尺牘。當一個人將自己呈現(xiàn)于天宇之下的空洞里,心似蓮花,瓣瓣馨新。
?
?
發(fā)現(xiàn)一大波志同者,納博科夫,朱自清,貝克特,殘雪,卡夫卡,俞平伯,哈哈哈哈哈哈哈~~~自古生命且長道且阻,極早通透,利于欣享,這是我一遍遍漫步佘山綠道所悟。詩,詩性,詩性文學,詩性藝術(shù),乃至自由的詩劇,電影書寫,無非都是開釋,心游,自在,多姿,這才是人生。做藝術(shù)詩性乃必經(jīng)之途,雜糅隨性,任爾狂狷。
?
?
找到普希金,納博科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他的繼承者。詩為了撫慰人的心靈,詩人被賦予先知的使命。去探索未知,無論是詩的未知還是人類的未知。離開了人類的夢想,詩失去價值。讓人們的心被輕輕點燃,生命不再是灰沉沉的苦捱,一旦心被點燃,人將遠離苦難和蒙昧。
?
?
真理是詩的實質(zhì)。一個追尋真理的人才可能愛詩。藝術(shù)都是詩的,但詩為的真理。有多少詩沿著真理的路途,就有多少真正的詩人和讀者。當我們的孩子從小讀詩的時候,就是在他的小心靈里播下真善美的種子,給他一柄分辨真?zhèn)蔚睦麆?,為人生掃除霧霾。詩能給人的,唯獨多了這么一點。
?
?
詩是悲憫,是上天給予人間的目光之柔慈。詩需心懷忐忑,將最冷的雪揉搓成最溫厚的花,將世間的污濁驅(qū)趕,給予善良的人慰藉。詩不能是僅僅面向自身的,它的羽翅恩及萬物,當然,人類是它首先關(guān)懷的,因為悲憫,詩存在。
?
?
沒有詩的修養(yǎng)的人與有詩的修養(yǎng)的人有什么不同呢?有詩的經(jīng)歷的人,尤其是讀詩且寫詩的人,他的內(nèi)宇宙是自足的,沒有詩的經(jīng)歷的人,他的一切是不閉合的。詩是人類智慧的法器,沒有詩的訓練的人,他只能孤立地處理各種事物,以僅有的不完整的理念去指導行動。詩令一個人最大限度地自由,無論他的思想和他的身心,他可以超凡于其他的人,將事情做得卓越,完美,令人驚異。
?
?

相關(guān)鏈接:
詩可以教嗎?——與家長和孩子談詩歌創(chuàng)作
如何與一首詩相遇?——與家長和孩子談詩歌創(chuàng)作
讓戲回到詩——與家長和孩子談詩歌創(chuàng)作
是我們寫詩,還是詩寫我們——與家長和孩子談詩歌寫作
寫詩最重要的是不寫——與家長和孩子談詩歌創(chuàng)作
生活即詩,生活即戲——與家長和孩子談詩歌創(chuàng)作
詩教一定要寫詩嗎——與家長和孩子談詩歌創(chuàng)作
詩與歌是什么關(guān)系——與家長和孩子談詩歌創(chuàng)作
戲劇是詩歌最好的舞臺——與家長和孩子談詩歌創(chuàng)作
“與孩子一起寫詩”的八堂【家長興趣課】和十四個【疑似坑】解藥 | 萱作藝術(shù)教育
讓童真和快樂伴隨孩子一生——兒童詩歌教育,兒童戲劇教育之眼! | 萱作藝術(shù)教育
詩歌,一步之遙——找到你的詩,找到你的戲17種!| 萱作詩歌與萱作詩劇
做你要的電影——萱作中國獨立詩電影文藝俱樂部的13種打開方式 |《回憶錄·成都2020》

(圖片來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