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鞋評測:第十三雙:ASICS weightlifting shoes TOW727-Tiger

第十三雙:ASICS weightlifting shoes TOW727-Tiger
ASICS weightlifting shoes TOW727-4201 的后跟LOGO為Asics。

我收的這雙鞋跟標識為【Tiger】






鞋帶孔一直開到腳趾跟部,且鞋底比較寬,超過目前所有市售的舉重鞋的寬度,為由多威悍蘇可以相提并論。這使得這雙鞋不挑腳,無論什么腳型基本都能適應(yīng),無論肥瘦寬窄腳型,都可以用鞋帶調(diào)整到位。

重量:464g、??降仔脑捴亓看蠹s490g
高度:US10/JP28cm的有效高度實測為24mm,US9.5/JP27.5cm的高度約為22m,與安踏相當。
特點:前腳掌薄、地面反饋好;最有特色的舉重鞋,沒有之一。上等皮革制作,所謂的手工其實是半手工制作。質(zhì)量真的是沒話說。它可以修理,可以換根、換底,只要鞋面不爛,它就能用。我館子里一老頭,六十多歲,40余年的舉重生涯,只用過兩雙亞瑟士舉重鞋。鞋底為硬牛皮加牛筋底,后跟為半根式木質(zhì)或牛拷底鞋跟。整體鞋型十分的寬大,從腳跟部內(nèi)側(cè)測量,比耐克阿迪安踏要寬出1公分左右。鞋子本身沒有可拆卸式的鞋墊。

TIGER的中底為厚牛皮一整張,貫穿整個腳掌。

外地為橡膠的牛筋底材質(zhì),摩擦力巨大,可以用黏來形容。


后跟為半掌式鞋跟,木質(zhì)材質(zhì)。最早的版本以及定制版本的鞋跟有部分為??降祝邊^(qū)別主要還是在重量上,木質(zhì)的略輕一些,??降赘F一些。由于目前Asics已經(jīng)終止了舉重鞋定制服務(wù),而市售款目前看均為木質(zhì)鞋跟。式樣上是木頭跟外面畫了個??降椎膱D案。

2020年以前,亞瑟士舉重鞋還支持定做,可指定顏色、皮革材質(zhì)(光面/絨面)、還可以指定鞋跟高度。前腳掌薄、地面反饋好。能比耐克安踏蹲更低。沒有鞋橋。打個比方,你一腳踩沙發(fā)墊上容易崴腳,相對來說如果是臺階可能比沙發(fā)墊穩(wěn)定一些。而和臺階比較,如果你一腳踩在一張紙上,你絕對不會崴腳,亞瑟士就是這張紙,跟有高度,但整個鞋底非常薄非常貼地,沒有扭轉(zhuǎn)的角度,額外加強鞋橋也就沒什么意義了。
使用感受和建議:前腳掌薄、貼地,跟adipower很像。鞋帶孔開得比較深,所以不挑腳,寬窄肥瘦都可以用鞋帶綁至貼合,跟悍蘇多威很像,但皮質(zhì)較薄,沒有悍蘇多威厚重,長期穿著鞋子的皮面肯定會有延展變松。鞋子440g應(yīng)該是目前最輕的舉重鞋。沒有綁帶,所以鞋帶必須綁好綁緊。高度跟安踏差不多。鞋子很好沒有什么硬傷,我個人還是喜歡帶綁帶的,不喜歡鞋帶必須勒緊的。它不太會有雙綁帶鞋底較厚硬的舉重鞋那種腳跟被拉回地面的感覺。不太適合大級別選手使用,大級別選手腳面高,鞋體壓力大,光靠鞋帶和鞋面可能會撐不住。建議90kg以上體重的人就不要選它了,尤其是腳肥的人,穿它訓(xùn)練比賽絕對沒問題,但長久穿著,鞋面鞋體變松弛是一定的,也就是它會越穿越肥,除非定期休息讓皮面收縮。
總感覺亞瑟士的前腳掌的鞋帶必須拉得非常緊才行,跟多威仔細比較了一下,發(fā)現(xiàn)二者確實在設(shè)計上有區(qū)別的。亞瑟士的前腳掌拼接加固位置偏前,在小腳趾上,所以基本吃不上力,需要把第二鞋帶孔拉緊才能夠有效的包裹住外腳掌。而亞瑟士的外腳掌處(下圖籃圈)還是比較薄,也比較吃力的,這個位置的鞋體經(jīng)過一段時間穿著會撐起來。好在鞋帶可以隨意調(diào)節(jié),且真皮材質(zhì)放置一段時間也會收縮。而多威的前腳掌拼接加固處恰好在腳掌骨外側(cè),基本上不需要每次穿著都去拉緊第一鞋帶孔,也不會因為腳肥寬而撐大鞋身。




第十四雙:ASICS weightlifting shoes TOW727
改造一雙亞瑟士
收了一雙比較破舊的亞瑟士727,因為我想自己DIY一下鞋跟。也可以暴力的拆解一下鞋體看看內(nèi)部結(jié)構(gòu)。
先看鞋底,前腳掌已經(jīng)磨平,車縫線磨斷。

后跟橡膠老化,磨損,且木根也有輕微磨損,釘子都被磨平了兩根。原主人一定是有穿舉重鞋在柏油或水泥地等硬地面走路,而且走的還不少。

前腳掌有輕微開膠,但是基本上不影響訓(xùn)練使用。

其實它是有鞋墊的,只是被完全貼在了中底上。這雙鞋子的鞋墊被我一點點撕開了,可以看到中底是一整張硬牛皮。
計劃:
1、修補一下前腳掌開膠的地方。車縫線雖然被磨損,但鞋底黏合的比較結(jié)實,目前看沒有重新縫合的必要。
2、修補鞋跟,撕掉黑色老化的橡膠底。重新貼一個6mm-10mm的鞋跟。缺損的木質(zhì)鞋跟部分需要怎么調(diào)整未定,計劃也用橡膠填平;鞋跟的釘子該怎么辦?拔出來重新釘或者撕掉就橡膠底之后直接釘死到木根里?現(xiàn)在還沒想好。
10/14更新進展:前腳掌開膠處已粘合;后跟磨損的橡膠地已摘除。下面要考慮一下粘多后的木片以及形狀,正在糾結(jié)是否要做坡跟。如果直接年木片的話很簡單,但如果想做成坡跟就有點麻煩了,主要是沒工具。
10/14更新:鞋跟形狀和外底基本完成。進過反復(fù)思考,決定還是需要對木根做坡度加工,否則腳感跟怪。用了打磨機鋸和砂紙。


至此,鞋底的材料準備完成,下面抽時間粘合和固定。
2021年10月22日
過程不細表了。首先木頭跟用膠水粘合,并同時釘了7顆釘子。再用膠水粘合外地橡膠,并用釘了6顆釘子。




細節(jié)和不太平整的地方,尤其是原鞋跟磨損的部分,用乳白木工膠填充了一下,大約重復(fù)填充5-6次就能把磨損部分填滿,但我沒什么耐心了,填充了3次就湊合了。
最后,把鞋跟涂一下顏色,完成。




全部完成,并進行了實測。感覺還是不錯的,增高之后大體上滿足需求。其實本來還想再弄高一點的鞋跟,但這是一錘子買賣,還是留點余地。所以只用了10mm木片和3mm的橡膠底。
最近使用比較多的是多威悍蘇,并且我剪掉了前側(cè)的綁帶,主要依靠鞋帶固定。亞瑟士只有鞋帶,經(jīng)過了多威的訓(xùn)練,我反而從綁帶控往鞋帶控方向轉(zhuǎn)變了。中間換了一次安踏,覺得包裹性反而不如多威和亞瑟士。其實包裹性對功能沒什么直接影響,只是腳部舒適感不一樣,會感覺比較貼合舒服,畢竟柔軟的皮革貼合在肌膚上感覺還是很爽的,訓(xùn)練起來全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