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賺錢101:(7) 神奇彩蛋在哪里?
前面我們討論了國內(nèi)演出市場的兩種極端情況...當然,筆者認為大多數(shù)人既沒有第一種人那么“理想主義”,也不會像第二種那么“機智”——他們只是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事,或多或少靠著一廂情懷在支撐,所以姑且稱之為:
c.用愛發(fā)電派
在演出不景氣的大背景下,這些人很可能只是在賠本賺吆喝,營業(yè)情況并不理想...只能被動地困在演出行業(yè)的系統(tǒng)中,無暇去做什么遠慮,唯有l(wèi)a vie boheme!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該怎么破局呢?
通過上面的論述大家或許能夠看出來,就收支本身來說,雖然控制成本易,影響營收難,但偏偏應從難處下手,而不能盲目地去砍成本...只有對市場有了足夠的了解,才能知道如何合理的分配預算;而我們也不能像百老匯那么有錢任性,隨隨便便地把各項配置都拉到滿配——人家能靠駐演、靠游客收回投資,我們現(xiàn)階段可沒有這條件,必須精打細算,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此外,我們也不能迷信市場,畢竟這幾年市場失靈的情況還少嗎?
還記得上面天馬行空的措施5嗎?它其實意味著票房之外的收入——或許是政府補貼、或許是品牌贊助;不論額外收入是固定的,還是隨場次有所變化,都有可能使得劇目轉(zhuǎn)虧為盈~

畢竟,演出不光是一個商品,更是精神文明建設(shè)的重要部分,誰規(guī)定的只能掙一個門票錢?
如果一部演出能對社會帶來正面的效果,為此獲得一些資助不也是應該的嗎?畢竟,不能只準綜藝恰飯,而不讓藝術(shù)家收補貼~
當然,具體怎么打破傳統(tǒng)營收的框架,需要因時因地的具體分析,或許還需要一些模式創(chuàng)新——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筆者接下來會繼續(xù)探討一些自己的思路,或許只是一些暴論,但希望能給大家?guī)硪恍﹩⑹荆?br>

TheatreBomb-劇燃:
特立獨行的另類劇場,逗逼中的轟炸機
長按掃碼↓載歌載舞步入歪門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