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傳說?童話:哈梅爾的吹笛人


花衣魔笛手(德文:Rattenf?nger von Hameln,又譯為彩衣吹笛人、漢姆林的吹笛手、哈梅爾的吹笛人),是個源自德國的民間故事,最有名的版本收在格林兄弟的《德國傳說》(Deutsche Sagen)中,名為〈哈梅爾的孩子〉(Die Kinder zu Hameln)。

故事發(fā)生在1284年,德國有個村落名叫哈默爾恩(Hameln),那里鼠滿為患。某天來了個外地人自稱捕鼠能手,村民向他許諾——能除去鼠患的話會給付重酬。于是他吹起笛子,鼠群聞聲隨行至威悉河而淹死。事成后,村民違反諾言不付酬勞,吹笛人便飲怒離去。過了數(shù)周,正當(dāng)村民在教堂聚集時,吹笛人就回來吹起笛子,眾孩子亦聞聲隨行,結(jié)果被誘到山洞內(nèi)活活困死。其中一個結(jié)局是村民最后給了吹笛人應(yīng)得的酬勞(有的版本是付得更多),他才把被困孩子放出來。另有版本說兩個一啞一瞎的孩子最終回來了,可其他孩子被帶到哪里卻無從知曉。
——谷歌,維基百度。

“八百年前,在德國小鎮(zhèn)哈梅爾恩鼠患嚴(yán)重,全城居民束手無策準(zhǔn)備棄城逃跑。這時候,出現(xiàn)了一位身著斑斕花衣的吹笛人,他聲稱可以清除全城的老鼠,但要收一筆報酬,苦不堪言的居民們馬上答應(yīng)了。吹笛人取出別在腰間的笛子,輕柔的吹起樂曲,全城的老鼠從四面八方涌出,如癡如醉的跟隨在吹笛人身后。當(dāng)吹笛人行到河邊后停下,而老鼠們沒有停下腳步,整齊的跳進(jìn)了河里。居民高興得要命,但吹笛人索取酬勞的時候,居民意欲賴賬。當(dāng)天晚上吹笛人離開小鎮(zhèn),月光灑落下,悠揚的笛聲傳來,每一家的小孩都從家里跑到路上,跟在斑衣吹笛人的身后。他一邊吹著笛,一邊往山上走去,所有小孩跟在他身后,走著走著,月光漸漸被云擋住,吹笛人和小孩越走越遠(yuǎn),最后全部消失在山里面。只有一個拄拐的孩子掉了隊,沒有被吹笛人帶走?!?/p>
解釋:
1.十字軍東征失敗促使謠言產(chǎn)生
1187年,埃及蘇丹薩拉丁解放了圣城耶路撒冷和周邊大部分十字軍城市,西歐社會上下震動,教皇格里高利八世號召發(fā)動了第三次十字軍,英格蘭金雀花王朝的獅心王理查、法王腓力二世、德皇”紅胡子”腓特烈一世響應(yīng)并親率十字軍東征耶路撒冷。然而東征過程中德皇在渡河時溺亡,條頓騎士們紛紛掉頭回國;由于指揮權(quán)和行動受制于獅心王理查,法王腓力二世在攻占阿克,”履行自己的義務(wù)”后就回國了,只剩理查一人率軍在圣地作戰(zhàn)。盡管獅心王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最終還是無法攻克薩拉丁親自駐守的耶路撒冷。1192年,理查與薩拉丁訂立和約后,率軍返回后院失火的英格蘭–有訊息稱他的弟弟約翰欲對王位不軌。就這樣,離勝利占領(lǐng)圣城最近的一次十字軍東征草草收場。
1202年,教皇英諾森三世組織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這一次東征以埃及為目標(biāo),企圖借此解放耶路撒冷。這一次十字軍不但沒有在圣地取得任何戰(zhàn)果,而且以威尼斯人為首的十字軍洗劫了基督教兄弟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十字軍第三、四次東征的失敗促使西歐教士和普通民眾思考究竟是為什么上帝不再眷顧他的子民?自從1095年烏爾班二世在克萊芒號召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曾宣稱:”凡是純粹出于虔誠參加十字軍者可以用參加遠(yuǎn)征來代替一切贖罪”,十字軍東征被賦予了靈魂救贖的意義,然而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后,西方?jīng)]有得到自己預(yù)期的效果,于是動員目標(biāo)再擴大–沒有參加戰(zhàn)爭的有兒童和羸弱的老人,二者中好像兒童可能性更大。地方教會開始有謠言流傳:
只有純潔的兒童才能解救圣主的墓地,完成有罪的成年人所不能完成的任務(wù)。
兒童們的家長也很支援這種說法,他們堅信這有這樣純潔的孩子們才能在戰(zhàn)亂與饑荒中存活下去。這一流言不脛而走,傳遍了法國和德國的鄉(xiāng)村小鎮(zhèn),以至于兒童十字軍的產(chǎn)生。
2.神諭與領(lǐng)袖
1212年,一個住在科隆郊區(qū)的名叫尼古拉斯的孩子聲稱,自己得到神諭,上帝的使者告訴他解放圣地不能用刀劍,而只能用和平的方式。這孩子顯然有成為宗教領(lǐng)袖的潛力,他把神諭的事情說的有鼻子有眼,把天使與他的對話說得感人至深。尼古拉斯開始在萊茵河兩岸演講,聽他講話的人越來越多,演講時他聲稱自己可以”將海水分開”,具有摩西過紅海的那種能力,解放圣地過程中蹈海如履平地,耶路撒冷將在孩童們的手中得到永久的和平。與此同時,法國十二歲的牧童斯蒂芬也聲稱得到神諭,耶穌要他組建自己的十字軍,去以和平的方式解放耶路撒冷。
描繪兒童十字軍的繪畫。德國兒童十字軍基本是兒童組成,而法國則有大量成人和失去土地農(nóng)民,且有一定數(shù)量的女性
1212年春天,這種兒童十字軍運動席卷了萊茵河上下游地區(qū)和法國,大量的兒童放下手中的工作,離開家鄉(xiāng),佩戴十字架,聚集在耶穌的圣幡下,向耶路撒冷行軍。路過科隆附近時,尼古拉斯領(lǐng)導(dǎo)的德國兒童十字軍有兩萬人左右,主要是兒童為主;而法國的兒童十字軍有三萬人左右,有兒童,也有無地農(nóng)民、流浪漢、妓女等等。
3兒童十字軍失敗
尼古拉斯領(lǐng)導(dǎo)的德國兒童十字軍于八月行軍到義大利的港口城市熱那亞。熱那亞編年史學(xué)家帕尼斯寫到:”隊伍共有7000男女,他們衣服上縫有十字,肩上背著行囊,有些人如朝圣者一般還握著很長的手杖?!币苍S,成千上萬的尼古拉斯的追隨者來到從德國鄉(xiāng)村來到熱那亞,只為目睹將海水分開的神跡,這樣就可以前往圣地了。顯然,這孩子沒這能力。
德國兒童十字軍的行程到此為止了。一些人精疲力盡,留在了熱那亞;大部分返回德國的人在歸途中死去了,他們精疲力竭,死于風(fēng)餐露宿。大量兒童在熱那亞下落不明,有人聲稱看見海盜掠走大量孩子賣給了非洲穆斯林,另一些人稱看到孩子們?nèi)チ吮人_,并且”坐上兩條船去了圣地”。而至于領(lǐng)導(dǎo)者,得到神諭的尼古拉斯,一個頗具中世紀(jì)風(fēng)格的傳說說他前往義大利南部,最終到了耶路撒冷,還和第五次東征的十字軍并肩戰(zhàn)斗。
法國的兒童十字軍穿越了大半個法國到達(dá)南部港口城市馬賽,當(dāng)然也沒有把海水分開的神跡發(fā)生。兒童十字軍座上七條船前往圣地,在撒丁島遇風(fēng)暴沉沒兩艘,所有兒童葬身魚腹;另外五條船靠岸了,然而不是耶路撒冷,不是阿克也不是雅法,而是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和阿爾及利亞的阿爾及爾,所有人船主被賣做奴隸,有傳說稱船主是穆斯林。至此,1212年的兒童十字軍東征失敗,他們的行軍路線甚至比第四次十字軍東征還短,只到了熱那亞和馬賽。
4吹笛人故事
13世紀(jì)初,兒童十字軍東征失敗,不久后,在尼古拉斯老家的這片土地上誕生了捕鼠的花衣吹笛人的故事,現(xiàn)實和故事結(jié)局都是一樣的–成百上千的孩子出了城,被帶走了,大量的兒童一去不復(fù)返。帶走兒童十字軍的是尼古拉斯的”神諭天啟”,而故事中帶走孩子的是”悠揚美妙的笛子聲”。如果把這兩件事情對照來看的話,再大膽地聯(lián)想一下:
尼古拉斯的”神諭天啟”無非是花言巧語的哄騙,就好像吹笛人那美妙的笛聲,既能消滅危害長期城市的老鼠(異教徒?),也能帶走全城的孩子(基督徒兒童)。
花衣吹笛人的故事起源于德國,在幾個世紀(jì)里流傳歐洲大陸,家喻戶曉。19世紀(jì),這個故事被英國詩人羅伯特?布朗寧取材,寫出兒童故事詩《哈梅爾的吹笛人》,是為一個名叫威利的孩子生病時消遣而寫的。這故事詩頗受好評,承載著故事長盛不衰,至今已經(jīng)有多個版本的動畫、電影和游戲出現(xiàn)了。

推薦:
https://zhuanlan.zhihu.com/p/51369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