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家庭教育之——少年教育(連載5)
五、連根養(yǎng)根
中國人的祖先是三皇五帝,堯舜周公。他們積的德太厚了,故中華民族才能在無數(shù)次的危亡中重新崛起,一脈相承地沿襲到今天。拿破侖說中國是一只睡獅,當他醒來的時候,就是引領(lǐng)世界的時候。
而我們每一個姓氏也都是從這些老祖先中分化出來的。沒有足夠厚重德行的祖先,他的子孫不可能延續(xù)到今天。如不可一世的殘暴的秦始皇,后被項羽滅族;漢朝的權(quán)臣灌夫被漢武帝滅族;搞得天下大亂的篡位的王莽被光武帝滅族;唐朝濫殺無辜的酷吏來俊臣被武則天滅族;明朝奸臣胡惟庸被朱元璋滅族······他們的子孫在哪里?
我們頂著祖先給我們這個姓氏,就要對得起這些德厚的祖先。清明節(jié)掃墓和中元節(jié)祭祀就是和祖先連根養(yǎng)根,就是承傳家道家風?!墩撜Z》云:“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民間也有俗話說:“年年獻上祭祖飯,前人做給后人看”。我們帶領(lǐng)孩子祭奠逝去的親人和先祖,是那樣的恭敬和虔誠,孩子全部都看在眼里,孩子會想,我的父母這樣恭敬地對待逝去多年(甚至幾百年)的先祖,我一定要孝敬我現(xiàn)在還健在的父母,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祭祖能增強家族的凝聚力,化解親人間的一些矛盾和隔閡,能增強子孫的厚德感?!吨熳又渭腋裱浴氛f:“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jīng)書不可不讀?!焙⒆釉诤透改讣漓胱嫦鹊臅r候,就是和祖先的根連上了。祖宗在冥冥之中會給子孫能量加持。
我們虔誠恭敬地祭祀逝去的祖先和親人,對健在的父母更要孝敬,更要照顧好,給孩子做一個孝子的榜樣。祖先長輩是樹根,父母是樹干,兒女是花果,澆水要澆在根上,枝葉花果才會茂盛。父母在帶領(lǐng)孩子力行孝道的同時,應經(jīng)常講一些行孝的故事給孩子聽。如:“孝感動天”、“陸績懷親”、“木蘭從軍”等古代的故事,以及現(xiàn)代的如“中央電視臺中國十大孝子評選”中的人物和故事。讓孩子耳濡目染這些正能量的東西,把孝行的根扎牢,把祖宗根連緊,讓祖宗的陰德綿綿不斷注入孩子的能量庫中。(未完待續(xù))(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zawen/varfp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