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我家住房的“三級跳”
1978年中國共產(chǎn)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掀開了改革開放的新一頁。40年來中國不但解決了溫飽,而且成為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的標桿。我們的黨帶領全國人民不斷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輝煌的業(yè)績。回望走過的路我感慨萬千。從過去的小平房到現(xiàn)在的小高層,我家的住房演繹了“三級跳”
我的家在第二師25團,家里住的的老屋是70年代初,團場修建的部隊營房式土坯房。6-7家住一排,每家40多平方。房屋是秋天蓋的,為了趕工期還沒有干透就交工了。我們一家人是在一個特別寒冷的冬天,搬進了新家。兩間房刷著白石灰顯得也挺干凈??梢驗樘湮葑拥暮髩ι蠀s結了厚厚的冰,穿著棉衣都會打哆嗦。二哥為了盡快除去屋里的冰,就找了一個破鐵盆子,里面燃燒著玉米芯,讓那漸漸升起的煙霧融化冰冷的墻面。結果白色的墻被煙熏成了黑黃色,一進屋就會被嗆得流眼淚,就像小兵張嘎把胖墩家的煙囪堵上了,不住地咳嗽。老爸就掄起坎土曼,一下又一下把墻上的冰塊挖去,盡管坑坑洼洼但是還挺管用。我那是想,我家的房子咋還需要挖冰呢?為了讓家人暖和些,我家就白天晚上不停地燒土爐子,老屋的后墻開始滴水,漸漸地屋里有了溫暖。這不大的小屋成了我們的安樂窩。為了讓我們住的寬敞些,爸爸媽媽用葦把子扎起一個小伙房,外邊用厚厚的泥巴糊上,架上了一個鐵皮煙囪,做飯和睡覺的地方分開了,我們的學習空間也寬敞了許多。一個舊桌子,家里最值錢的蝴蝶牌縫紉機,成了我們幾個學習的地方。就是這個老屋,生活了我們幾代人,在這個不大的世界,我感受了更多的家庭溫暖,看到了許多課外書,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更懂得了生活的艱辛。
慢慢的我們都長大了,我家就在老屋邊上接了一大間帶廚房的房子,我們的生活空間更大了。媽媽就動員全家出動,把門口堅硬的地面,挖出幾塊小花池。在里面種上了一些花種,經(jīng)過悉心栽培,夏天小院成了花的海洋,嬌艷欲滴的白色蜂窩大麗花,火紅的美人蕉,醉人的金菊、爬上電線桿的牽?;?,讓無數(shù)鄰居羨慕不已,不住地說“你們家人像住在花園里 ”。
隨著歲月的變遷,團場實現(xiàn)了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我家在老宅后邊劃分了1?2畝宅居地,家里蓋上了四間新磚房。老媽他們依舊住在老屋里。我們在地里種上了果樹、蔬菜。爸爸、媽媽每天在自家地里打點。春天看桃紅、梨白;夏天嘗 黃瓜清脆,西紅柿甘甜。秋天一家人圍在葡萄架下吃葡萄、吃燒烤。當一家人品嘗勞動成果的時候,一種安逸和自豪油然而生,這就是家的溫暖。
我見證了博湖的來世今生,對博湖的未來充滿希望。老屋也完成了歷史使命。2012年我在博湖縣時尚佳園購買了一套118平米的電梯樓房,天然氣、自來水、衛(wèi)生間應有盡有,干凈整潔,登上我現(xiàn)在住的小高層,舉目遠眺,整個縣城像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xiàn)在眼前:一條寬闊的平坦的水泥路像一條灰白色的帶子連接南北。路旁綠樹成蔭,一座座大樓拔地而起,金碧輝煌。街道是鮮花盛開,整潔美觀,夜市是車水馬龍,人頭攢動,霓虹璀璨。夜晚百姓休閑廣場人們悠閑地踱步,看著騰飛的白馬,撫摸著薩烏爾登塑像,吮吸著開都河吹來的陣陣涼風,看各單位文化演出,和廣場大媽們跳起歡快的廣場舞。一種悠閑和愜意油然而生。美麗的開都河在博湖老百姓心中流淌,帶給人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希望。
驀然回首我現(xiàn)在的居住條件真是“鳥槍換炮”過去的火墻煙筒煙熏火燎,變成了抽油煙機,壁掛爐。昔日的老屋變成了高樓,居住都是現(xiàn)代化,是黨的陽光雨露才讓邊疆兒女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茶余飯后我坐在沙發(fā)上反思。40年發(fā)展真快,我都趕不上發(fā)展的步伐。如今的我晚上做夢都會笑醒,不敢相信眼前的現(xiàn)實。我感恩偉大的祖國,感謝改革開放為我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作者;楊建軍博湖縣第三小學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ibi/vjyfp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