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鼻頭和他的傳說
貓鼻頭位于恒春半島的東南岬,介于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的交界處,島東南端延伸而出的突兀點。除了熱帶灌木,沒有高大的可遮陰的植物,觀景臺是一塊突出海邊的高高懸崖,視野非常開闊。主要景觀其實就一堆從海崖上滾落到海邊的珊瑚礁巖,其中有一塊,外形狀若蹲仆之貓,而波濤拍岸,正好樸在貓的鼻頭,終日不絕也頗好玩。激發(fā)了許多文人雅士的靈感,留下不少的詩詞書畫和攝影作品。
與鵝鑾鼻一樣,是珊瑚礁長時間受波浪侵蝕,反復干、濕,及鹽粒結晶、砂粒、溶蝕等作用。造成的崩崖、壺穴、礁柱、層間洞穴等,奇特的地質侵蝕景觀。俯瞰如少女的百摺裙,故也稱裙礁海岸。且緯度低,有獨特的熱帶風貌,湛藍的海水明凈得讓人感覺像,脫離了一切世俗的污穢塵埃。
我們?nèi)r陽光正烈,正處在午后的疲憊期,都沒了游興。何況那一砣自然崩裂的珊瑚礁巖,你說他似貓、似豹、似虎、似龍,任隨是啥都可,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和心態(tài)去觀賞。如果說能夠自由選擇,這里的任何一個海岬、海灣都很美,隨便擇一處足矣!我們這一組,人本來就少,行動又比較統(tǒng)一,是最快撤離這個景點的團隊。導游見大家情緒不高,便解說道:今天是遭遇了烈日,陰天感覺會好些。如果冬天來,這里是公認的最美麗景點。因這里地形特別,極適應藻類繁殖,那時處處是綠油油的石莼、海邊有褐色的馬尾藻、紅藻等隨波搖曳,海水更顯得蔚藍清澈。海灣內(nèi)有一巨大崩巖稱雷打石,如守護神鎮(zhèn)住了灣內(nèi)的小海灘。那里環(huán)境幽雅,為情侶拾貝的好地點,運氣好還能在珊瑚礁巖洞里看到五彩繽紛,真正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熱帶魚。特別是黃昏時,霞光將海面,海岸映耀得一片暈紅,襯著迤邐的海岸,呈現(xiàn)出一副詭譎之美,惑人心魂。當?shù)厝朔Q其為后壁湖,時髦青年干脆叫做愛情海。這時涼爽的空調,早已使人緩過勁來,旅游車正在翻越寶島的中央山脈,向臺東駛去。妻子也悄悄地告訴我,她剛才在休息室等我們時,聽一個老太婆講的妖精渡劫,變成了人的故事:
原來很早以前,臺灣島的南端有一個漁村楓港。住著一對夫婦,一直沒有生育。每天在海邊捕魚,長年累月只有魚簍、釣竿,伴著兩老孤單的身影。有一天,兩人劃船到海邊打漁,魚沒打上來,但網(wǎng)著了一對很大的蚌殼。漁婆剛扒開蚌殼,分別跳出了一頭黃貓和一只白鵝來。一個咪、咪、咪,一個哦、哦、哦,同聲說:爸、媽救了我們,我們愿做你們的兒女。老兩口好高興,漁公摸著貓精的翹鼻頭說:“翹翹鼻,真俊氣,給你取名叫貓鼻”。漁婆則摟鵝精進懷里說:“金堆鼻,多美麗,給個乳名鵝鑾鼻”。 從此,一家大小和和美美,齊心合力,天天都有吃不完的魚。
后來漁村來了一條像小山一樣大的鱷魚怪,常常吞吃人和動物。眼看大家面臨滅頂之災,兩兄妹瞞過爸爸媽媽,悄悄劃船出海,直奔鱷魚怪巢穴而去。果然不出他們預料,被鱷魚怪一口連人帶船吞進腹中。這是兄妹們以小斗大的唯一辦法,他們開始用利爪、尖喙,在鱷魚肚中攻心剖腹……
一夜驚雷滾滾,大海波翻浪涌。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漁婆夢見一雙兒女來到床前說:媽媽,你們的兒女要變成真正的人了!明天你和爸爸把我們的遺體,分別葬在漁村的東西灣頭,我們要永遠守衛(wèi)著海灣。隨即化為兩顆紅心躍入她的口中。清晨,喧囂了一夜的大海重歸平靜,灘頭盤繞著被剖開腸腹、千瘡百孔的鱷魚怪殘骸,小船靜靜的停在海邊,船中有被胃液侵蝕、燒灼得焦黑的貓鼻、鵝鑾鼻尸體。人們懷著崇敬和感激的心情,遵囑將他們安葬。(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從此楓港兩側,有了貓鼻頭和鵝鑾鼻兩個半島。次年,在一個天上布滿了彩霞的清晨,在漁村民眾的期盼中,漁婆生下一雙可愛的孿生兒女。聽那嬰兒的啼聲,分明就是:咪、咪、咪;哦、哦、哦……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72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