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票的故事
今天的陽光真好。
趁著好天氣來到車庫里收拾一下凌亂的物件。真應了那句話了,“窮家值萬貫,”這也舍不得,那也不想扔,若干年來把個車庫塞的滿滿當當,以至停車都得側身緊出。不緊不慢的整理著,冷不丁發(fā)現(xiàn)了一個做工精細的小木盒兒,雖日深久遠,但還是紅黃锃亮。輕輕的拉開盒蓋兒,一疊碼放整齊的糧票露了出來,仔細看看,原來是全國糧票,糧票的下面,壓著購糧本,糧本的下面還有煤本,副食本,還有幾張印刷粗糙的線票、棉花票。
看著看著覺得好笑,不知覺間變成了苦笑。這是物證,這是憑證,這是一個家庭想當初生活的必須,同時這也是走過的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
按現(xiàn)在時髦的稱呼,我們當屬50.60后。不少人起了這樣的名字,“建國,援朝,和平,躍進,四清,”人生伊始就已經(jīng)烙上了共和國曾經(jīng)的印記。依稀記得,很小的時候,雞蛋三分錢一個,一毛錢能買好多的炒豆兒,瓜籽兒,杏干兒,黑棗兒一類的零食,父母給的零花錢用分計算,一個五分錢的鋼蹦足以讓人愛不釋手。時間不長,就開始了統(tǒng)購統(tǒng)銷,計劃經(jīng)濟開始體現(xiàn)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似乎最早出現(xiàn)的就是糧票。
糧票剛出現(xiàn)的時候,還沒有清晰的區(qū)域劃分。我們家隨父親在鐵路上流動,所以到了上學的年齡,就近到北京鐵路局所轄的鐵路小學就讀。那時候,糧食已經(jīng)定量了,根據(jù)每個人從事的工種定量,居民家屬學生最低,每人每月25斤,體力勞動者最高,好像是每月四五拾斤。因此,每個月從家里的糧本上取出定量對等的糧票交給學校,或者起一個“軟單”,{糧食關系轉移證明}就是一成不變的定律。
漸漸地糧票有了地域性限制了,各個省、自治區(qū)都印制了自己的地方糧票,使用的范圍,也只能在印制的轄區(qū)以內,出了區(qū)域就成了廢紙頭兒一張。(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生活越來越困難了,糧食越來越重要了,對等的糧票也顯得彌足珍貴,吃不飽肚子那是經(jīng)常的事?,F(xiàn)在知道了,當時國家遇到了大的自然災害,還要還蘇聯(lián)的外債,當時的情況真的很糟糕。副食品根本談不上,花錢也沒得買,肉蛋奶,那是非常遙遠的曾經(jīng)與海市蜃樓。白面一年到頭兒人均供應二斤,人們做菜沒有油,凡是與糧食相關的副食品,同樣奇缺的寥若晨星。那年頭,人人成了大肚漢,好像不知道飽似的,餓的實在頂不住,只能喝水,以至人們的皮膚水滑锃亮,眼睛虛睜,全身浮腫,一摁一個坑,老半天不起來。
那時的糧票,屬于奇珍。坐火車的旅客,憑長途車票才能買到兩個不要糧票的燒餅,短途旅客是享受不到這一特殊待遇的。記得有一個叔叔在列車上當乘警,列車停靠的時候,會從車窗口遞出兩個燒餅,那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候,這也是最珍貴的,偶爾的,期盼的上等點心。
吃不飽飯,人們不斷的想辦法,什么代食品一類的就出現(xiàn)了。麩皮、谷糠算好的,還把玉米軸碾碎了,連同菜葉摻合著吃,當時“糖精”可是大有用武之道,難以下咽的東西放上糖精改變一下口味。秋天來了,糧站開始供應白薯,馬鈴薯,大豆之類的雜糧品種,好在一斤糧食可以頂五斤購買,人們的肚子總算可以填飽了。那時,車站附近的空地全被人們拓成了小片荒,主要是種一些蔬菜聊以充饑。
地里的莊稼收了,職工在下班的時候,扛上鐵鍬,到地里遛拾落下的塊根糧食。力氣大的,把個白薯地新翻了一遍。家屬和孩子們,拾豆,撿谷穗兒,還有地邊荒埂上的小蘿卜,小白菜,胡蘿卜。春天的時候,柳樹芽兒,杏樹葉兒,槐樹花,榆錢兒,地里的苦菜,婆婆丁,灰灰菜,沙蓬草,刺兒芽,羊奶角兒……都是果腹的好東西。人們因饑而怕,為飽而憂,做飯的時候,得用稱稱,用碗量,生怕吃不到月底挨餓。
這種日子挨了好幾年,伴隨這種日子的就是各種票證的繁樣百出,誰們家要是有個親戚接濟幾斤糧票,給個布票棉花票什么的,那是值得顯擺的,那是再輝煌不過的事情了。后來有全國糧票了,到轄區(qū)以外的地方辦事出差,就得換全國糧票,先得到單位開證明,再得到糧食局領,根據(jù)出差的天數(shù)支付糧票數(shù)額,不然,有錢到飯館也吃不出飯來。那時到北京出差,省下幾斤全國糧票,買幾斤動物餅干,也是一件蠻時髦和值得夸耀的事情。
人們餓怕了肚皮,省吃儉用的在糧本上積累的數(shù)字,斤斤計較的積攢糧票,攢的多了,還可以換雞蛋,換大米白面,改善一下生活。
看著這些曾經(jīng)引以為豪的全國糧票,這些曾經(jīng)壓得住心火的小紙片,現(xiàn)在默默的躺在這個小盒子里,心中不免涌上一種酸楚。
外面的陽光更燦爛了,我慢慢的合上了那個精致的小木盒,時過境遷,真的是時過境遷。走過這段歷史的人,對糧食永遠是渴望的,敬畏的。
真真切切的感到,知足常樂的日子真好,溫飽的日子真好。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5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