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的雨
(甘肅省康樂縣 馬曉春)
灰暗的天空,荒蕪的墳頭,沉悶的心情,淡淡的傷痛。綿綿的細雨,夾雜著淚滴,為逝去的親人送別。傷痛的追憶,伴隨著思緒,為永別的親人哀思。雨,總是與清明結(jié)伴同行,與哀思不離不棄。
去年的清明前,我請鄰家“滿拉”(清真寺學生)去老家甘肅省康樂縣胭脂鎮(zhèn)馬集村塔山穆斯林墳地為逝去的奶奶和太祖母上墳念“許熱”(為亡人祈禱)。那日的天空,一片陰沉,雷聲隱隱。蕭瑟的野草,荒蕪的墳頭,新添的墓穴,一切對我來說都太過熟悉,熟悉地有些冷漠了。自從奶奶和太祖母相繼走后,我再不怕墳墓了,也曾獨自早晚在墳地旁行走,也曾在無人的墳墓邊上路過。因為她們的離去,奪走了對我所有的愛,撕碎了我柔弱的心。
聽著“滿拉”的誦經(jīng)聲,祈求萬能的主賜予她們永久世的樂園。思緒猶如電影早已飛進了奶奶和太祖母疼愛、呵護的童年、少年、青年。那時,雖然生活貧困,但精神富有,無憂無慮,無拘無束,享受著親情的獨愛。在她們慈母般的疼愛下,我發(fā)奮學習、參軍入伍,懂得了勤勞吃苦、自力更生,學會了怎樣做人、感恩社會。
淚水夾雜著雨水,淋濕了我的臉龐。山風突然吹起,悶雷響徹云霄,灰暗的天空里撕開了一個口子,鄰家“滿拉”趕緊離去。雨線便從天空中連綿而至,剎那間視線模糊在了雨的世界。如泣如訴的聲音,在這樣的日子里翩然而至,墳頭、樹木、行人滿是斑斑的淚痕。(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風雨中,我眼前浮現(xiàn)出太祖母攜家?guī)Э趶膶?a target="_blank">夏海原縣投親至甘肅康樂縣的凄涼和拉扯兒孫的艱辛,浮現(xiàn)出奶奶獨自守老宅被病痛折磨呻吟的無助。于是,悔恨如山洪暴發(fā),時時淹沒心靈的堤防。唉,一切的愛恨情仇、生離死別,如過眼云煙,曲散人終。雨傾瀉著所有的哀傷,洗禮著渾濁的靈魂?;蜷L或短,或高或低,一段段的往事在雨里演繹。我突然很想家,想父母、想妻兒,很想!夜里,躺在床上,在昏黃的燈光下,聽著外邊大雨敲打窗欞的聲音,聽著柳枝在雨中顫抖的聲音,手邊的書本頁頁翻開,孤寂的心夢回往昔。
上墳歸來心中總有一絲說不出的酸楚,夜里望著窗外的大雨輕輕地吟詠著《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p>
清明,我嘗透了生離死別的傷痛,承受過孤獨無助的苦澀。
作者簡介
馬曉春,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清風箋文學網(wǎng)站散文詩歌編輯,康樂縣作協(xié)副主席,康樂縣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總編)。
先后在中國散文網(wǎng)、短文學網(wǎng)、寫散文網(wǎng)、豫北文學、《甘肅經(jīng)濟日報》《民族日報》等報刊網(wǎng)絡發(fā)表散文、詩歌、新聞6100多篇(件),其中有30篇散文詩歌獲“魅力臨夏.良恒杯”全國少數(shù)民族散文大賽優(yōu)秀獎、首屆“江蘇杯”全國情侶征文大賽詩歌組一等獎、《當代校園文藝》2016年度優(yōu)秀作家,第二屆當代文學精品選全國詩文聯(lián)賽舊體詩一等獎、二等獎;參加了中國民協(xié)第十八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班和第三屆甘肅文藝論壇——甘肅省少數(shù)民族母語文學創(chuàng)作研討會。多首(篇)詩歌散文被《中國詩歌速遞》《2016少數(shù)民族詩歌年選》《中華當代好詩詞》《當代文學精品選》《當代校園文藝》《初雪》《炊煙飄過的記憶》《江西散文詩》等書刊收錄。32篇稿件獲得省州廣播電視及報刊文字類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主編《康樂縣志(1986--2005)》《康樂年鑒2013》《康樂年鑒(2014)》《康樂年鑒(2015)》《康樂年鑒(2016)》,著有《新聞輯錄》《文苑花絮》《心靈的放歌》,參與編輯《中共康樂縣組織史第三卷》《中共康樂縣組織史第四卷》,合著《流年絮語.當代唯美作品選》。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963439/
清明節(jié)的雨的評論 (共 7 條)
- 心靜如水 推薦閱讀并說 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