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回望(13)你好,叔叔嬢嬢
你好,叔叔嬢嬢
一
也許是我不討嫌,也許是我還比較愛學習,也許是我父母的關系,在縣委大院里,有不少叔叔阿姨對我還是比較溫和友好的。
有一個主管文教衛(wèi)工作的姓古的縣委副書記,他和我可以說有點忘年交的味道。
有的縣領導一時對你好點,那大概是他一時高興,可能是父母哪里對他有點小幫助,比如捎帶他的一個親戚一段路,或者下鄉(xiāng)的時候順便繞道回了趟領導的家或者就是因為一次乘坐比較??高興,然后就把對父母的好感遷移到他們的孩子身上。
我想,不是縣領導,就是一般的叔叔嬢嬢,大部分也都是這樣情況。大人之間比較好,大人對對方的孩子也比較好,反之也然。在大人和小孩子的關系中,大都會表現(xiàn)出這種愛屋及烏或者恨屋及烏的關系,單純喜歡小孩子的情況很少很少。(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但古書記對我是一種持續(xù)的一貫的善意。古書記是涪陵人,他來我們縣的時候大概40多歲。和他一同來的還有他的妻子和兩個小孩兒。他的大孩子比我小兩三歲,小孩子更小,和四弟弟是一個年齡段。我和他的大孩子偶爾耍一耍,倒是古書記本人和我的關系很鐵。
說古書記對人好主要表現(xiàn)為他的一種性格,見人笑臉、與人為善的那種性格。很少見到他和誰紅過臉,見人總是一副笑瞇瞇的樣子,那種笑意非常誠摯。他來我們縣的時候,我已經(jīng)大約十三四歲了,但他好像從來沒有把我當小孩子一樣對待。我們經(jīng)常探討一些大問題,我們經(jīng)常發(fā)生爭論。
不得不承認,古書記雖然待人平等,謙虛謹慎,但他的思維模式還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那一套,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比較固執(zhí),比較偏激,比較僵化。那個時候我已經(jīng)在開始聽美國之音了,我已經(jīng)接受了不少新鮮的資訊。對國內外的一些時事,我們經(jīng)常討論,也經(jīng)常發(fā)生爭論。有一次我們就一個問題請教古書記,或者說是考考古書記。
“你說在二戰(zhàn)的時候,美國和日本打得多激烈。1941年12月7日,日本艦隊偷襲珍珠港,把美國的幾首戰(zhàn)艦炸沉了,有2000多名美軍因此喪命。然后美國對日本宣戰(zhàn),用B-52轟炸日本本土,把日本的艦隊基本殲滅了,在進攻日本占領的一些太平洋島嶼的戰(zhàn)斗中,雙方死傷慘重。后來,美國干脆丟了兩顆原子彈,把廣島和長崎給炸平了。你說,美國和日本結的這個冤仇深不深,他們是不是死敵?”
“是哎------”說到這里,古書記有點警惕?!澳闶且f明啥子問題嘛?”
我說:“我就想問一問,為什么現(xiàn)在日本和美國又那么好了?”
“他們相互需要噻?!?/p>
“他們啷個相互需要法?”
“日本需要美國的資金和技術來發(fā)展經(jīng)濟哎,美國則需要日本的軍事基地。美國在太平洋的西端,太平洋的東端要打仗,他要從美國過來好遠,如果在日本有基地,那就好辦多了。比如朝鮮戰(zhàn)爭的時候,美軍的補給,部隊的休整、艦船飛機的維修等,都是日本在為它做?!?/p>
“說到朝鮮戰(zhàn)爭,我們?yōu)槭裁匆?a target="_blank">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呢?”
“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哎?!?/p>
“你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不派志愿軍到朝鮮去,美國把北朝鮮打敗了,把朝鮮給占領了,就會打入中國來是不是?”
“是噻?!?/p>
“你這樣看的依據(jù)是什么呢?”
“那是很明顯地哎,這是由帝國主義的本子的,它們的本質就是侵略、擴展、稱霸?!?/p>
“那美國侵略了哪個國家呢?”
“很多國家哎,比如朝鮮、越南,日本也被它侵占過------”
“日本,它不是在 的時候就撤軍了嗎,朝鮮,它現(xiàn)在也沒有駐軍哪,越南也是撤了的------”
“它打不贏,啷個不撤呢!”
“你說它打不贏,為什么不扔一顆原子彈呢?”
“它是想扔哪,不光是想在朝鮮扔,還準備在中國扔,那是美國總統(tǒng)公開叫囂的哎?!?/p>
“那它為什么最后沒有扔呢,是不是怕我們也扔原子彈報復?”
“那倒不是,朝鮮戰(zhàn)爭的時候,我們還沒有原子彈呢?!?/p>
“那它是怕什么呢?”
“怕世界輿論的譴責哎?!?/p>
“它不是一個侵略者嗎,它怕什么呢,我就是一個無賴,怎么它還怕別人說幾句話?”
“那你別說,如果在聯(lián)合國上這個也說你,那個也說你,你的敵人說你,你的朋友也說你,你還是面子有點放不下去哎。”
“它的朋友會說它嗎?”
“啷個不會說呢,肯定會說噻,不然不是就沒有王法了嗎?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可能不會說,法國就不一定哪,但南斯拉夫肯定和羅馬尼亞肯定會譴責?!?/p>
…………
我們在路上碰面,古書記基本上都會和我打招呼。他和我打招呼的方式很特別,就是拿我的名字開玩笑?!霸帲鄪Z利------”然后就和我聊天。
1982年,我們縣發(fā)洪水,那個時候我已經(jīng)是一個師范生了。那年放暑假回來,有一天他就帶著我一起到街上查看災情。我跟著他,這里走,那里走。我感到很多人就把我看成是工作人員了,好像是古書記的秘書一樣。
雖然我和古書記關系很好,但我并沒有因此得到過什么實惠。就在我?guī)煼懂厴I(yè)的那一年,縣委、縣政府、人大、政協(xié)這四大家分家,父親被分到人大常委會擔任小車司機。那個時候人大常委也修了職工樓,我們就從縣委大院搬到了人大常委職工樓去了,這樣和古書記見面就比較少了。另外,這個時候古書記的工作也由負責科教文衛(wèi)調整到分管工業(yè)了。我在教育部門,和他主管的領域跨界了。
老實說,在內心深處,在工作的安排調動上,我是想過古書記這一層關系的。但也許是我畢業(yè)的不是時候,那一年縣里還沒有大規(guī)模給縣領導配備秘書,也許是我真的沒有把這個事情向古書記直接提出來------在那個年代,我們真的還不習慣于開后門,真的覺得這樣做有點難為情和不好意思,我知道,一旦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我和古書記以前那種純粹的友誼也就因此變味了,自己有點于心不忍。但正經(jīng)該歸正經(jīng),說心里話,有時候我真的對此有點遺憾甚至后悔。我想,如果當時向古書記提出來,我的工作從畢業(yè)分配的時候也許就會改變,或者在學校教書后不久也可以調回縣城,到重要部門工作,最好是給縣委書記當秘書。如果是那樣的話,我的命運是不是會因此改變。
但這些都只是一種合理的想象了。實際情況是,我?guī)煼懂厴I(yè)后,被分配到距離縣城15公里的一個鄉(xiāng)中心小學教書。一教就是7年。直到一場 的誤會,我才幸運的調回了縣城。當然,那是后話。
二
縣委大院有一個姓何的叔叔,是縣委辦公室打字室的打字員,他雖然不是父母最好的朋友,但和父母的關系還是不錯,至少比一般人要強一些。有一段時間,他也經(jīng)常和父親一起打牌,有時候也一起去釣魚。
大概在我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記得那好像是初夏時節(jié),我們的數(shù)學課開始學乘法了。學乘法的時候,“九九表”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必須熟練背記。為了背記“九九表”,一些學生就用紙筆在一張紙上把“九九表”畫出來,然后揣在身上,以便隨時背記。這是一般同學的做法,我也這樣做過。但有一天,我突然想到,是不是可以用打字的方法把“九九表”打出來。于是,就在當天放學后,就想到打字室里給何叔叔說了這件事。他答應了。但過了一天,我去打字室問何叔叔,他說沒有空。又過了一天去問,還是說沒有空,再過了一天。哪天大概是星期天,在中午的時候,在縣委辦公室門口我碰到何叔叔,我又問起這事,沒想到,這個時候何叔叔就突然翻臉了。
“打個卵,我才沒有這個閑工夫呢!”何叔叔馬下臉說。
“你不是答應的嗎?”我紅著臉問。
“不打!”
“你騙人!”我也有點急了。
“騙你了又啷個嘛!”
…………
我一甩頭,就哭著跑開了。我一直跑到家里,傷心得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我實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理解何叔叔開始答應得好好的,為什么突然就變卦了。當然,那個時候太小,對社會關系完全不懂,可以說完全不諳世事?,F(xiàn)在來想這個問題,我覺得也比較簡單,那十有八九就是:嫉妒。
何叔叔有兩個孩子,都是男孩兒,他的大兒子和我一般大小,從讀小學開始,就一直跟著何叔叔在縣城讀書,成績也還不錯。我想何叔叔的心理大概是這樣的:你在學校怎么學習我管不著,但你想借助我的力量來提高學習,對不起,不干。孩子都一般大小,大家心目中都在或明或暗地較勁競爭,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優(yōu)秀,巴不得別人家的孩子始終處于下風,我還來幫你超過我的孩子,我是發(fā)瘋了啊!
那個時候只覺得何叔叔欺負人甚至何叔叔壞。但大人的心思我們七八歲的小孩子怎么能夠猜透。長大了我才明白,其實,大人對小孩子什么態(tài)度,其實就是對你父母態(tài)度的一種反射或者鏡像。哪個叔叔嬢嬢對你親熱,并不表明他(她)真的很喜歡你,對你一般也許最客觀實際,對你恨那基本上就是最直接和明白的感情了。而真正虛偽的,你需要提防和警惕的是對你過分親熱的人。在那樣一個口是心非的年代,小孩子們心目中所謂誰對自己好對自己不好的這些印象,十有八九是不靠譜的?,F(xiàn)在想起來,叔叔嬢嬢表面上對你好的同時,內心沒有不良情緒,沒有咒你就已經(jīng)阿彌陀佛了。
大人的心思難以捉摸,我們小孩子的一些表現(xiàn)有時候也非常奇怪。
在我10來歲的時候,縣委已經(jīng)不止一部小車了,開小車的司機也增加到了3人。小車停放的地方叫車房,車房其實也可以理解為是縣委的一個后勤科室。父親是車房的老資格,開車和修理技術很好,為人溫和善良,所以,車房里的叔叔對父親都很尊重。尊屋及烏,他們對我也很友好。那個時候小車司機是社會名人,在哪里都很吃得開。比如,看電影,他們除了不買票之外,他們經(jīng)??梢灾苯釉诜庞呈依镉^看。
那大概是我八九歲的時候,有一天晚飯后,我也想到電影院去看電影。但我沒錢,不能買票進入。那個時候有一個慣例,就是熟人可以帶小孩子進場。于是我就在外面等,看能不能遇到熟人。我正在檢票過道里徘徊。這個時候,我聽到在過道中間的一個樓梯間出口處有人在喊叫。從這個樓梯間上去可以進入放映室。這個時候樓梯間的門是鎖著的。聽到叫聲,檢票員就走過去把門打開。
我看見車房的汪叔叔從里面走出來。我知道,汪叔叔一定是剛才在樓上放映室看電影。也許是電影不好看,或者汪叔叔有什么事情,開映不到10分鐘,他就從放映室出來了。
汪叔叔看到了我。
“想看電影嗎?”汪叔叔問我。
“想?!蔽艺f。
“那你進去吧?!?/p>
汪叔叔這樣說,檢票員也沒有說什么。我進去后,檢票員就把門重新鎖上了。
這個時候我感到周圍突然黑了下來,我有點害怕。但既然進來了,我也只好壯著膽子往樓上走。樓道沒有燈,我摸索著走到一層。我看到走道上空無一人,在走道上有一盞大概是15瓦的白熾燈,光線顯得很昏黃。樓道上堆滿了雜物,是一些灶和鍋碗瓢盆之類的物什。在樓道的盡頭,還堆著一些柴捆。我突然有一種感覺,覺得柴捆里面藏著人。正巧那個時候我剛聽了一個反特故事,那場景就和樓道有關,和昏黃的燈光有關,于是,一陣恐懼感襲上心頭。
我原以為放映室就是開著的,我直接進去就可以了。但實際上,所有的門都是關著的,我不知道到放映室在哪里,我也不敢隨便敲門。我?guī)缀跄軌蚵牭阶约旱男奶?。我在樓道上徘徊了兩轉。我越來越害怕,于是,我就準備下樓。從一樓來到樓梯間的出口處,我推拉了一下們,門被鎖著,我根本出不去。突然,我的心理防線最終崩潰了,我“哇”地一聲大哭起來。
“我要出去?!蔽沂箘诺嘏郎细贝吧?,從一個沒有玻璃的框格里伸出頭去向外張望。因為里面太黑暗,我似乎只有將自己置身于光亮之中才能夠稍微感到一點安全。但一時并沒有人過來。
“狗日的汪叔叔,快點開門哪,我要出去哎------”我有點絕望了,開始大聲的罵起來?!?a target="_blank">媽媽呀,爸爸呀,快來救我!狗日的汪叔叔,狗日的汪叔叔,是你把我關在里面的哎……”我不住地哭鬧,不住地罵人,我已經(jīng)因恐懼變得有點歇斯底里了。
這個時候檢票員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我就這樣絕望地哭罵著,矛頭直指汪叔叔。過了大概三四分鐘分鐘他們才發(fā)現(xiàn)。才來把門打開。從大門出來,完全沒有看電影的興趣了,一口氣跑回了家,生怕再次被關到里面。
其實,我現(xiàn)在還能夠記著這件事,是因為我當時就知道自己不對。汪叔叔本來是一番好心,是為了讓我不買票能看電影,他一點錯也沒有。我知道自己罵人這件事大概十之八九會傳到汪叔叔的耳朵里,汪叔叔大概會覺得我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但非常 的是,過后汪叔叔對我的態(tài)度并沒有什么變化。對此,我只能理解為汪叔叔是大人不計小人過,這和打字室的何叔叔的狹隘比起來完全就是不同的境界了。本來也是這個道理:我只是一個小孩子,其實,即使我錯了,又能錯到哪里呢去?其實,我這樣的表現(xiàn)雖然奇怪,但都是小孩子的年齡特征使然,是一種正常性、規(guī)律性的東西。不像有些大人們那樣兩面三刀、皮笑肉不笑,那才是一種異化。而至于賣主求榮、落井下石、????等不知廉恥的卑鄙骯臟的做法,那絕對是一種精神變態(tài)了。
三
縣委大院還有一個姓牛的叔叔,他是縣里的團委書記,和我的關系也不錯。
那個時候提倡晚婚晚育。他是團委書記,在這方面自然要帶頭,他大概硬25歲了,但還沒有結婚。
他住在縣委辦公室的樓上??h委辦公室是一棟一樓一底的房子,是那種舊政府時代經(jīng)典的土木結構的老房子。有一年我到南京參觀總統(tǒng)府,當時孫中山的辦公樓就是這樣的一種樣式。樓梯、扶手、過道已經(jīng)房間的地面都是很厚的木板做成。
辦公室的底樓是辦公區(qū),樓上是有打字室和一個小會議室,其余的房間是干部宿舍。這些宿舍面積不到,每間大概也就十二三平方米。里面出了一張書桌和一張單人床之外,就放不下什么東西了。
牛書記就住在打字室旁邊的第二間宿舍里。
沒事的時候,我們經(jīng)常到打字室去玩兒,有時候看到牛書記的宿舍門開著嗎,也到他那里去玩兒。
牛書記的性格很好,對小孩子也比較友好和善。他和我的關系有點像古書記的那種關系,他不像有些大人那樣把我們當成小孩子,認為我們不懂事。牛書記經(jīng)常把我當成他的朋友。牛書記的書法很好,在他的桌子上紙張筆墨一直是擺好的,隨時可以寫字。平時下班回家很多時候就練習書法。
這也難怪,在中國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書法都是衡量一個人文化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小時候我經(jīng)常聽父母教導我們的一句話就是:字是敲門磚。意思是說,讓別人怎么識別你,你怎么像別人介紹自己,寫一寫字,你的能耐就顯現(xiàn)出來了,別人也就對你有了一個基本判斷。字寫得好,別人就開門接納,字寫得不好,別人甚至可以關門不見。
一個公家人,你的文章寫得好不好,這可能需要一定的鑒別能力,但是你的字寫得好不好,一般的人一看便知。其實,這種說法并不科學。但如果這樣說:好字不一定人人看得出來,但寫得太差一般人的判斷大概不會太錯,這樣的判斷大概還是說得過去的。
牛書記很多時候都是照著字帖練習,而且很多時候都是練習的楷書。我覺得牛書記的字寫得非常好,已經(jīng)和字帖上面的字非常接近甚至超過了。牛書記也經(jīng)常讓我寫寫,但我總是寫不好。我的書法因為東西效顰寫亂了,已經(jīng)形成了可以說很頑劣的運筆習慣。有時候我想,當時我的書寫真的非常需要一個明白人來給我指正、糾正甚至是扳正,但我沒有遇到。那個時候我還小,對書法的道道懂得不多。我覺得牛書記的毛筆字寫得好,那種認識應該也很膚淺?,F(xiàn)在回憶起來,牛書記的毛筆字大概只能說流利不錯、工整不錯,寫出了筆鋒,寫出了精確,寫出了規(guī)范,但所有這些都不過是一種臨摹的水平?,F(xiàn)在我知道,即使是臨摹,級別比較高的也應該進入背誦式臨摹,帶點個性化的臨摹,也應該由不光是楷書臨摹,而且行書和草書都要臨摹,但這點牛書記顯然還沒有做到。換句話說,我認為牛書記書法不錯,其實,從書法的書寫到理論,牛書記可能都很一般和平庸。所以,想讓他對我錯誤書寫習慣進行糾正,那也是有點高看他了,他可能真的沒有這樣的本事。
記得我小學快畢業(yè)的時候,有一天我到牛書記宿舍耍,他知道我快要小學畢業(yè)了,于是就送了我一本筆記本。那筆記本是紅色的膠皮,上面印著毛主席像和毛主席語錄。他在筆記本的扉頁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希望曾利權同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的紅色接班人。
在我初中二年級的時候,牛書記終于結婚了。牛書記的媳婦是縣城附近一個鄉(xiāng)的婦女干部,是干部家庭出生。以我們小孩子的眼光,她不光長得漂亮,而且氣質高貴。在我心目中,她就是我認識的最漂亮的女生了。
在中國的仕途晉升中,團委書記往往是一個很特別的角色,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培養(yǎng)或者儲備對象。正常的精神途徑是:團委書記搞幾年,然后調到鄉(xiāng)鎮(zhèn)或者部門任職,資歷或者其他方面差點的暫時任副職,厲害點的直接就任正職。然后步步高升,從鄉(xiāng)鎮(zhèn)到縣上,順利地話,過后就是區(qū)委書記或者一個部門的局長部長,再高一點就是縣委副書記,更高一點就是縣委書記了。當然,還可以繼續(xù)高升,甚至提拔到省里或者中央,這個確實就要靠自身的造化了。
但牛書記的升遷之路好像很一般。最后他好像是到科協(xié)當了主席,這個在人們的想象中就非常一般甚至連一般都還差那么一點。
我升入高中后,牛書記就從縣委調到鄉(xiāng)下去了。我們很長時間都沒有見過面了。
大概在1981年,我記得很清楚,那個時候人大常委會辦公大大樓和職工宿舍樓正在同事施工修建。因為那個時候父親已經(jīng)調到人大常委會工作,今后將在職工宿舍樓里分到一套住房,所以我們很關心宿舍樓的修建情況,空閑的時候經(jīng)常到工地去觀看修建情況。那是一個暑假。吃了晚飯,我去看工地。這個時候工地上已經(jīng)有一些人在那里了,大家就站在剛剛澆筑混領土的基腳上面擺談聊天,這其中就有牛書記。其他人中我記得的還有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主任的彭主任、大人常委會的打字員蘇嬢嬢,其他還有一些叔叔阿姨。那個時候我也已經(jīng)是十七八歲了,雖然還在讀師范,但即將走出社會。大概是因為聽美國之音的時間比較多,思想和觀念也比較自由開放。說著說著,就談論起時事來,談起當前的不正之風來。那個時期已經(jīng)開始改革開放了,說話的自由度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上面剛剛從真理問題討論過來,一直在提倡實事求是,一直在強調要講真理,不要講面子。
這樣的擺談和聊天都非常隨意。涉及的話題也比較多,剛才還在爭論這個問題,話題一轉,又到另一個問題上了。說著說著,我們談論到了領導干部終身制這個問題。
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也許是社會經(jīng)驗少,人生閱歷段吧,加上都是認識的叔叔嬢嬢,于是信口開河、口無遮攔。
“現(xiàn)在很多人高高在上,”彭主任說?!爱斄艘粋€小官就一副很了不起的樣子,好像沒有他天就會塌下來?!?/p>
“為什么不糾正這種現(xiàn)象,”我插話說,“”他要高傲,我取消你的終身制就可以了。”
牛書記說:“我們現(xiàn)在是在反對領導干部終身制哎,”
我說:“光是說有什么用呢,要采取實際行動哎!”
牛書記:“慢慢來噻?!?/p>
我說:“都說慢慢來,都等得來頭發(fā)都白羅!”
牛書記:“那你說要啷個搞呢?”
“選舉是一個辦法。”我說?!爱斎唬笮」龠x也沒有這樣的規(guī)矩,關鍵是大官要選?!?/p>
牛書記:“那要選怎樣的大官呢?”
我說:“比如書記縣長這一級的?!?/p>
牛書記:“這兩個都是選的哎?!?/p>
我說:“那哪里叫選,那其實就是確認,是橡皮圖章?!?/p>
牛書記:“那要啷個選嘛?”
我說:“直選噻,每個滿18歲的公民來投票選舉。如果是這樣選,那書記縣長可能就有點怕喲。一屆四年或者五年,如果你在任上干得不能讓選民滿意,那對不起,下一次我就不選你了。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呢?只能是做好噻,爭取選民對下一屆選舉的支持噻!”
牛書記:“你這完全就是西方國家那一套了。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個比資本主義的那種直選要優(yōu)越得多?!?/p>
我說:“優(yōu)越在哪里呢?”
牛書記:“毛主席描述過這個政治生態(tài)哎,他是這樣說的: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tǒng)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p>
“嘿嘿,”我只能笑笑。“這個------反正我的感覺是,以前還好點,現(xiàn)在越來越不像話了,完全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了?!?/p>
…………
自然會爭論下去,自然還說了很多不恰當?shù)脑?,有些話甚至可能非常刺耳,慢慢接近于反動了。不過,言論自由的環(huán)境已經(jīng)今非昔比,這樣的話在老百姓中間,在家庭的聚會中間,在好朋友的聊天中間早就是一種常態(tài),大家也都習慣了,不當回事了。說說還是無事,只要沒有實際的反革命行動就行了。
這樣的話我以前恐怕說幾十遍一百遍,這次說了,我也覺得沒有什么。但事情并不以我的意志為轉移。在聊天的人中間,有一個人就往心里去了。他想了想局的還是應該采取行動,于是,他到公安局去舉報了我。
公安也把這當成了一回事兒,他們就派人來調查當時的在場人。
調查到彭主任那里。
“其實也沒有說什么?!迸碇魅握f。“都是隨便說說,也沒有覺得有好大個不得了的問題?!?/p>
檢舉者像公安提供的是書面材料,上面有我說過的一些所謂原話。
公安和彭主任核對,我有沒有那樣說過,原話是不是那樣。
“我記不是很清楚了,”彭主任說,“好像并沒有說得那樣直白吧?”
彭主任是一位老干部了,他以前曾經(jīng)擔任過縣委辦公室的主任,四大家分家的時候他調整到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任主任。我很早就認識彭主任,那個時候我們在一個叫福音堂的院子住,彭主任一家也住在那里。他是看著我長大的,他的孩子和我們也耍得比較好。我想,時間不長,彭主任也不滿60歲,而且我們聊天的時間也不是很長,以他當縣委辦公室主任的素質和記憶力,要記住我說過的那些關鍵的言語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很明顯,彭主任是為我打了一個掩護。
隨后,公安又調查了江嬢嬢。江嬢嬢的證詞和彭主任大致相同。
也許是我年齡不大,也許是因為調查的公安和父母的關系還可以,當然是公安認為當時現(xiàn)場都是國家干部,思想覺悟高,抵抗力強,沒有社會群眾,不是在大街上,不構成公開宣傳。當然,最關鍵的應該還是彭主任的態(tài)度和觀點,最后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公安甚至沒有驚動我,對我進行調查。
父母也知道這件事,他們在對我一番批評教育后,對檢舉人的行為也感到非常氣憤。
在中國,卑鄙的檢舉者眾多,但善良人也大有人在。而且在這樣的一個人情關系的社會里,要想知道誰是檢舉者也很容易,特別是這種公安認為不是很嚴重的事情,根本就用不著保密。
不就,父母就打聽到了這個檢舉者,他就是牛書記。
牛書記為什么要舉報我,也許是因為他的覺悟。他不想我這樣的人危害黨和國家,他要為黨和國家除害。
他能夠從檢舉我得到什么好處嗎?很難,因為我是小人物,因為現(xiàn)在這種事現(xiàn)在已經(jīng)放得比較松了。做這樣的事情,根本不算立功的范疇。相反,這樣的人已經(jīng)越來越不得人心。得不到被檢舉者的人心,得不到普通老百姓的人心,甚至得不到領導們的人心。
不管我怎么椅子打調轉坐,我也不能理解牛書記這種行為。不只是因為被揭發(fā)的人是我,而是因為在目前這樣的歷史形勢下這樣做太不正常,太不合時宜。我們畢竟以前很好,他既不能為此升官,也不能從這里發(fā)財,他為什么還要去揭發(fā)呢?
也許只能歸咎于他的人格和心理,他這方面有扭曲或者很陰暗。
這樣一想,我又為他的妻子擔憂了。因為她很漂亮,因為她很高貴,這樣的一個女人,卻要面對這樣一個變態(tài)的丈夫,這種家庭生活怎么可能滿意,怎么可能快樂和幸福呢!
四
縣委大院里還有一個姓沈的叔叔,我們兩家的恩怨延續(xù)了整整兩代。
大概是我四五歲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在一個名叫福音堂的地方住,沈叔叔一家也住在那里。沈叔叔的妻子姓馬,是農村人。因為沈叔叔有一定職務和級別,所以,馬嬢嬢很早就“隨干”了。大概是因為家里孩子多、孩子小,而且那個時候工作的機會也非常少,加上沒有一技之長,所以,馬娘囊一直沒有工作,長期賦閑在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婦。
在那個大院子里,還住著另外三四家干部家庭。母親和其他家庭的女主人的關系都還不錯,唯獨和馬嬢嬢的關系很緊張。那種緊張不是冷戰(zhàn),而是激烈的大吵大鬧。比如在路上碰面,雙方要往地上土口水,表示鄙視對方。有時候為一點小事就開始對罵,那情形到今天還清晰地印記在我的腦子里。
福音堂是一個有兩進的四合院。我們和馬嬢嬢都住在一進的四合院里,他們住北邊,我們住南邊,中間隔著一塊用青石板鋪成的壩子。也說不明白為了什么小事,兩個女人的戰(zhàn)斗說開始就開始了。母親和馬嬢嬢各自從家里搬出一個板凳坐在自家門前,你一句我一句地互相對嗎。母親相對比較溫和一點,基本上就一直坐著,但馬嬢嬢的聲音特別大,而且經(jīng)常激動,激動的時候就從凳子上站起來,拍著手,跺著腳、泡沫橫飛地那樣罵,這樣經(jīng)常一吵就是一兩個小時,有時候似疾風暴雨,有時候似零星小雨,弄得大院不得安寧。
我一直認為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也弄不清誰是誰非了,這和性格有關。因為我知道母親的性格并不很好,但馬嬢嬢的性格更有問題,因為我知道,后來馬嬢嬢就是自殺身亡的。
沈叔叔家里有兩個孩子,老大是女兒,老二是兒子。大兒子和姐姐差不多大,二女兒和我基本同齡。因為平時父母這種惡劣的關系,我們小孩子當然也比較生分,雖然在一個院子里,但很少在一起玩耍。
后來,我們從福音堂搬到縣委大院去了,兩個女人的戰(zhàn)斗才靠一段落。
但我們家和沈叔叔家的葉子算是結下了。
為老家親戚來我們縣買土豆種,父親被檢舉了。
因為大舅和二舅他們那里是低山區(qū),低山的土豆種一般要到高山去買,這是一種農業(yè)技術經(jīng)驗。我們縣有廣大的高山區(qū),而且土豆是我們這里的主產。在我的記憶中,有好多年,大舅和二舅都要來S縣,去高山買了土豆種運回高鎮(zhèn)去。
有一年運動來了。大舅和二舅來石柱買土豆種前腳剛走,沈叔叔的大字報就貼到了街上,好像是說父親幫助大舅和二舅套購物資,還說父親搞關系,走后門,破壞運輸計劃云云。那個時候縣里的汽車不多,運輸計劃大概也是有的。因為高鎮(zhèn)屬于豐都縣,一個縣的運輸資源為另一個縣服務,這就成了沈叔叔整父親的一個把柄。父親是縣委的小車駕駛員,和縣里的司機都熟識,我相信這中間也有一點所謂的“關系”。但我也相信,這件事情應該基本上還是公事公辦,性質是支援農業(yè)生產,大舅二舅他們生產隊是會支付運輸費用的。所以,從根本上講,這件事情其實也不是個什么大不了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根本不是問題。但文人對時事就是敏感,隨便一個聯(lián)想就是一頂帽子,你就會吃不了兜著走。
我也不知道這件事情是怎么結束的,我想父親應該在組織生活會上進行說明和解釋吧。
但事情還沒有結束。
因為沈叔叔當時擔任的是縣委辦公室副主任,他大概也有查閱干部檔案的權利。也不知道是他專門查閱還是偶爾看到,沈叔叔看到了父親的檔案。父親以前被拉壯丁,曾經(jīng)參加過國民黨的軍隊。但這時間很短,大概過了不到半年,父親所在的國民黨部隊就向解放軍投誠了。但在沈叔叔看來,這就是一個污點,很容易讓人產生一些“合理”的聯(lián)想。
于是,就冒出來一個復興黨的問題。
一聽“復興黨”這個名字,就知道是一個政治組織,大概和國民黨的光復大陸有關,是那個時候一個比較有名的反革命組織。于是沈叔叔就打了小報告,說父親是復興黨,還說一個什么“板”在父親手里。以前我也問過父親,那“板”是個什么東西。
“我見都沒有見過,我怎么知道是什么東西?”父親瞪著眼說。
想象起來,所謂“板”,大概是刻著組織骨干成員的一個名單牌,或者是上面刻著綱領之類的組織文件。
既然有人反映,組織也必須進行調查,于是組織就派遣沈叔叔和另外兩個人到父親的老家外調。但父親的祖宗三代都是赤貧,正是舊社會害死了他的爸爸、媽媽,害死了他的哥哥,害得他外出流浪。是共產黨把他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參了軍,學習了文化,學習了技術。從道理上講,他對國民黨只有仇恨,對共產黨充滿感激,他根本沒有參加復興黨的絲毫動機。
沈叔叔一行三人來到高鎮(zhèn),向父親的鄉(xiāng)親們調查詢問。
“你們這里有沒有復興黨的活動?”沈叔叔問。
“有哎?!庇朽l(xiāng)親回答?!白T××就是復興黨的頭兒,春節(jié)前才被槍斃的。”
沈叔叔:“那你們知道曾××參加過復興黨沒有呢?”
鄉(xiāng)親們:“他們家那樣窮,恨國民黨還來不及呢,怎么會參加復興黨?”
沈叔叔:“你們是有根據(jù)呢還是憑想象呢?”
鄉(xiāng)親們:“這不是我們的想象。如果他參加了,譚××早就供出來了。張三、李四、王五就是被他供出來的,都被判處了徒刑?!?/p>
…………
外調工作沒有任何收獲。其實,如果不論收獲的目的性,收獲還是有的,那就是鄉(xiāng)親們證實了父親悲慘的童年和少年。在舊社會,他比一般人家的孩子遭受了更多的痛苦,經(jīng)歷了更大的磨難,他這根苗子的根部很紅很紅??梢赃@樣說,從父親參加革命工作后,他就對黨沒有產生過二心,是黨的最忠誠的基層黨員。當然,這樣的收獲組織不會知道,或者不可能進一步知道,因為外調的人是沈叔叔,他不可能向組織反映對父親有利的情況。
從大時間段看,這只是我們兩家恩怨的第二步。過了十多年,還有第三步,還把第二代人也牽連了進去。
1990年,通過招聘,我從鄉(xiāng)下學校借調到縣廣播電視臺,成了一名廣播電視播音員。
無巧不成書,沈叔叔這個時候在廣播電視局擔任副局長。
我是經(jīng)過通過層層審核選拔,是經(jīng)過縣委常委會討論研究,是得到了縣委書記親點才被借調到進城的。在整個過程中,沈叔叔雖然知道我的底細,但他太人微言輕,根本無法阻止我的調入。
但試用了一段時間,我的播音還是沒有達到理想狀態(tài)。又過了一段時間,進步依然不大。最后他們終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所在:我嗓子的音色有問題,帶著哭腔。這種嗓子作為配音演員是很好的,但用中國播音員的標準來衡量,這就不行。
我的借調合同上寫明的是使用一年,一年后如果各方面條件符合要求,則正式調入,不然,就退回原學校。
我的試用期快到了,我的去留成了局黨組會議經(jīng)常研究的話題。
“我看還是退回去?!鄙蚴迨灏l(fā)言說?!霸囉昧艘荒辏聦嵶C明不行嘛,按照合同,就該退回去!”
那個時候父母都已經(jīng)退休了,以前的很多關系也斷了。其實,父母和廣電局的領導是認識的,因為他們都在縣城工作了幾十年。但父親并沒有去找局領導說過情。也許去留問題并不是局領導的利益所在,比如,把我退回去了,但他們也不可能弄一個人進來;要進來,還得通過像招聘我那樣的形式和程序,而這里面的事情局長、副局長根本無法掌控。另外,其他班子成員和沈叔叔也不是鐵哥們。所以,雖然沈叔叔力主把我退回去,附和的意見并不強烈。
我想,大家心里肯定還有另外一種潛意識。
那個年代城鎮(zhèn)戶口的青年人出路主要有兩條,一個是考大學,一個是安排工作。沈叔叔的二兒子沒有考上大學,他就被安排在了廣播站擔任編輯。
所以,在沈叔叔提出把我退回的時候,大家會不會想:曾利權雖然播音不行,畢竟他的工作是他考學??汲鰜淼摹6愕淖优?,考不上大學只能通過安排解決就業(yè)?,F(xiàn)在別人好不容易進城了,你就要把別攆走。你搞不正之風的時候自己怎么看得,別人出現(xiàn)了一點難處你就落井下石,這做人也太不厚道了吧。
當然,還有更厲害的第三層意思,那就是局領導不知道這樣做上面會是什么態(tài)度。從道理上說,如果要退回去,應該是縣領導這個層面提出來,由局里提出來,這會顯得很魯莽。我可是縣委書記親點的,我和縣委書記到底是什么關系,他們不知道。其實,我和縣委書記根本沒有任何關系。當初在選我的時候,縣委書記的判斷出現(xiàn)了偏差??h委書記是一個文化人,在這樣的和審美有關,和眼光有關的問題上搞錯了,他也只能錯下去。如果他再將我否定,這個面子他輸不起。
縣領導沒有態(tài)度,局黨組也不敢亂動。
我的去留問題就這樣拖著。最后,還是按照一種合理的方式給處理了:調換工作崗位。播音不行,就安排搞編輯、干記者。
而對這兩項工作,我簡直就像魚入大海。
但兩家的恩怨還在繼續(xù)。
因為父輩的的恩怨,在單位上,我和沈二的關系就有點別扭。都在同一個辦公室,但我們幾乎不說話。但現(xiàn)在干編輯、記者,文字和文章是我的長項,我已經(jīng)不會在業(yè)務上底氣不足或者輸給別人了,這讓我在職業(yè)背景上獲得了更大的放松和豁達。想想也可以理解,小時候我們母親之間的那種激烈對抗依然存留在我們的記憶里,以后也不時聽到父母在言談間的相互臧否,這怎么可能不影響到我們的關系呢?
我忘不掉,沈二也忘不掉,我們都忘不掉,我們的關系只能這樣。其實,這種關系也不錯。因為假如把父母之間的矛盾比作一戰(zhàn),我們還不至于再來一次二戰(zhàn)。我們還停留在冷戰(zhàn)狀態(tài),說白了,也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很長時間以來,沈叔叔都擔任著單位或者部門的副職。他的毛病不過就是私心雜念重一點,假正經(jīng)多一點。他的野心似乎還不是很大,對正職也沒有什么威脅,所以,正職一般也投其所好,能夠給照顧的就照顧一下,他得了利益,心態(tài)就更順了,正副職之間的關系也就更“融洽”了。
沈叔叔的心胸雖然比較狹隘,但好像也容易排解;做事比較斤斤計較,但也不乏井井有條。他活得不急不躁,就像一只從容的烏龜??傊?,從某種角度說,沈叔叔的性格算比較好的,所以,他活得比較長。
轉眼我已經(jīng)人過50了,沈叔叔依然還活著。他的老伴在幾年前已經(jīng)過世,他也一天一天顯老了。發(fā)過心臟病,做過搭橋手術。來到了某個時點,他終于癱瘓了,只能坐在輪椅上。推他的一個人是一個中年婦女,她應該是子女們請的一個保姆。
我經(jīng)常在路上遇見沈叔叔。他人顯得很黑,瘦得不成樣子,人看起來恍恍惚惚的,好像有點認不清過往行人了。即使他盯著里看,大概也不能很快地對號入座了。有一天我從他的身邊走過,他耷拉著腦袋,也沒有正眼看我一下。
“沈叔叔----”我喊了一聲。
“嗯----”沈叔叔從喉嚨里發(fā)出一聲咕嚕一樣的聲音,算是一種回答,然后瞥了我一眼。
我不知道他認沒有認出我來,我也不知道,如果認出了,他的心里會是一種什么心情。我想,他大概不會再有惡劣情緒了吧。如果有,我要在心里說:你都這樣了,還有意思嗎?如果沒有,我大概也會將此認為是一種智力退化,而不是一種情感上的進步。我相信,情感和性格相連,性格在20歲以后已經(jīng)定型并根深蒂厚。
但誰知道呢?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93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