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展——建筑學院“行·筑”社會實踐團隊
7月10日,“行·筑”社會實踐團隊在貴州安順行程的最后一天。晚飯過后,白天的烈日已收斂起熾熱的光芒,湛藍的晴空此時也在落日的映襯之下染上傍晚所獨有的緋紅。趁著此時氣溫正涼爽而天光未暗,“行·筑”實踐隊決定進行畫展,展示這些天的畫作。
在一片綠水青山的環(huán)繞之下,實踐隊的成員將各自的畫作依次鋪展在地上。這些畫作采用的表現方式大多為水彩與水粉,也有個別畫作采用鋼筆淡彩的表現方式。每個成員捕捉在貴州安順的所見所聞,展現自己所感受到的貴州之美,描繪所聚焦的一水一木一方建筑。
不同表現方式的特點不同,所突出描繪的對象也不同。水彩正如“水彩”二字所包含的那樣,以水為介質,呈現的感覺輕盈透亮,同時呈現出不同顏色的顏料在水中融合、過度的過程。水彩材質的特性導致水彩藝術的特殊性。水色的結合、透明性質、肌理、水融色的干濕濃淡變化以及在紙上的滲透效果使水彩畫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并形成奇妙的變奏關系,產生了透明酣暢、淋漓清新、幻想與造化的視覺效果。因為水彩的這些特點,所展出的作品中水彩畫大多顏色清新,將貴州山水的青翠表現得淋漓盡致,又因水彩顏色鮮艷而豐富,貴州種類豐富的生物資源所賦予貴州的色彩也得到很好的展現。
而水粉則是另一種表現語匯,繪畫手法更接近油畫。由于水粉畫是以水加粉的形式來出現的,干濕變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現力介于油畫和水彩畫之間。水粉畫的表現特點處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間,是在有顏色的底子上覆蓋或疊加,底層的色彩多少都會對表層的顏色產生影響,這也就是它較難掌握的地方。因而在水粉畫作中,尤為突出展示出貴州天空之美,在湛藍的晴空之下云團顯得尤為潔白而濃重。這些水粉畫也很好的展現出繪畫對象的層次,將近山與遠山以及天空的關系把握的非常好。
畫展過后,實踐隊的成員開始收拾行李結束貴州之行。這次畫展在展示實踐隊成員在繪畫方面的收獲同時,也是對貴州整個行程的回顧與總結,實踐過程中的每一個瞬間對于我們都是凝結著收獲與思考,承載著情感與思想的探索。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277762.cc/subject/393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