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也
今天早上,我遇過書店。去看看吧,心中想著。不久挑中了一本汪曾祺先生的《人間滋味》。挺好看!抬起腳步想走,聽見一個知識分子問:“你們這里有楊絳先生的嗎?我可尋了好久!"“對不起,她的書賣完了,要過幾天才有。"售貨員答道。這其中的原因,我也知曉幾分。那個知識分子只好作罷,不無遺憾地走了。
我也挺喜歡先生的書,平平淡淡,干干凈凈,總是使人受益匪淺。有人在先生去世后,買她的書,不稀奇!但那些讀者的心理是很值得揣摩的:到底是為了表達一下哀思,還是被網(wǎng)上那些追憶新聞沸騰了心血。這就不得而知了??傊?,一些平常不關注先生的,開始關注了。
這讓我想起了京劇界的一句俗話:“楊三爺紅在死后”。說得就是京劇大師楊寶森,他去世前不紅不火,但去世后卻大紅大紫。許多人都成其私淑。言起向日葵,就會想起梵高。他也是在死后才彰顯自己生命價值的人物。楊絳先生總要比他們幸運些。
有些人就是這樣,任何東西都是沒了才開始珍惜。晚了,則抱頭痛哭,連連稱悔。不得不承認,我仿佛也是這樣。要改!一定要改!我心中思想著。過去的已然過去,早作塵土,飄蕩四方;未來的預料不及,一切空想,難以成真。珍惜當下,珍惜現(xiàn)實,珍惜擁有的吧!
窗前,那片野花,多么艷麗。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85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