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官被“圍獵”是自己“生病”在先
什么力量最強大?有境界的人說是精神的力量;而缺少底線的人骨子里認同的則是金錢的力量。這不,很多貪官被“圍獵”,還振振有詞說是“朋友”害了他。其實,不是別人害了他,是他們自己丟了黨的紀律,被金錢俘虜了。(5月7日 新浪網)
官商兩條道,經商是為掙錢發(fā)財,當官是為服務于民,各自目的截然不同,走的也是沒有交集的平行路。然在不良的社會風氣下,官商關系飽受詬病,有的曾親密無間、不分彼此,相互勾結各取所需;有的則為了避嫌而背靠背,該管的事也不愿管了?!笆杖隋X財替人辦事”成了“潛規(guī)則,有的官員把商人當成“提款機”,以商人主動送錢為榮。殊不知,金錢到手,人也就到頭了,成為落馬受審對象。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商人不是傻子,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永恒不變的真理。官員能看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不是商人有求于己,自己手中權力還有被利用價值,會主動送錢來嗎?無數事實證明,很多貪官被“圍獵”,其實都是一場官商勾結、一起違法獲利的開始,一旦沉溺于對金錢貪婪,注定會以悲劇收場。
這種明知故犯,把商人當“搖錢樹”行為,就是給某些官員設置的“陷阱”。如果官員堅定理想信念,牢記清正廉潔的諾言,管住手中的權力,或許商人的“圍獵”就會以失敗收場。但是,有的官員的宗旨意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并不強,拒腐防變的防線筑得并不牢,面對“糖衣炮彈”輪番攻擊,就主動投降敗下陣來。用任性的權力換來金錢,注定不會長久,隨時會暴露落馬。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金錢觀,是每我官員的基本功,一旦“三觀”走偏,離犯錯也就不遠了。黨員干部不能把掙錢多少當作人生追求,也不能把有多 少商人甘心當自己的“提款機”視為有本事的表現,而應把為黨盡責、為民奉獻作為永恒的價值追求。商人愿當自己的“提款機”,不是自己有本事,而且自己有利用價值,還有軟肋暴露在外。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切不可貪戀金錢而成為商人進攻的“軟肋”。(云松)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277762.cc/subject/3837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