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接待室的工作人員不能有違群眾先來后到的俗成約定
吳川市把每個月的15日定為領導接訪日(星期六,星期天推遲到下一個工作日),每到這一天,市委(市政府)會派兩位以上的領導到市信訪局(維穩(wěn)中心)接受群眾的信訪。有訴求的吳川群眾也選擇這一天準備好信訪材料早早就到信訪局等候,希望得到市領導的接見,反映自己的訴求,迫切領導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困難、或糾紛。15日這一天,信訪的群眾一般會比較多。多少年來,領導接訪日讓有訴求的群眾看到了希望,領導接訪日也就成了今天和諧吳川社會不可或缺的政治手段。
筆者3月15日陪親人到吳川市信訪局信訪時,親歷目睹了他們在信訪接待室受到了工作人員不公平的對待,在場的信訪群眾覺得工作人員這樣做,有違群眾普遍認同“先來后到”的俗成約定。希望接待室的工作人員改變這種不合理的工作方法,使以后吳川的接訪工作更加和諧順暢。
早上約莫8點,信訪局接待室還沒有開門,在門前,筆者只看到一個等著開門的中年婦女。大約8點30分,信訪局緊閉的大門前匯聚了10來位信訪群眾,這時,卷閘門慢慢拉開,信訪的群眾就往接待室的臺前沖,爭著向工作人員遞交信訪材料,后來,他們也都基本上按照先來后到的順序向工作人員遞交材料,收材料的工作人員也確認了信訪群眾接訪材料的順序,誰排第一,誰排第二大清清楚楚,大家也沒有異議??吹接H人遞交的信訪材料排在第二,心想:我們趕早真好!很快就會見到接訪領導了。這時,有信訪群眾陸續(xù)進入接待室,也不斷地向工作人員遞交材料。這時,筆者才向工作人員要了一張“領導接訪表(每一位信訪群眾都必須填寫,要統(tǒng)一附在信訪材料的上面)”代筆仔細的填寫信訪內容,由于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表達清楚,就寫滿了格,所用的時間也多一些,等到填寫好交回到工作人員的手上時,表的右上角被工作人員寫了“11”的數(shù)字,并被告知排在11位接訪。筆者當時就納悶并質問:“你是以交材料的先后順序為準呢還是以交表的時間為準?”工作人員說以交表時間為準。這時,同樣的質問不止我一個,接訪室頓時騷動起來,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被推后的信訪群眾異常激動,覺得這樣非常不合理、不公平。親人氣不過就問:“這樣你收材料還認定我是排第二是什么意思?”從這個時候,坐在接訪室的工作人員不管群眾怎樣質問就不再出聲了。筆者的親人本來可以在上午9點時就得到領導的接訪,最終要等到中午將近12點。
有一首哥這樣唱:“老百姓的苦刻在你揪累的心頭,老百姓的樂掛在你舒展的眉頭。老百姓是父母 恩情天長地久,老百姓的幸福是你一生的追求……”信訪部門是我們黨政機關用來為有訴求弱勢群眾解決和平衡實際問題的橋梁和紐帶,在這里的工作的每一位人員,都應有著“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的情懷,接待和安置好每一位遠道而來的信訪群眾,而不是嫌麻煩來自定規(guī)矩來傷了群眾的心,這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背道而馳的。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823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