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zhàn)小小說之一史光榮
帶血的糖塊 (小小說)
史光榮
1941年的冬天來得特別早,天出奇的冷。
按老百姓說法,這都是日本鬼子惹出的禍端,五月七日發(fā)動的中條山大戰(zhàn),擄殺了國軍那么多剛強的靈魂,不報應一下也太沒天理了。
剛過白露,天空中就飄下鵝毛大雪,在凜冽刺骨的寒風中飄飄灑灑,像冤魂不散似得,落到地上,就結成了硬梆梆的冰渣子,打得人生疼。
田野上一片蕭殺,凡能吃的榆樹皮、楊樹皮已被逃荒來的難民剝得干干凈凈,露出白森森的樹身子,猙獰得恐怖,走在田野里,到處都像是鬼子刺刀下的冤魂在游動。(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南嶺村村東頭一棵千年的皂角樹,光禿禿地在寒風中顫抖,樹枝上的積雪已變成長長的冰凌,突然“圪炸”一聲,碗口粗的樹枝就齊端端地斷了,在樹枝上壘搭窩巢的烏鴉,“哇哇”地啼鳴著,趕忙從正在下落的窩巢里驚起,沿著老樹一圈圈盤旋,久久不忍落下。
這時,樹下已有三三兩兩的村民,出來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尤以貪玩的小孩子居多。
這里面也有剛竄到這里的落娃,僅四五歲,別看他小,瘦得跟“干棒”似的,但吆喝聲很大,很怵人。
這不,吊著鼻涕、抹著眼淚連蹦帶跳地奔過來,邊跑邊嚎,后面則緊跟著赤著腳、拿著蒲鞋追著要揍他的老爸,外號“老焉”,雖平時焉里吧唧的,今天倒像吃了火藥似的,這小兔崽子不知怎么又惹怒了他。
老焉邊追邊喊道:“揍死你小狗日的”。
“簡直像日本鬼子來掃蕩 ?!?/p>
“氣死我了”。
原來是落娃在家里,翻箱倒柜找不下吃的,餓得實在不行了,就悄悄地爬上樹杈,偷吃了家里還沒干透的柿疙瘩,這可是全家人明春饑荒時的干糧呢。
見村里不少人在這里看剛斷的樹枝,落娃則專揀人多的地方,鉆來鉆去躲避著他,老焉也不好意思了,把手上拿著的爛布鞋放下,把已磨透的窟窿墊好穿上,右手在空中狠狠地揚了一下,也就算了。
突然,一陣踢踢嚓嚓的腳步聲由遠而近傳來,村民們聽了,急忙要四處逃散,但已經(jīng)來不及了。
一隊日本鬼子穿著高筒靴、背著三八大蓋、牽著狼狗已奔皂角樹來了,還有兩個鬼子肩抬著一挺機槍,東西村頭,已見黃狗子偽軍已經(jīng)持槍把住了進出村的路口,挨門挨戶地把村里的男女老少全部趕到皂角樹下。
這樣的情形已不再新鮮啦,中條山大戰(zhàn)后,國軍尸首遍野,潰退過河,日軍占領了中條山下所有的村莊,在皋落、石頭疙瘩、堯漢、同善等交通要道上,修建了碉堡,建立了據(jù)點,隔三差五地派糧派款,糟蹋婦女,過幾天就要下來掃蕩一次,弄得到處是烏煙瘴氣,雞飛狗跳,老百姓人心惶惶,就像這個天氣一樣,黑洞洞,冷颼颼,就要塌下來一般,今天不知道又要耍什么花樣了。
這時,村里維持會的會長、南山一帶有名的漢奸陪著一名帶眼睛的鬼子頭目,開始訓話,說村里有地下共黨活動,昨天還有人往皇部里扔手榴彈,據(jù)說就是這個村的,皇軍今天來就是給大家一條生路,讓大伙相互指認,今天不指認出來,就都不是良民,殺啦殺啦地。
大雪仍然飄個不停,澆在頭上沙沙直響,烏鴉在頭頂上盤旋,“哇哇”叫個不停,沉悶的空氣窒息地幾乎要死,村民們擠縮在一起。
人群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個人敢吭氣,那怕平時兩人鬧意見吵得不可開交的,也都保持著高度一致,千萬不敢做別人背后戳脊梁骨的事。
鬼子們在人群里,左看看,右瞅瞅,看著不順眼的就抓出來,用鞭子打一頓,逼問一陣,逼迫人檢舉揭發(fā)。
眼看一個多時辰了,仍沒人承認,也沒有人指認其他人,鬼子們氣急敗壞地吼道:“良心的,大大的壞了,死啦死啦的?!?/p>
“當”地一聲,鬼子開槍了,一只烏鴉撲棱幾下,從空中翻滾下來。
鬼子撿起來,扔到小孩落娃跟前,嚇得落娃“哇”地一聲哭了。
哭了一會不見有反應,從手指縫里往外偷看,鬼子則說:“你的,回家烤烤吃”。
說著,又塞過來一把花花綠綠的水果糖塊。
“你的,告訴我,共黨的是誰?大大的有糖”。
落娃從沒吃過糖,但聽說過這糖真甜、好吃。
嘴巴咂咂直響,口水不爭氣地從口角流出,真的好想吃。
他連共黨是什么樣子也不知道,但經(jīng)不住糖的誘惑??纯慈巳?,都是抱過他、親過他的鄰居,誰也不敢說,想起一早上,爸爸揍他,突然就想報復一下。
這時,誰也想不到的是,落娃用顫抖的小手指向了他爸。
“咯噔”一下,都知道壞事了,但來不及補救了。
氣急敗壞的鬼子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不分三七二十一,兇猛地沖過來抓住了老蔫,麻利地用麻繩反捆起來,吊到樹上,一下拉得老高,咯吱一聲,胳膊像斷了似的,老蔫幾天都沒吃過飽飯了,那能經(jīng)得起這般折騰。
打一陣,問一陣。
“是不是共黨?”
“不是,不是?!?/p>
“是小狗日胡說的,我操你娘?!?/p>
鬼子以為老蔫對抗他,罵得是他,下手更重了。
幾番折騰下來,老蔫已沒氣了,軟軟地垂下了頭。
正當村里人忙得不可開交時,落娃早已嚇傻了,不敢看他爸,急忙鉆到一邊,撒手就跑,鬼子也沒追他,剛才日軍塞給他的花花綠綠的糖塊,撒落了一地,有的上面已染上了血跡。
后來村里人再沒見過落娃。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80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