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1840年以來的恥辱(20)
20、人沒有當官,沒有發(fā)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不能淪落到豬狗群中,和豬狗在一個鍋里盛飯。
北京的霧霾也并不可怕??膳碌氖撬{天白云,晴空萬里,朗朗乾坤,卻天高皇帝遠。當烏云壓下來的時候,人們狼奔豕突,各自保命,爭先恐后去投靠垃圾。就像日本人打進來不是抗日,是爭先恐后去投靠日本人當漢奸。這確實可怕。
我并不是說洪洞縣里無好人。好人很多。我寫的不是好人的專題。寫的是壞人的專題,所以滿篇都是壞人。不要以為我眼睛里只有壞人。我眼睛里的好人不需要枚舉。但我們國家權(quán)力弱化到基層,在總體上是野蠻的。所以必須控訴壞人借助黨和國家權(quán)力作惡的合理性。
一個最低限度應該站在一所名牌大學的講壇上授業(yè)、傳道、解惑的人,不幸與只配背著蛇皮袋子,在垃圾堆上刨食的東西相遇,不幸與只適合拿著"施工挖出的假元寶不敢聲張,偷偷賣給你占大便宜"的騙子相遇,與打架斗毆的流氓相遇,與裝成知識分子的野豬相遇,與臟兮兮的哈巴狗相遇,與哈巴狗升級為藏獒的單位野獸相遇,并被撕咬的血肉模糊,面目全非,這是怎樣的憤怒和悲哀!
在極度憤怒的血液翻滾中,我常到黃河邊上愣神,消解,派遣。我默誦陸游的詞: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我的單位大院,教學樓內(nèi),一片蠅飛豬叫,鴉鳴狗吠。
在這樣的環(huán)境,我哪來的金戈鐵馬?我也決不會拿出氣吞萬里如虎的英雄氣概。我有的只有風流總被風吹雨打去的污辱、羞辱、恥辱,我無力雪恥。
辛棄疾的詞也痛苦的冒出腦際: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我看著滾滾的黃河,看著渾濁的黃河,看著暗流涌動的黃河,我分明覺得黃河其實就是掛在我眼角的一行混濁的眼淚。但這行眼淚太重了,有哪個穿著漂亮衣服的心腸柔弱的絕代美女的纖纖細手能擦得動我這行眼淚?
我的同學原公司黨委辦公室副主任唐曉峰勸我對恩怨要知止。要"相逢一笑泯恩仇"。
我對他講,棋逢對手,將遇良材的恩仇可以一笑泯滅。如毛澤東和蔣介石。但楊虎城和蔣介石的恩仇就不能一笑泯滅。楊虎城必須要追殺到陰曹地府去雪恨!
唐曉峰和我討論"止"的哲理。他說,從老子的知止不殆,到楊虎城的"止圓"公館,論證了"進"與"止"的相互關(guān)系。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zhuǎn)換的邏輯力量。對于我們老年人來說,年輕時的與時俱進,進取奮斗,到老年的知止守成,知足常樂,這似乎也帶有規(guī)律性。早年在西安出差時,被同村一個在省政府工作的處長安排在政府招待所,即"止圓",原楊虎城的公館。他告訴我說,蔣介石非常迷信。到西安被安排下塌"止圓"公館,他在圓內(nèi)轉(zhuǎn)悠,看見"止圓"的題匾,調(diào)頭便走,說是大不吉利。因為他字中正,無頭為止,從此他再不?。⒅箞A"。而且還懷疑楊虎城有弒君嫌疑。說來也怪,西安事變時,要不是張學良保駕,楊虎城會不會讓他最終走進"止圓",結(jié)束老蔣亦未可知。
我回答我的同學:1、楊虎城的"止圓"是有意思。"中正"和"止圓"真的是死對頭。可惜的是"止圓"沒有把"中正"止進去,最終還是"中正"把"止圓"給"圓寂"了,這才是千古奇冤,西安一楊。
我總覺得張學良是一個小人,首鼠兩端,把楊虎城給賣了。
楊虎城如果不圓潤,不圓滑,不圓通,不止圓,他就功德圓滿了,而不是非命的帶著小孩圓寂了。
張學良適可而止,把老蔣難為一下,恰到好處即止,結(jié)果不僅止了自己一生,更活活把楊將軍害了。
楊虎城真是一個君子。在國外好好考察旅游多好,一定胸懷大義回來遭毒手,讓人扼腕。
可見"適可而止"這個詞的涵義太豐富了。因此一定條件下"適可不止"就是"適可而止"。
楊虎城如果果斷把蔣介石殺了,國民政府未必就群雄并起群龍無首了,未必就沒人統(tǒng)領抗日了。可能會在多種局面中產(chǎn)生一種更好的局面??上?,他沒殺他。不僅張學良把楊虎城坑了。延安的共產(chǎn)黨毛澤東處于自己的考慮,也把楊虎城坑了。
楊虎城做了最大的怨大頭。他這個"止圓"也把他害了。他不"止圓",愣是一個"方"的,也許就是另外的景象了
我們的祖先留下了非常操蛋的"圓通"文化,結(jié)果今天的中華民族讓"中國式聰明"害的不輕。大家都以聰明的方式明哲保身,大家都被這種聰明方式害的保不了身。
八國聯(lián)軍進攻北京時有人爭先恐后為洋人帶路。日本人打進來出了大批漢奸。這都和中國式聰明有關(guān)。
楊虎城的"止圓"也屬于中國式聰明。
你讀「「易經(jīng)」」,你會發(fā)現(xiàn),世界上的任何事每時每刻都處在"變易"即變化的過程中。事情在變,應變的智慧也處在不斷的變化中。"易經(jīng)"是一部應變的教科書,所以有人把他當作算命的書,有人把他當作天書,都是有道理的。根據(jù)"易經(jīng)"的法則,世界上任何一成不變的教條、古訓、名言警句都是帶有局限性的,都是以個別狀態(tài)的情況代替普遍狀態(tài)的。所以我現(xiàn)在絕不聽古人的害人不淺的百科全書式的各種說辭的教導,而且這些教導每天就掛在每個人的嘴上,以自認為有學問,自認為有經(jīng)驗,自認為聰明的方式教導別人。這個話題到這里"適可而止"。
2、廈門大學的標識性題詞是"善至于止"還是"止于至善"?善至于止就成了"最好的東西是達到停止,善的東西是達到停止,這好像不通。應該是"止于至善",就是"在最好的狀態(tài)下停止,在最適當?shù)臓顟B(tài)下停止,在最理想的狀態(tài)下停止,在最完美、最有利的狀態(tài)下停止,這就通了。和唐處商榷。
3、你玩性大發(fā),生命并沒有止,而是依然在進,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你處在這種進的狀態(tài)就對了,而處在止的狀態(tài)就不對了。
4、誅一惡在現(xiàn)在體制下,眾惡未必懼。社會已經(jīng)變得喪心病狂。抓了郭伯雄,自有后來人。相當一部份屬于帶病提拔,帶罪提拔。所謂劣幣淘汰良幣,很普遍。
我寫的這個中篇突出反應這個問題,揭示人性的丑陋。不是往事如煙不可回首,是眼前如霧看得恐慌。一切都在虛幻中飄著沒有落腳出。一旦有空,空虛的可怕,孤獨的心亂,寂寞的惆悵,佛都不能讓人入靜。
給不知佛的人不能施佛,你施佛救命,他認為你欺騙。給不知道的人不能說道,你釋道明理,他認為你故弄玄虛。
謝謝你拉我出苦海。但我是苦海無邊,回頭無岸。
世界上失敗可以忽略不計,吃虧可以忽略不計。被毛澤東這樣的偉人整了也可以忽略不計。但被屎尿弄臟了就必須清洗,被豬狗撕咬了就必須養(yǎng)傷。
雖說大度能容天下難容之事,也要看容納的對象和性質(zhì)。把屎尿容進肚里,把污水池容進肚里,會惡心的死去。
雖說宰相肚里能裝船,也得做了宰相。一個被人侮辱的人,肚里裝船還不如切腹自殺。
我感覺伍子胥的掘墓鞭尸也不失為一種大丈夫行為。
對嚴亮這二流子,需要先鞭尸再掘墓。當年他在主動條件下沒完沒了的作惡不感覺沒意思,今天我們在被動后果下沒完沒了教育他也合乎邏輯。
我不接受同學的"止"的忠告,我真的是苦海無邊。
寫到這里,我再用我同學的另一段話做這篇文章的結(jié)尾:
"你沒有那么重要。
記得那還是在瀘州的時候,有一次,我無意間把自己名字字頭打出來,顯示是"退休費"。我知道這才是自己以后應該關(guān)注的"焦點"。不要再扯別的沒用的東西了。
我清楚地知道,沒有人關(guān)心你那些陳芝麻爛谷子的往事,沒有人對你的坎坷曲折的經(jīng)歷感興趣的,一句話,你沒有那么重要。
不要說你是一個無名之輩,即使你曾經(jīng)顯赫一時,甚至經(jīng)常上頭條,發(fā)表所謂"重要講話",經(jīng)常受到熱捧,身邊前呼后擁,在一方一言九鼎,你也應該有這么一種自覺:你不能被假象迷惑,應該意識到:你沒有那么重要。
,對陳芝麻,爛谷子,唯一的處理方法就是分門別類進入垃圾箱。那是題中之意的歸宿。就此打住吧!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799931/
我自己的1840年以來的恥辱(20)的評論 (共 3 條)
- 任閃閃 審核通過并說 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