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體小說《走出城中》第二十三章 實力尚存
“其實你得了紅花少年沒什么了不起的!”唐亞不知道什么時候來到楚飛身邊冷不丁的來了一句。
“嗯,是啊,是沒什么?。 背w不知道怎么回答。
“馬濤說他老早就得過?!?/p>
楚飛不明白唐亞說這話到底是為什么,難道真的是因為這個原因馬濤才再次不主動搭理自己一起玩耍嗎?楚飛想到,馬濤不會這么小氣吧,應(yīng)該是自己的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是一直以來的高高在上傷害了馬濤。楚飛更多的感覺是唐亞自己的嫉妒和不甘心,但是楚飛不會因為這就要和唐亞斷交的,不然自己更加沒有一起說話的人了。
轉(zhuǎn)眼到了元旦,新年的氣息伴隨著小雪而來,楚川城中的大門上也掛了四個燈籠,上面寫著“歡慶元旦”,烘托著節(jié)日的氣氛。
“楚飛,都到了元旦了,馬上就過年了又有好多好吃的了?!蓖躏w眼睛里充滿了渴望。(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是啊,我們過年就是去一家一家吃好的,人多熱鬧,不像北方人吃餃子什么的,有特定食物?!?/p>
“我們家就自己用糯米粉子做湯圓啊、自己熬制麥芽糖??!”
“是哈,我外婆家里也做這些東西。不過我感覺吃的東西最多的不是過年啊?!?/p>
“那是哪個節(jié)?”
“當(dāng)然是端午節(jié)了啊?!?/p>
“也沒多少吃的吧,你說有哪些?”
“可多了啊,有芝麻糕、綠豆糕、皮蛋、鹽蛋、粽子,還有蝦散子……”
“嘿,確實蠻多的,你屋滴吃的真多?!?/p>
“那你曉不曉得為什么要吃這些東西?!?/p>
“不曉得,你曉得?”
“這都不知道,沒文化!虧你還是楚川人?!?/p>
“那你知道你說撒!”
“粽子、蝦散子都是為了紀(jì)念屈原的,我媽跟我講的。當(dāng)時人們怕河里的魚吃了屈原的身體,就拿來米團(tuán)丟到江里頭,讓魚有吃的,不要吃屈原?!?/p>
屈原,何許人也,屈原對于出生在楚國故地的人們有著不一樣的意義。楚飛,作為楚人的后代,也感覺自己有著當(dāng)時楚人“篳路藍(lán)縷,以啟山林”的艱苦奮斗精神,有著與楚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韜光養(yǎng)晦,有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豪情壯志,更有著“撫有蠻夷,以屬諸夏”對藝術(shù)文化的兼收并蓄。楚飛對之前看過的《屈原》電視劇記憶猶新,尤其是播放到子蘭慫恿楚懷王涉險秦國而流放屈原的部分,楚飛深刻地感受到了屈原身上那種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繼續(xù)遭受楚襄王的迫害之后,屈原有心報國無力回天,只好以死明志,楚飛特別能理解屈原的那種無助和無奈。當(dāng)讀過屈原浩瀚浪漫主義理想的詩歌之后,楚飛隨即提筆寫下一篇記念:
忠魂
汨羅岸,芳草萋萋,花香撲鼻。清晨的朝陽顯著緋紅,平靜的江水泛著微波,在這優(yōu)美的圖景下,屈原散發(fā)慢行,仰望長天,凝視許久。而后仰天長嘯,大號詩句,向那不知深淺的河中淌去。這樣的圖畫,似乎沒有任何一位大畫家能再現(xiàn),即使能畫出絕美的河畔芳草,也絕不能再現(xiàn)出滿心憂思、絕望的靈魂。那枯槁單薄的身軀容不下如此復(fù)雜的重負(fù),只有無奈倒下!
親不負(fù)楚,一心憂國,冒死進(jìn)諫。只可惜那無知的君王和陰險的大臣,為著那所謂的“薄利”將那日漸削弱的楚國付之一炬。更荒唐的則是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高尚卻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那些大臣所堅持的正統(tǒng)才是真理,而屈原的諫言是那樣的無力微弱,更被視作謬論。在那樣一個黑白顛倒、是非不分的社會,無怪乎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莫敢進(jìn)諫;無怪乎屈原憂憤而逝,含淚而終。
“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博聞強(qiáng)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倍嗖诺那囟〞獾郊槿思刀?,滿懷壯志,卻無法施展?!拔┎菽局懵滟猓置廊酥t暮?!薄安粨釅讯鴹壏x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心憂君王,卻慘遭譏諷;胸懷楚國,卻二度被貶。滿心的抱負(fù)只是空想,奸人的一言使他離都不返。忠國的屈原無奈而行,靈魂也似突然飄散,沒有衷情,也就隨風(fēng)而逝,灰飛煙滅。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以刺世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文如其名,人如其名。只有屈原的高潔品行,才能有先秦之巨作,移情于物,以“香草美人”開創(chuàng)浪漫主義的先河。屈原的靈魂在對美的追求中得以重生,得以陶冶。
“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昌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惟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輿之?dāng)】?!”“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讒以齊怒?!薄爸妇盘煲詾檎?,夫唯靈修之故也。”這全然是忠國靈魂的呼喊,卻又在那薄弱的屈原的身軀上發(fā)出!
更有那何其悲壯的《國殤》,更加展示出他的陽剛之美,他更想像那“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的將士一樣為楚國英勇頑強(qiáng)的去戰(zhàn)斗。“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qiáng)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更呈現(xiàn)了楚人剛毅勇猛的性格。一首《國殤》心懷他對將士的無限膜拜,更寄托著他對祖國無限的期望和視死如歸的忠心。
屈原之死,死而無憾。既已作完《離騷》,可以留給后人揣測,自己的思想得以傳播??v使在這楚國無處容身,又何況他國呢,被祖國拋棄的滋味無無言以對。不甘心被世俗所染,只好將身軀化作魚食,讓靈魂自在的遨游吧!
“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于溫蠖乎?!敝倚牡撵`魂受不了軀殼的收束,屈原寧愿以死來尋求靈魂的重生。堅持真理,保持高潔志趣,決不同流合污、茍且偷生!
“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鼻逍颜弑厝粫馐浪椎呐艛D,必然會受到迫害、遭到厄運。屈原已死,而其靈魂仍在。無時不刻的附在一個個華夏子孫身上,讓他們?nèi)閲I(xiàn)身,為自己的高潔志趣堅守,不為強(qiáng)權(quán)霸主而折腰,去修繕自我,去尋找靈魂的解脫!這才是屈原之死的真意吧!
楚飛從初一以來就把“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座右銘,還按照老謝的建議貼在了課桌的右上角,以此明志。當(dāng)后來得知這句名言是出自屈原之手,更加增加了楚飛對這位愛國詩人的無限崇敬。
冬至過后,一九二九不出手,到了期末考試的時間,同學(xué)們都想趕緊考完回家渡過今年這次的寒冬臘月,誰也不想再在外面三九四九冰上走,可惜在楚川小池塘的淺冰是不能夠讓大家愉快玩耍的。南方的冬天濕冷深入骨髓,楚飛想象不到更為寒冷的北方有著暖氣的室內(nèi)人們還能穿著單衣吃冰棍。
楚飛不喜歡戴手套,感覺自己的手是從來沒有凍過的,而看著那些凍傷了臉和手的女生就感覺特別嚇人,不忍直視。楚飛在考場上不停的搓著手暖和起來,露在冷空氣中的手寫字寫多了也變得僵硬起來。楚飛生怕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把該寫完的題目完整工整的寫出來而影響成績,越發(fā)寫的快起來。
考完兩天后回學(xué)校拿成績單,楚飛意料到這次仍然會保持優(yōu)勢,因為自己的心態(tài)沒受到很大的影響而變得糟糕。這次期末考試楚飛依然是全班第一,而年級名次卻下滑到了第十一;王飛緊隨其后全班第二,年級第十七;馬濤全班第三;曹妍第四;伍月丹第五……而張龍有所進(jìn)步,在多次十名靠后之后這次排名第九……
可是楚飛能感覺到老謝的不滿意,因為老謝提到說上次期中全班有兩個進(jìn)入了年級前十,而這次一個都沒有。楚飛有點不明白老謝這么強(qiáng)調(diào),是因為這個指標(biāo)是學(xué)校明文規(guī)定對班主任的考核嗎?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79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