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一日趣游
尉氏縣歷史悠久,古稱“尉州”。春秋時為鄭國別獄,為獄官鄭大夫尉氏采食之邑,故名尉氏,沿襲至今。秦代置縣。地處豫東平原,鄭州、開封、許昌三市構(gòu)成的“金三角”地帶。那里人杰地靈。我分別于1982年和1994年兩次去過尉氏縣城。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上下、大河南北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尉氏這顆中原明珠,不知至今如何?我懷著探究的心理,于2010年8月17日清晨6時,驅(qū)車踏上了去尉氏縣城的征程。
一路上人流車往,如穿梭一般,奔騰不息。微風(fēng)拂面,使我初次感覺到初秋早晨的絲絲涼意。我有節(jié)奏地蹬著自行車,哼唱著《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小調(diào),一路奔騰一路歌。田野里蟲兒的歌聲,樹林中小鳥叫聲,不時傳來,給我增添了不少喜悅,使我忘記旅途勞累,不到2個小時已身處縣城中。
首先看到的是寬敞干凈的街道,幢幢相連的大樓,使人感到現(xiàn)代的建筑氣息。
沿建設(shè)路一直前行,一座古塔聳立在眼前,就是那座太平興國寺塔。據(jù)史料記載,這座寶塔坐落在當(dāng)年興國寺院西南隅,興國寺和興國寺塔同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寺院閑曠幽雅,金碧輝煌。每逢歲初、節(jié)日,人們都來朝拜游覽。后寺被大火燒掉廢僅存此塔。1962年,該塔經(jīng)省人民政府公布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目測 現(xiàn)存此塔為重檐樓閣式六角磚塔,地面以上高有8層,約30米。塔下休閑的當(dāng)?shù)厝苏f:“屢經(jīng)黃河洪水泛濫,地下還有9米左右?!睆慕ㄖ沃粕峡?,此塔具有明顯的宋代風(fēng)格。塔內(nèi)修有腳蹬可登到最上層,二層、三層檐上有約50-70CM穩(wěn)固平臺,可供大膽游人環(huán)繞登望。塔體內(nèi)外,均嵌有佛像及圖案磚。佛像有立有坐,栩栩如生;圖案古樸大方,有方有圓,排列有序,將整個寶塔裝飾得絢麗多彩,光華耀目。當(dāng)年攀到頂層,極目遠望,俯瞰城景。全城美景盡收眼底,街道縱橫排列,行人蠕動,車馬竄熙。向東眺望可看見賈魯河水南泄,向西可觀崗嶺茂林。杭州有雷峰塔開封有鐵塔,西安有大雁塔,尉氏的興國寺塔為縣城增添了古香,是尉氏的象征,也是尉氏人的驕傲。圖片
走到尉氏縣政府樓前,看到一個古鐘,叫 紫銅鐘,是尉氏又一文化遺存。它高約1.86米,撞擊該鐘聲音宏亮,聞數(shù)十里。在歷史的長河中古鐘聲聲訴說著尉氏的興衰,以及尉氏人的歡樂和悲傷。相傳,該銅鐘原懸掛于城東興國寺內(nèi)與興國寺同為寺內(nèi)重要設(shè)施,現(xiàn)懸掛于城內(nèi)縣政府門前的鐘樓上。鐘樓,為重檐閣樓式木結(jié)構(gòu)建筑,布局嚴謹合理。斗拱華麗,昂如象鼻上卷;檐似飛翼,四角上翹;角下懸掛風(fēng)鐸,風(fēng)過鐸響,聲脆悅耳;檐下雕龍刻鳳,生動活潑;四周刻花,玲瓏剔透,令人望之興嘆。古樓雖歷經(jīng)滄桑,但其姿態(tài)仍然不減當(dāng)年,實為尉氏另一建筑杰作。圖片
在朋友的帶領(lǐng)下,我們來到了阮籍嘯臺。它坐落在今縣城北隅,是三國時期詩人阮籍吹簫的地方。據(jù)傳,嘯臺原“高15丈,闊2丈,有層3楹”,規(guī)模宏大。遺憾的是在日軍侵華時被日寇燒毀。尚存一土丘,它記載著日本對中原人民犯下的又一罪行,也是對世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優(yōu)秀基地。圖片(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在阮籍嘯臺附近,有一阮姓祖源碑通高7米,東西長4米,南北寬2.5米,正面鑲嵌“阮姓祖源”碑正文,背面是阮姓祖源碑記鐫文,記述了阮姓祖源碑的形成過程。該碑東西兩頭鑲嵌著象征吉祥的龍鳳浮雕,上面矗立著由尉氏縣書法家邵榕書寫的“阮姓祖源”招手石,寓意祖地尉氏在向擇居世界各地的阮姓子孫招手,歡迎他們?;刈娴乜纯础T谧嬖幢畺|側(cè),日本沖繩阮氏樹立了始祖頌德碑,表達了“普天阮姓一脈承,千秋萬代不忘根”的懷祖圖片情 。
在廣闊富饒的豫東平原,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河南千里機械有限公司。它是河南省較大的手扶拖拉機生產(chǎn)企業(yè),規(guī)模位居全國同行業(yè)第二,手扶拖拉機專利擁有全國。如今它像一條巨龍盤踞在中原大地上。圖片
騎車環(huán)游縣城大街小巷,到處都能看到寬闊的街道、林立的路燈、整齊的綠化帶讓人目不暇接。車輛的喇叭聲,機器的轟隆聲,商場的音樂聲和人們的歡笑聲交匯在一起奏起了尉氏新時代的新樂章。
忽然,眼前一亮。城市公園---尉南公園北段一行垂柳映入眼簾。微風(fēng)浮動,柳枝擺動,仿佛是河岸邊的少女那瀑布般的長發(fā)在飄逸。綠柳成蔭又像一片綠色的巨傘為人們炎熱遮陽送涼,使人不由自主的想起濟南大明湖那“一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成湖”的詩句。
走進一家餐館,熱騰騰的小籠包散發(fā)著透人心脾的奇香。要上幾個小菜,幾瓶啤酒。呵,尉氏人真厚道、樸實,那大盤子菜足超過別處好幾份,味美量足。女主人好奇,見我們吃得津津有味,不時地送來甜蜜的微笑和慈善的目光。我頓時觸景生情,一首“我愛尉氏,我愛尉氏的美景,我更愛尉氏人”的民間小曲涌向心頭。
在這里不但看到美麗的街景和人們的歡歌笑語,而且也能看到一處處漂亮的中低層居民樓和一幢幢現(xiàn)代化的十多層高樓。身處其中就可能使人恁心自問:這只是一座縣城嗎?
啊,告別了,尉氏縣城;告別了,勤勞善良的尉氏人。既然尉氏中等城市雛形已現(xiàn),我想用不了幾年尉氏人“縣變市“的夢想就能成真。 讓我們以嶄新的精神風(fēng)貌,展開雙臂去擁抱尉氏的美好未來吧。 圖片
天外來客寫于
2010年8月18日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78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