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談?wù)銝|野菜
雖然現(xiàn)代社會農(nóng)業(yè)取得巨大進步,糧食供應充足已無人挖野菜飽腹,但在春暖花開時節(jié),一碗顏色精神形狀簡單的綠色野菜還會是浙東人家餐桌上的高人氣菜肴,而且如今的的浙東野菜已經(jīng)成為招待外來客人一定要出現(xiàn)的本地特色菜,要知道幾十年前它們還只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卑賤菜品。
采摘野菜應該是浙東孩子獨有的童年活動,我就常常在母親和姐姐的帶領(lǐng)下,在幾天春雨綿綿后,拿個籃子去空地或道路兩邊剪野菜?;@子里通常放幾個瓷碗用來盛摘下的野菜,一把纏了紅線的剪子是除了手之外的采摘野菜的好工具??諘绲?a target="_blank">草地上,無際的綠色田野里,浙東女人用祖祖輩輩口耳相傳的方法挑出可食用野菜,春風拂過低矮小草,一片青綠中總會有絲絲艷紅,那是浙東女人手中的紅剪刀在變魔法。小孩子們或認真看著母親學著這個神奇的魔法,或幾個圍在一起玩著小游戲,或笑聲爽朗地相互追逐,多年以后,回憶過去,頭上是藍藍的天空中飄著形狀各異的云朵,腳下踩著松軟的黃土,身邊是年輕的母親。
我最愛吃的野菜非馬蘭頭莫屬。把新鮮摘來的馬蘭頭和切塊的豆腐干簡單清炒,放些許鹽,馬蘭頭的清脆和豆腐干的柔軟一起給予特別的口感。端午時節(jié)浙東人還會采摘一種叫做艾草的野菜,拿出一些放在家中門楣上,剩下一些切碎至末,放入面粉做面皮,里面包進咸菜和豆腐干,包成餃子形狀,放進大蒸籠,一籠上面再一籠,在大的土灶上用柴火燒,蒸出來清香四溢。浙東野菜品種繁多,放進口中有些清脆些,有些柔軟一些,味道雖然大同小異,但無一例外都帶著一股雨后空曠田野的自然清新味道。
周作人定居北京后,很難吃到遍地故鄉(xiāng)的野菜,只能寫作回憶。《故鄉(xiāng)的野菜》一文主要談野菜,但在作者的筆下寫得既顯俗趣又露雅趣?!盎ㄗ霞t色,數(shù)十畝接連不斷,一片錦繡,如鋪著華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狀若蝴蝶,又如雞雛,尤為小孩所喜,間有白色的花,相傳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弊鳛槭秤靡安?,紫云英很早以前就因為口感較差被很多浙東人拋棄,但這并不影響每年清明,紫云英和血紅色的杜鵑花開滿山。浙東小村莊的小山丘平常略顯冷清,也只有在清明時節(jié)因為稍顯生機。
浙東野菜是美食,是回憶,也是生命。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物質(zhì)資料爆炸的今天,野菜仍沒有消失。浙東人桌上那一碗野菜是對糧食的尊重和過往的追念,也是對自己的告誡。無論浙東人走到哪,那小小的野菜都提醒自己離開故土時的心志,江南土地上如此卑賤的野菜都頑強地活出自己的美麗,浙東人就是那春風吹拂下無比頑強的“野菜”。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73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