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那個紅色的山坳
時值嚴冬季節(jié)的一個周末,在錦州孩子家也是呆得百無聊賴,突發(fā)奇想,何不去錦州蘋果廉政文化景區(qū)去看看?曾多次來錦州,在進入錦州外環(huán)靠近南山的路邊上總是能看到“錦州蘋果廉政文化景區(qū)”的指示牌,也曾對這里有一種好奇感。正好冬季也無什么去處,就去那里看看吧。
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驅(qū)車向南山的山里駛?cè)?,路途不遠,幾個上坡、下坡,左拐、右拐,眼前進入到了一個類似山門的地方,有明顯的標(biāo)志,這就是錦州蘋果廉政文化景區(qū)的正門了。把車在一處小停車場停好,一側(cè)便是傍山修建的“錦州蘋果廉政文化展覽館”。還真有特色,這里的石墩兒都是一個個蘋果的造型。因為是晌午,展覽館休憩閉門,我們沒有參觀到展覽館里面的內(nèi)容。好在看看景致也不錯。站在展覽館前向前方望去,這是一個四面環(huán)山的小山坳,在遠處的前方和左右都有星星點點的農(nóng)戶,散落在遠處的山坡上,掩映在樹叢中,若隱若現(xiàn)。沿著石階向下走去,眼前是一個個小廣場、小池塘、小景觀,置身在這一個個景觀之中,立刻被一種紅色文化的氛圍包圍著。廣場的四周、蜿蜒伸向山里的小路邊,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石雕、石刻,星羅棋布地矗立在那里,上面都是經(jīng)典的毛主席詩句和警句,以及名人名言,配上遵義會議遺址、延安寶塔山、西柏坡等革命圣地的圖案,一下子就把你帶入到了那個年代、那種場景,讓你的熱血一下子涌了上來,一種激情在心中激蕩,耳邊仿佛響起了當(dāng)年滾滾洪流的濤聲,仿佛響起了鐵馬冰河的清脆聲,仿佛響起了硝煙彌漫、戰(zhàn)鼓隆隆的槍炮聲。一種油然的肅穆和敬仰充斥了我的靈魂,在我的血液里沉淀,在我的靈魂深處凈化。
隨著激情的蕩漾,一處“人民的蘋果”雕塑,更引起了我一段遐想。小學(xué)課本中那個“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的故事,又一次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那個印象一直深深印在我的心里。那是一段毛主席語錄:“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遼西戰(zhàn)役的時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有很多蘋果,我們的戰(zhàn)士一個都不去拿,我看了這個消息很感動。在這個問題上,戰(zhàn)士們自覺地認為:不吃是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為這是人民的蘋果?!币苍S是這段話,讓我對錦州一直很有好感,特別是依據(jù)這個背景修建的廉政文化景區(qū),更是令我向往。聯(lián)想到今秋再次去參觀“遼沈戰(zhàn)役紀(jì)念館”的時候,看到的那面“秋毫無犯”實物錦旗,仿佛當(dāng)時的情境歷歷浮現(xiàn)在眼前: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上,戰(zhàn)士們正在修筑工事,正是金秋時節(jié),錦州地區(qū)的蘋果樹上果實累累,紅艷艷的蘋果在初升的太陽照耀下越發(fā)可愛,也誘得戰(zhàn)士們直咽口水,從樹上掉下來的蘋果伸手可得,盡管在此地構(gòu)筑工事的戰(zhàn)士們勞累饑渴,但人民的軍隊有鐵的紀(jì)律,群眾的一草一木都不能動,蘋果就更不能動了,沒有一個去拿蘋果的,真正做到了“秋毫無犯?!边@種“蘋果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沿著這種紅色的足跡前進。
沿著山勢下行,一處較寬闊的廉政文化廣場上,矗立著毛主席手拿文稿的雕像,這是依據(jù)毛主席在黨的八屆二中全會上作報告,第一次講“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而雕塑的雕像。站在偉人的雕像前,更增加對偉人的敬仰。置身在整個紅色景區(qū)內(nèi),也只有我們這一代人,對過去、對偉人、對這種紅色的印記,才能有更多的理解、更加激動、更加緬懷,心中也才能更加激起波瀾。
雖然這次來到此地,不是草長鶯飛的春天、不是山花爛漫的夏季,也不是蘋果鮮紅的秋天,但這嚴冬有嚴冬的威嚴、嚴冬的肅穆,那今冬第一場雪在其他地方早就融化沒了,可這紅色的山坳里、蜿蜒的山路上到處還都殘留著那場雪的痕跡,遠望群山環(huán)抱,幽靜而又神秘的山坳,讓人的心也更加平靜,大自然營造了一種緬懷、遐思的氛圍。雖然此行匆匆,沒有把這紅色的景區(qū)走完,但這些許的遺憾也給我留下了一個懸念,待到花鮮果紅時,一定再來此山,那時也許還會體驗“從善如登”的感覺。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715548/
走進那個紅色的山坳的評論 (共 11 條)
- 王鵬 推薦閱讀并說 雖然這次來到此地,不是草長鶯飛的春天、不是山花爛漫的夏季,也不是蘋果鮮紅的秋天,但這嚴冬有嚴冬的威嚴、嚴冬的肅穆,那今冬第一場雪在其他地方早就融化沒了,可這紅色的山坳里、蜿蜒的山路上到處還都殘留著那場雪的痕跡,遠望群山環(huán)抱,幽靜而又神秘的山坳,讓人的心也更加平靜,大自然營造了一種緬懷、遐思的氛圍。雖然此行匆匆,沒有把這紅色的景區(qū)走完,但這些許的遺憾也給我留下了一個懸念,待到花鮮果紅時,一定再來此山,那時也許還會體驗“從善如登”的感覺。問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