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善良之人--聽張強老師授課體會
2014年11月1日至8日上午,張強老師在明倫堂講《孝道文化的學習與感悟》,部分學員暢談學習體會。
。
聽張強老師授課有感
翟恒民
玫城街頭映暖陽 文廟明倫話意長
樸實無華家常語 深入淺出釋彷徨(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君子坦蕩天地闊 聽眾凝神意安詳
傳播孝行真善美弘揚正道是滄桑
贊張強老師授課
王茂長
教師之家出孝弟,學善頌德人如癡。
教鞭雖撂不服老,文廟傳道眾人迷。
中華弘揚真善美,華夏和諧誰能敵!
贊張強老師講課
葛慶海
娓娓道來說善根,小小故事蘊意深,
積德行善善念存,好人好報報福根;
一草一木一粒粟,萬物生靈皆感恩,
以小見大見本真,平實質(zhì)樸動人心。
貧無芽苗富沒根,助人分文勝千金,
慎獨祛惡是本分,仁義道德來立身;
不孝父母枉為人,何勞再去敬鬼神,
明倫堂上明人倫,教人向善善美真。
聽張強老師孝道課有感
閆靜曉
明倫堂里傳孝道,道道在理實例真。
聲情并茂感肺腑,詩情畫意潤心脾。
勿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
人人從小扎善根,實現(xiàn)復興中華夢。
讀張強老師《孝道文化學習與感悟》
韓軍
大留古松天下?lián)P 張氏家風美名響
溫溫爾雅真君子 誠心相交好兄長
張強兄明倫堂開講志賀
張曄
和落圓張強兄長乃是同宗,同里,同好。他出生于肥城大溜名門望族。幼承庭訓,飽受往圣先哲教誨。一生從教,為國家育人才無數(shù)。我們因文學結(jié)交,他的正氣,樸實,儒雅端莊,還有謹小慎微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退休后的張強兄長,如池魚歸淵,把大量的時間精力都用在了文學創(chuàng)作上,他發(fā)在博客上的短文大家都愛讀,不停地給他點贊評論。他寫得又快又好,還以家族歷史為素材,創(chuàng)作出版了一部長篇小說。
近期,兄動筆之余,更是深蒙至圣賢哲精神感召,又熱衷于國學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普及推介。他在平陰文廟明倫堂的國學文化講座,以故人舊事為案例,以孝經(jīng)論語為主題,旁征博引,深入淺出,講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贏得了大家贊譽。眾所周知,明倫堂是傳承了千年的文化教育品牌,過去是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社會精英講學論道的地方,同時也承擔著傳播文化與學術(shù)研究的功能從宋代開始,文廟、書院、太學、學宮便皆以明倫堂來命名講堂。對廟學合一的中國古代來說,各地的文廟不僅是祭祀大成至圣先師孔子的地方,也是當?shù)氐墓俎k學校。當?shù)氐膶W子大多數(shù)都會在其中學習。而明倫堂作為“明人倫”的講學廳,是當時參加科舉考試的社會精英們獲取知識與智慧的莊嚴神圣的講堂。因此,站在縣學勝地明倫堂講課,也是一種家族榮耀。
我為張兄明倫堂開講歡喜,也羨慕他的才華秉賦。想不到一貫樸實寡言的張強先生,講得如此成功,此乃古語大音稀聲之所謂也。滿堂春風,語驚四座,朋友們紛紛向他表示祝賀。我也不避淺陋,回家后草成以下俚語,以記其盛。從作家張強兄長身上我得到了一個啟迪是,人秉天地之氣而生,人人皆有天地之才,善用之,則才出焉。句云--
草沒亂石間 花明大道東
蒼松葉落處 圣地起書聲
溯古子集外 說今世味中
聊齋情未了 衍圣效祖公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708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