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熊貓,怎成國寶
熊貓高度密集在秦嶺,而秦嶺又是道教的發(fā)祥地,熊貓與道教的關(guān)系好比雞生蛋、狼生仔的關(guān)系。道教倡導柔弱無為、與世無爭,而熊貓懶惰、踏實的習性似乎與之不謀而合。熊貓的生存能力極差但熊貓卻是最古老的物種,那些與熊貓同時期出現(xiàn)過、生存能力極強的物種幾乎一一滅絕。生存能力差的熊貓反而能得到了長生,這只能說明“生存能力越強對自己的生存危機就越大”,因此道教倡導“無為”,而這樣的思想恰巧又迎合了熊貓。
曾經(jīng)有人提出,華夏民族的圖騰應(yīng)該是“熊圖騰”而不該是“龍圖騰”,我也認為在中國日益強盛而“中國威脅論”也隨之膨脹的情況下,給中華民族樹立一個“熊”的形象比“龍”的形象更為可觀。“龍”是有威嚴的同時又是狂暴的,它總是讓人敬而遠之;而熊貓是憨厚的、可愛的、包容的,它身上充滿了親和力。中國應(yīng)該在國際上樹立一種踏實、可靠、包容的“熊”形象,而不是殘暴、莊嚴、血腥的“龍”形象。中國若想長治久安,不需要用張牙舞爪方式去威懾誰,中國需要用“示弱”的方式去換取同心同德的朋友。
我所說的熊貓既不是道家的先祖,也不是華夏族的圖騰,在我的字典里“熊”和“貓”要一分為二的解釋?!靶堋笔潜康?、愚昧、執(zhí)著的意思,這里特指犯過的錯誤,“貓”可以演繹成“帽兒”,此處有傻帽兒的意思,所以我對熊貓下了一個引申的定義:犯過錯誤的傻帽兒。在此我要倡導的主題就是“沒當過犯過錯誤的傻帽,就沒資格成為眾人喜愛的國寶”。之所以提到“錯誤”二字,那是因為我和曹兄一同游歷了一條錯誤的大道——荔枝大道。荔枝大道是子午峪的別稱,子午峪是秦嶺七十二峪的一峪,在八卦圖中,子鼠位于北,午馬位于南,因此子午峪是貫穿秦嶺南北的大道。
稱子午峪為錯誤的道路,那是因為子午峪本是一條貫通南北的“絲綢之路”,而統(tǒng)治者卻錯誤的把它當成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荔枝大道。美人一笑傾國傾城,又安知不會亡國亡城,誰又能說安史之亂與楊玉環(huán)全無關(guān)系?但誰又能說安史之亂就是一場純粹的災(zāi)難?安史之亂后中國的經(jīng)濟重心開始南移,這并不是指北方的經(jīng)濟衰退了,而是指整個中國的文明都進步了。如果沒有安史之亂就不會有南方的崛起,也不會有北方的復興, 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zāi)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shù)??!弊咴诶笾Υ蟮郎?a target="_blank">體會著“錯誤”的價值,不去逃避錯誤,更不去羞于認錯,當過“熊貓”,必成國寶。荔枝大道,我們訴說著彼此的罪過。
我和雷兄走在山路陡峭的荔枝大道上,一路上沒有路標,沒有臺階,這分明就是一條朦朧的野路,之所以能在野路上不偏不倚,除了順水而行外,那些時隱時現(xiàn)的腳印也能起到指引作用,但面對分叉路口我們只能高呼“敢問路在何方,路卻不在腳下”,我們不怕走錯路,但我們害怕無路可走,這里就時常讓我們不知所措。當我們不知該何去何從時,就要勇敢的選擇腳下的路,“敢問路在何方”關(guān)鍵的是那個“敢”字,只要勇敢嘗試,不怕犯錯,就能“踏平坎坷成大道”。上次的樓觀之行未登山頂,此次子午之行決不能半途而廢,走錯路不要緊,要緊的是不敢走路、不敢面對路上的艱辛,我們一定要有“斗罷艱險又出發(fā)又出發(fā)”的魄力,蔣老師為什么要唱兩遍“又出發(fā)”,關(guān)鍵是那個“又”字,“又”背后是彎路、錯路,只有“又出發(fā)”了,才能“一路豪歌向天涯”。其實《西游記》帶給我們最深奧的哲理就是:沒當過像唐僧一樣犯過錯誤的傻帽,就不會走到西天取得真經(jīng),也就不會成為國寶。
也許是“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罕至”的原因,當我們走了很久之后,山上出現(xiàn)了雪的痕跡,而這時的西安城里還未下過一場雪,我們幸運的成為了今年西安城里第一批看到白雪的人?!半U遠之地,人之罕至”,因此險遠之地成了天然優(yōu)良的豬圈,當我和雷兄正欣賞著白雪談天說地之時,眼前突然出現(xiàn)一個口吐白沫、目光呆滯、印堂發(fā)黑的家伙,野豬!吾命休矣!但當我們和這頭黑怪物對峙了幾秒后,才發(fā)現(xiàn)此處原來是個養(yǎng)豬場,這里不僅有黑豬,而且還有白豬、雞鴨鵝。爬山能爬到豬圈不能不說這是一種運氣,我們可能走錯了,而這時一位背著一麻袋豬糧的老漢從山下爬了上來,他告訴我們穿過了豬圈就離山頂不遠了,沒多久我們便登上絕頂、氣吞山河。我們不理解老漢為什么要每天爬幾十里的山路來養(yǎng)豬,也許老漢也明白“沒當過犯過錯誤的傻帽,就沒資格成為眾人喜愛的國寶”,或許只有把豬當熊貓來養(yǎng),豬才會有熊貓的價值。(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不當熊貓,怎成國寶,“沒當過犯過錯誤的傻帽,就沒資格成為眾人喜愛的國寶”。敢于犯錯,才能通曉“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的辯證關(guān)系;敢于犯錯,才能理解“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傻帽境界;敢于犯錯,才能成為“自是深宮非凡物,一夕烽火落俗塵”的赫赫國寶;敢于犯錯,野豬也能成熊貓。
當我站在群山之巔,面對天高地闊,誰都可以知道我有過猙獰時的微笑。猙獰的孩子們,為自己的猥瑣感到慶幸吧!沒有一敗涂地的落魄就不會有一鳴驚人的卓越。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597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