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龍山神韻(六)【最早國都帝王之城】
封龍山神韻(六)
——神龍筆記
【最早國都帝王之城】
華夏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龍在國人心目中神圣而又偉大。龍圖騰文化源遠流長,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封龍山的美麗傳說,蘊含著人們對龍的無限崇拜之脈絡。
很久以前,封龍山一帶是一片汪洋大海,海邊有一個美麗富饒的村莊。村里一封姓老漢,心地善良,一生修橋補路,盡做善事,可惜膝下無兒女,經(jīng)??鄲罒┬摹?/p>
一天中午,封老漢正值午睡,忽見一蛟龍盤旋屋頂,瞬間變?yōu)橐话着中∽?,悠悠晃晃落其炕上,老漢大喜,上前抱起小兒,又喊又叫,猛然坐起,醒來是夢。(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心想事成,一年后,封老漢的老婆真的生下一胖小子,取名“封龍”。小封龍十二歲那年,一場大風刮了七天七夜。風停后,封老漢與村民下海打魚,連續(xù)四天,一條未獲。第五天,封老漢把船搖到很遠的地方打漁,收網(wǎng)之時感到分沉重,拉上來一看,網(wǎng)里一條魚都沒有,卻有一個紅葫蘆。
回到家來,小封龍見到葫蘆感到稀奇,打開一看,里面有一紙,上面密密麻麻爬滿了像蝌蚪一樣的文字,便拿給爹看,老爹不視,又問多人,無一認識。最后找到一白發(fā)老翁,老爺爺看后說,這不是紙,是鮫帕,上邊的蝌蚪文是一個叫太行惡龍的寫的,七天七夜的大風,是它興風作浪所致,海中無魚也是它攪的。這一代百姓要想過好日子,就需按文字要求,送百頭牛、百只羊、百頭豬、百石米供祭它,并且從今以后不準百姓下海打魚。
小封龍聽了老爺爺講后,氣憤地說:“那咱們?nèi)⑺肋@條惡龍。”老爺爺說:“萬萬不可!龍是天上的神物,弄不好會把村子淹掉的?!?/p>
又過了三年,惡龍作崇,人們的日子越來越難,這一年又逢大旱,人們喝水都很成問題。小封龍再也忍耐不住,決心學習本領,懲治惡龍。他按照白發(fā)老爺爺“要盡訪三山五岳五湖四海的能人,方能學到本領”之言,拜辭雙親,蹚過五七三十五條大河,翻越六八四十八座大山,華陽道人呂洞賓教了他避水術,泰山真人神力王傳給了他千斤力,張?zhí)鞄熧n他一柄利劍。小封龍學到本領,返回家鄉(xiāng)。手執(zhí)利劍,口念避水訣,與惡龍交戰(zhàn)七七四十九天,戰(zhàn)勝惡龍。小封龍日夜監(jiān)視惡龍,寸步不離。時間走過千百萬載,小封龍和惡龍都變成了石山。人們?yōu)榱思o念封龍,把他變得山叫“封龍山”。從此,“封龍化太行”的美麗傳說世代傳頌。
當然,還有許多封龍山來歷的傳說,雖為民間頌詞,足以說明人們對封龍山的崇拜。
然而,證據(jù)鑿鑿的考古物證,有據(jù)可查的文史資料,證實封龍山確實人文歷史悠久。以封龍山深厚文化底蘊孕育的元氏,古有“帝王之城”美譽。
公元前約2000年先商民族開始在封龍山麓定居。
公元前約800年西周王朝在山南麓封軧國,因瀕臨泜水(今槐河)而得名。
1978年春和2010年春,兩次在封龍山南的西張村和郭村,發(fā)現(xiàn)西周古墓及大片的商周遺址遺存,據(jù)考古學家研究考證,這里是商代早期都城所在地,商代中期才定都河南洛陽。一下子把元氏作為國都的時間提早了500——800年。由于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國都至今尚是千古之謎,那么,元氏曾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都。
公元前204年,韓信率漢軍,一場“汦水之戰(zhàn)”,在今槐河之畔滅掉趙國,從此元氏一帶納入漢朝的版圖。 漢朝時期426年間,恒山郡、常山郡、常山國都與現(xiàn)在的元氏共為一城。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登基于常山郡,漢明帝劉莊誕生于封龍山東南萬年村。元氏縣因趙王公子名而得名,至今長達2200余年。2011年元氏縣榮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千年古縣”稱號。
元氏,這個千年古縣,山川鐘毓,人杰地靈,古老的山川土地,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孕育了代代英才。帝王將相,文臣武官,名士賢才,代不絕書。安邦定國,建功立業(yè),彪炳青史,為人稱頌。
華夏名山封龍山,正在加快開發(fā)步伐,逐步恢復夕日的風采 ,一個更加絢麗多彩的京南旅游勝地,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以嶄新的風貌,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
百聞不如一見,心動不如行動。來吧,朋友,熱情好客的封龍山人歡迎您!
(續(xù)完)
2013年10月22日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59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