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留侯論》
我這輩子,蘇軾的《留侯論》已記不清讀過多少次了。每每欽佩蘇東坡旨意之深,可是每每都只是雨過地皮濕,沒多少日子,該文的旨意就都被丟到爪洼去了。是根器淺陋,是性情淺薄。
原本單純的蘇軾宦海沉浮多年后,終于體味到人心之叵測,晚年的蘇軾感慨地寫道:“人心之難知也,江海不足已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險(xiǎn),浮云不足以比其變。” 千年之前的北宋是這樣, 如今何嘗不是如此?
認(rèn)識不到人心之險(xiǎn),只表明一個(gè)人淺??!自己就是一個(gè)淺薄的人——對社會對人生對自己都缺乏正確的認(rèn)識,不懂得世間的艱險(xiǎn),人心的險(xiǎn)詐,人生的艱難。而且自己一直缺乏自知之明——狂妄無知。大半輩子,都是狂妄無知!我這個(gè)人真淺薄!
年過半百之后,我才漸漸悟出:人的本事,不僅取決于“能”,還取決于“耐”——忍耐。不忍耐,什么本事都是空的,都是無用的。有“能”有“耐”,一個(gè)人方能成事。能耐大,才是本事大。
人生在世,要能享受。享受清風(fēng)明月,享受良辰美景,享受天倫之樂,享受天地間一切美妙之事物.人生在世,也要能忍受。忍受寒冷酷暑,忍受饑渴勞累,忍受病痛的折磨,忍受親人亡故的悲哀,忍受他人的欺侮,忍受心靈的煎熬,忍受等等等的不堪。
人生在世,不能光享受.一個(gè)人,也要面對不堪,要忍受,忍耐。許多時(shí)候,生活的大好局面之所以發(fā)生逆轉(zhuǎn),均是因?yàn)椤靶〔蝗潭鴣y大謀”。不懂得“忍,才是活得明白”。遇事,不冷靜。特別是遇到拂意的事,不爽的人,就斷然以激烈的態(tài)度展開對抗,進(jìn)行反擊。自己只是一個(gè)匹夫。(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花甲過后,再讀《留侯論》,心中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二0一二年十月八日于松蘭閣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23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