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之韻
杜書文
年年柳色新,歲歲桃花紅,桃花是春姑娘臉上的紅胭脂;桃花是春姑娘身上的紅裹肚。春姑娘到了那里,桃花就張開粉嘟嘟的小嘴,笑得那么燦爛,惹得一群群蜜蜂和花蝴蝶圍著她翩翩起舞。
經(jīng)過了一個少有的嚴冬,今年未央的桃花,仿佛蓄積了足夠的底氣,比往年開得更早更繁,開得更有精神。你看,田野里每個角落都充滿了艷麗與芬芳。那粉紅色的桃花一朵挨著一朵,擠滿了整個枝頭,它們像一群情竇初開的少女,爭先恐后地讓人們來觀賞自己卓約的豐姿。你再看,它們有的半藏半露,嫣然含笑;有的落落大方,熱情開朗,遠觀氣勢磅礴,像一團團粉紅色云朵,近看俏麗嫵媚,似一群群姿容婀娜的仙女。
自古以來,贊美桃花,觀賞桃花的文人墨客不絕如縷?;?qū)憣?,或杜撰,或激情,或浪漫。演繹了許多與桃花相關(guān)的故事。對桃花的評判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褒貶不一。有人說,桃花雖美,卻風流嬌艷,甚至輕薄媚俗。唐代詩人崔護的一次郊外踏春,便與村姑桃小春演繹了一出“人面桃花”的風流韻事來;風流天子唐玄宗,年已花甲,卻春心萌動,不顧朝野文臣武將的笑罵,看中了自己的兒媳楊玉環(huán)。并賦詩:“不獨萱草忘憂,此花亦能消恨”??吹贸觯娭胁粌H贊美桃花,更是贊美艷如桃花的楊玉環(huán)。他(她)們“承歡侍夜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愛得死去活來,致使“從此君王不早朝”,以至于釀成馬嵬坡前“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的悲慘結(jié)局;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因?qū)懥艘皇祝骸白厦}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花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的詩,一下子激起了圣上的不滿,落得個貶謫數(shù)千里之外的下場。一句話,這都是輕薄桃花這個不祥之物帶來的厄運。而有人卻鐘情于桃花的美麗與高潔,贊美它是春天的信使,是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花中精靈。不僅裝點著春天,也預(yù)示著青春活力與勃勃生機。贊美它不僅有鮮艷的花朵,還能結(jié)出甜美的果實。同樣是風流才子的唐伯虎,把桃花比作仙子:“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摘來仙桃換酒錢……?!碧一ɑㄆ陔m短,卻活力無限,留給人的韻味那么悠長。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這樣贊美桃花:“黃河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依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間淺紅?!笔且皇讖纳珰夂蜕耥嵣腺澝捞一ǖ纳铣酥?;詩仙李白的“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中雖沒有直接看到桃花,但由于他早已領(lǐng)略到桃花的風韻,才使這首詩成為流傳千古的名作。古代散文名篇《桃花源記》的作者陶淵明,把桃花當作春天美好的象征,透過那如詩如畫的桃花源,讓我們具體地看到了人類理想世界之美妙。古今贊美桃花的美文和詩詞歌賦,真是異彩紛呈,不勝枚舉。
桃花本是無情物,而有情的卻是人,是人因不同的環(huán)境、心境與個人情懷,對桃花賦予了認識上的主觀評判。但不管褒也好,貶也好,愛也好,恨也好。不管你說它美艷華貴或者輕薄媚俗。桃花自有自己的精神風韻和本色?!疤抑藏?,灼灼其華”。決不因人的主管意愿而改變其本質(zhì)。這難道不是桃花的可愛之處嗎?
桃花不但美化了人類的春天,也美化了人的生活,給人們帶來了愉悅,還奉獻了甜美的果實。所以聰明的未央人才以鮮桃為支柱產(chǎn)業(yè),不僅廣種了數(shù)萬畝桃園,還年年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桃花節(jié)。春天,招引四方游客前來觀賞桃花,享受大自然的美景,體驗民風民俗和農(nóng)家樂的歡愉。秋天,以仙桃蜜果,迎來八方客商,把生活的甜蜜帶向四面八方,大大促進了未央的經(jīng)濟發(fā)展,據(jù)說,僅桃花節(jié)一項活動,就收入數(shù)百萬元。人們說:“桃園成了未央人致富奔小康的搖錢樹!”這話一點不假。(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
作者真實姓名:杜書文
地址:西安市西門外鐵塔寺路潘家村小區(qū)57號院南樓4單元3層52號
電話:
郵編: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119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