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水圖
元代大畫家黃公望一定沒有想到,660多年后如過江之鯽的游人會循著他送給無用上人的蓋世長卷《富春山居圖》而寄情于旖旎的富春山水中。我當然也禁不住誘惑,在立夏前的某一天興致勃勃地親近了名不虛傳的浙江桐廬富春江。
已是下午,雖然天氣有點陰晦,但改變不了我的那份好心情。登上游輪的一剎那,我心已隨風飛揚。船在江上行,人在畫中游。距桐廬縣城南15公里的富春江,兩岸連山,略有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放眼望去,青山如黛,草木葳蕤,峰巒疊翠,松石挺秀,云山煙樹,薄薄的霧氣蒸騰在山嶺上似輕紗籠罩,遠處是淡淡的煙青色,近前是翠綠傲然的峭壁,層次分明,就象立體感頗強的萬花筒,在我眼中耀動。
站在甲板上,涼風習習,撩起我的衣襟,從外到里的爽快。我的視覺一刻也沒停留,山色不厭遠,我行隨處深??瓷?,山已在我心中,綿延的富春山就象綠色的絨布懸掛在江邊,也可以這么說,是大癡黃公望清潤的筆墨勾勒的巨幅畫卷。只是山上鮮有人居,因為沒有戰(zhàn)亂和紛爭,自然不再有逃離俗世的隱士高人深居山中仰天長嘯,對月獨酌,焚香彈琴。山還是那些山,樹還是那些樹,一江春水傍著高山靜靜地流淌。我訪過許多名山大川,卻感動于富春江雄渾、沉靜、秀麗、精致的特質(zhì)。在我眼里,富春江一點都不張揚,也不自卑,江水湯湯,任性而下,流過千年,看似藏在深閨,卻又不失典雅風范,用她寬闊溫潤的胸懷接納遠道而來的游客。腳下的水在流,船上的人歡暢,所有的人和我一樣徜徉在心曠神怡的富春山水中,想在這里立足,更想把美妙無盡的山和水帶回家,難怪黃大師窮盡一生的心血和“畢生的積蓄”描繪美麗妖嬈的富春山水,這就夠了,一幅畫永流傳,春江春水記心間!
今天,我心無旁鶩地行走在“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富春山水中,一身的輕松,怡然,仿佛與山水相融,那澄碧的江水無疑在蕩滌我心靈的塵埃,微波興起,鱗光片片,氣象浩渺,偶有鷗鳥飛過,送來聲聲問候,平添了幾分幽靜。與山水相依相伴,胸中早無丘壑,而多了恬淡之美。經(jīng)過七里瀧,那可是富春江上風光最美麗的一段,可見富春山麓沿江高閣相連、粉墻黛瓦、飛檐翹角,一片古樸雅致的建筑,這便是名震古今的嚴子陵釣臺。
說起嚴子陵釣臺,頓生萬千感慨。相傳東漢高士嚴子陵拒絕光武帝劉秀之召,拒封“諫議大夫”之官位,來到富春山隱居垂釣,后人千古膜拜。歷代名人如李白、范仲淹、孟浩然、蘇軾、陸游、李清照、朱熹、康有為、郁達夫、張大千、陳毅、郭沫若、巴金等來過釣臺,并留下不少詩文佳作。我不知道當年嚴子陵為什么會遁跡紅塵,遠離世俗。是這綺麗的山水象磁鐵一樣吸引他,還是他心中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現(xiàn)在看來,這些淺薄的疑問似乎不太重要,還是登山領(lǐng)略一種隔世的境界吧。
經(jīng)過嚴子陵釣臺碑園,在嚴先生祠堂東邊沿石徑拾級而上,氣喘吁吁地登臨懸崖上建于乾隆年間的天下第一觀——漢嚴子陵釣臺?!搬炁_碧云中,邈于蒼山對?!苯坝芯奘绻S,傳為嚴子陵以此支撐垂竿,側(cè)有平臺如礬,在此遠眺,“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碑斎绠嬀?。這樣的所在,青山擁春江,高高在上,天高皇帝遠,還有什么憂慮的呢?北宋大文豪范仲淹在《嚴先生祠堂記》里曰:“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闭菄雷恿甑膶懻铡?span style="position:relative;left:-100000px;">(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游輪緣江復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江南龍門灣,群山環(huán)抱,中如湖泊,恍若世外桃源,坐畫舫行至釣魚島,山上樹木蒼翠,環(huán)山碧水如鏡,對面山崖上石刻“富春觀魚”擘窠大字,想來這樣一個幽深的山水絕佳處,不用說古人,就是今天浮世的人們也要趨之若鶩的。所以,我們在此流連,縱情山水中,逍遙云外邊。真的不想離開,真的為之銷魂。其實,在遠離喧囂的富春江做一個銷魂客,不是神仙也風流!
“三吳行盡千山水,猶道桐廬景清美?!遍L長的富春江,長長的依戀。浸淫于長長的富春山水圖,心脾俱暢,超逸脫凡。沒有人會告訴我,這么一個美麗的地方。而我,卻用心感受富春的好山好水好風光……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