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馬道崗(散文)
袁沖鄉(xiāng)馬道崗村是地處鄂北的、一個偏遠的小鄉(xiāng)村。所轄的程家崗、馬道崗、老灣、冷家灣、齊家崗、尹家崗、童樹溝7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分布在古城水庫西岸。村名中多含有一個“崗”字,一看便知過去一定是裹在“三北”旱包子里的窮窩窩。2014年春,村里來了老河口市發(fā)改局、工商銀行精準扶貧工作隊。精準識別貧困人口47戶,117人,超過了全村的十分之一。
絢麗多彩的五月,我到馬道崗去采風(fēng)。車子剛從鄉(xiāng)道上拐進村里就聽見車窗外飄過來一陣悠揚的琴聲。我就納了悶兒:這會是哪家放的電視,還是音樂,總不會是有人在彈琴吧?
“80后”村官冷少林是去年11月上任的,全鄉(xiāng)最年輕的村支書。矮矮的個頭,黝黑的臉龐,渾身上下透著精明和能干。大家都叫他“少林”。
少林對我說:“趕巧今天村里搞‘四方會商’和老年免費體檢活動。你就跟著我們轉(zhuǎn)轉(zhuǎn)看看,啥都曉得了?!币虼?,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到了純樸、勤勞和熱情的馬道崗人,還有扶貧工作隊。
雨過天晴,云淡風(fēng)輕。舉目四望,湛藍的天空下只有幾絲云彩;蜿蜒的阡陌小路點綴著幾株綠樹;黃燦燦的是汗水涌起的金色麥浪,連綿起伏,一望無垠。
五月是豐收的季節(jié),布谷鳥不時地從天空滑過,丟下一串串響亮的叫聲“布谷、布谷”。周國安老人站在田頭,凝視著大部分已黃了稍的麥子,順手掐了一穗金黃的麥子,在手板心揉了揉,吹去麥芒,露出小半捧飽滿的麥粒兒,用鼻子嗅了嗅:“嗯,新麥的香味兒。再有十那天就要動鐮,如果不懟上連陰,收成該比去年強啊?!?span style="position:relative;left:-100000px;">(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四方會商”第一場座談會就在他家門前的楊樹林里。 “四方會商”第一場座談會就在村前的楊樹林里。包村干部、工作隊、村干部、貧困戶圍坐一圈。貧困戶來的幾乎都是六、七十歲的老年人。年輕人要么搬到城里去住了,要么帶著娃兒外出“瀟灑”去了。大家喝著茶、抽著煙,咵著、聊著。
第一書記、市發(fā)改局副局長樊旭陽的開場白簡單明了:過去,我們習(xí)慣于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玩泥巴坨,麥子包谷、包谷麥子,日破天也就混個肚娃圓。村里呢,基礎(chǔ)薄弱,沒有大項目,沒有產(chǎn)業(yè)支撐,集體經(jīng)濟就兩口堰幾畝地,大家要想盡快致富簡直是搬著梯子上天——門都沒有。打從前,是領(lǐng)導(dǎo)號召甚至安排大家種什么、養(yǎng)什么,想當(dāng)然、瞎指揮。今天就打個顛倒,請你們根據(jù)自身的情況,說說你想種什么,適合養(yǎng)什么,要我們提供哪些政策、服務(wù)和幫助?你們說,我們聽,大家議,行不行?
村民們挨個兒報了各家?guī)卓谌?、幾畝地,種了幾畝麥子、油菜籽或是艾蒿,養(yǎng)了幾頭牛、幾只羊。問及如何調(diào)整結(jié)構(gòu),有的說種西瓜豌豆桃子能賺錢,有的說養(yǎng)蜂養(yǎng)牛羊比較牢靠,有的擔(dān)心市場在哪里銷路不好找,還有的說沒有資金沒有技術(shù),咋捂?你一言,我一語,會場里就像臘月里炒包谷花子此起彼伏。
這時,少林見火候已到,便站了起來,“我把剛從外地學(xué)習(xí)回來的新產(chǎn)品給大家咵咵。我村坡坡地多,適合種植白芍、決明子等中草藥,不僅調(diào)整了種植結(jié)構(gòu),還能提升產(chǎn)品價值,增加大家收入。就拿種白芍來說,對地的要求不高,像種紅薯疙瘩子。種子、技術(shù)公司提供,產(chǎn)品負責(zé)回收。一畝地一次性投資1200元左右,田間管理簡單,三年一個周期,利潤可達6000元,加上以獎代補2000元,收益很是可觀。公司跟村里統(tǒng)一簽訂合作協(xié)議。神龍架那邊種植了一萬多畝,賺大發(fā)嘍。而且白芍的花特別漂亮。說著,他百度搜出了白芍的圖片傳給大家看,是不是?白的紅的粉的,艷得很,可以發(fā)展觀光農(nóng)業(yè) 。”
他“咕咚”地喝了一大口水:“大家也可根據(jù)各自的情況自愿選擇種植西瓜、水果、豌豆什么的,只要有品質(zhì)、成規(guī)模,自然有人找上門來。我在武漢打工做過幾年的水果生意,積累了一些人脈和路子,萬一不行我就給你們跑去。怕球!”
一席話說得村民們有了一種莫名的沖動,個個躍躍欲試。
在二組等人的當(dāng)兒,有幾個人在跟一個穿迷彩服的人打諢罵俏,攆著他喊“二老板”。那人一臉的不屑,“起巴哄!老板咋啦?我又不是不能當(dāng),泥土里掩蓋不住寶石的光澤?!蔽也幻庥行@詫,這偏遠的鄉(xiāng)村竟有人說出如此富有哲理的話語來。一打聽,他叫程有良,是村里少有的高中生、“文化人”,寫得一手好字,還會彈電子琴呢。我湊到他跟前:“難不成昨天村里的琴聲是從你家傳出來的?!彼荒樀淖缘?,“那可是”!
當(dāng)我見縫插針問及現(xiàn)在黨的“三農(nóng)政策”如何,大家都有什么感受?有人接過話茬,瞧瞧咱村程思玉老人是咋說的:我可不想死,斗想多活幾年。因為習(xí)大大對我們老百姓的政策真是太好了。
最簡短的那場是在“五保戶”尹小有大門口。貧困戶就他和另外一個二十多歲的的媳婦。我好奇地問她:“你咋沒有出去打工?”“這不是有個兩三歲的娃要帶么?”一圈子人站在那里,你一句,我一句,講了一老氣。尹小有默不作聲,卻心如明鏡。他怕啥呢?調(diào)不調(diào)結(jié)構(gòu)關(guān)他啥事兒?他一年光“五?!毖a貼就拿一萬多元,還種了近5畝地,工作隊春節(jié)慰問送來的兩壺“金龍魚”放在那里落滿了灰都沒動呢!那年輕的媳婦只說,“種藥材呀,我回家上網(wǎng)看看再說?!遍_完短會,騎著電動車“嗚——”地消失在村巷里。
一前半,就近連片搞了四場“四方會商”,連軸轉(zhuǎn)到鍋里了。個別行動不便的貧困戶,下午專班人員挨家上門,不少一戶,不卯一人。
好雨知時節(jié)。午后的一場雨“嘩啦啦”地下了一陣子。鄉(xiāng)村空氣里帶有泥土和芳草的氣息,令人神清氣爽。少林、樊局和我邊走邊聊來到楊建軍家。
門前的一架葡萄藤掛著一串串綠瑩瑩、瑪瑙似的小果實,煞是喜人。44歲的建軍和77歲的母親相依為命??瓷先ニ哪樕悬c病態(tài),但精神頭還好。問及他家的境況,他埋下了頭。老母親癟著嘴苦著臉述說道,建軍爸走得早。年輕的時候為了掙幾個錢也跟著別人出去打工,白里黑的、風(fēng)里雨里,22歲上就落了個乙肝。那些年,家里的錢都填了“坑”,還塌了一屁股的債。打工打不成,重活干不了,就種5、6畝薄地,連嘴都糊不上,媳婦也討不上??稍饬撕脦啄甑臓敯?。
說到精準扶貧,這對老實巴交的母子眼里噙著淚花,連聲道:實打?qū)嵉?,黨和政府有說不盡的好哇。建軍掰著指頭給我們?nèi)鐢?shù)家珍:低保人平150元;以獎代補麥子、包谷畝平100元;糧食直補每人每年近300元;母親還享受著水庫移民搬遷補助一年600元,可累積到1.2萬元;養(yǎng)老保險費免交,住院只需交門檻費……這不!建軍指著新蓋的正屋說,沒有政府危房改造補貼的1.6萬,我家肯定還住在破爛不堪的舊房里。
工作隊更是沒得說的,時刻把咱娘兒倆的冷暖放在心上,經(jīng)常來看望,定期來慰問,吃的用的樣樣送,大包小包往家拎。建軍拍了拍身上,瞧!我這上下一新都是工作隊捐的。村里特地安排我做一些輕省活,光去年就給我開了二千四百多的工錢。
一群小雞小鴨像黃絨絨的球兒在院子里滾來滾去。幾個老母雞剛下完蛋,扯著嗓子“咯嗒、咯嗒”地比著顯擺,吵得人對面說話都聽不清白。
少林就拉著建軍到了院外,“種藥材的事兒你回來給老娘講了沒有,那可是個‘懶漢活’,特別適合你家?!苯ㄜ姷念^像小雞啄米連點只點,“那可行!我這就報到隊長那里去?!?/p>
村里要求各家戶的種養(yǎng)殖項目在認真考慮、充分商量后報給小組,全村匯總后再決定如何統(tǒng)一實施操作。
兩點半鐘,我們相約去程有良家聽他彈琴。路邊的薔薇開得正熱烈,婆娑了一地斑駁的疏影。大鐵門敲了好大一陣子才探出一個女人的腦袋。
“程有良呢?”“在睡午覺。”待我們在廂房里坐定了,程有良睡意朦朧地出了來,臉色還有些酡紅。我說,“中午咪了兩杯?”他笑了笑,“不瞞你說,一天兩頓,有時候還白加啤?!蔽页蛄艘谎?,墻邊碼放著三提啤酒。
我打趣地說,“聽說你彈得一手好琴,給我們露一手?”他的老伴王玉芝也是高中畢業(yè),帶著嘲笑的口吻道;“他那是對牛彈琴?!蔽疫B忙糾正,“你罵人那,誰是牛???那叫班門弄斧才對!”大家哄然一笑。
程有良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很老練地坐到了電子琴前,端了端身子,用那雙拿鋤頭的手歡快地彈了起來?!堕W閃的紅星》《真的好想你》,還有《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彈的很認真、很流暢。琴聲一會兒如清亮亮的小河淌水,一會兒又像五月悠遠的天空清澄而又光亮。當(dāng)琴聲戛然而止,我們好一會兒才反應(yīng)過來,“呱唧、呱唧”鼓起掌來。
我站起來看了看墻上貼著的“駐馬道崗村工作隊服務(wù)卡”,包保責(zé)任人是發(fā)改局局長李文良,戶主是程高娃。程有良見我盯著看,忙解釋說:“這是我侄兒子,孤老。人家李局長可沒嫌棄咱,結(jié)窮親、幫窮戶、拔窮根,真是傾心用力?!?/p>
老程這兩年咋就迷上了音樂,花四、五百塊錢買了一臺電子琴和相關(guān)書籍,還在“火山小視頻”上下載整理了厚厚一沓曲譜,有民歌、戲曲和流行歌曲,一有空就彈上幾曲。有人說他是叫花子拉弦子——窮開心。他反駁道:咋?誰說咱鄉(xiāng)里人斗不能追求精神生活?難道我們撥土坷垃的人就不能玩點“陽春白雪”?
老程如今可是服了黃連吃點糖——苦盡甘來。前些年,家里窮得叮當(dāng)響。三個女娃兒連學(xué)都上不起,總要在城里工作的哥哥接濟。這幾年政策好了,一年比一年強。種田不僅不交“三提五統(tǒng)”,還有各種補貼獎勵。大女娃、三女娃沒得說頭,就數(shù)那二女娃程文華愛讀書、肯學(xué)習(xí),又趕上了好時光。讀初中、高中都有助學(xué)金。高考成績優(yōu)異,政府還獎了3000元。上大學(xué)更用不怕了,有獎學(xué)金,還可免息貸款?,F(xiàn)如今只要她娃子讀得進去,研究生我斗供得起。說這話的時候,他的嘴一撇一撇的,幾根稀疏的山羊胡子也跟著一翹一翹的??吹贸鰜恚麑ψx大二的二女娃寄予了厚望,那是他驕傲的資本。
“二老板”的腰桿子硬起來了,還緣于他的精明能干。他家五口人,種了14畝麥子,4畝艾蒿。光艾葉賣兩塊四,按照300斤計算,一畝地一年凈賺1500元上下,每畝還有2000元的以獎代補,比種麥子包谷強多了。他還在離家?guī)装倜走h的磚瓦廠打工,當(dāng)車間主任,手下管十幾人,一個月給開3500元,這就是村里為什么叫他“二老板”的緣故。這田種了,錢整了,家里也照顧了,政府還讓“兩不愁,三保障”,日子咋不滋潤呢?喝點小酒彈個琴,讓《我心飛揚》吧!滿文軍唱的:愛就在前方,有夢想和希望,心情就會閃亮。
早起的鳥兒有食吃,說的是周香林。村里人都叫他“瞎子”。他是個倔巴頭,就認死理兒:只要勤快,天老爺餓不死瞎家雀。
院墻外的麻桿花已然綻放,稍上的還羞答答地打著苞兒。我原本想跟著周香林當(dāng)半天的牛倌或羊倌,走進老人的心窩子,也撿拾一下兒時的記憶。可不到八點,敲開他家的大門卻撲了空。出來的是一個二十郎當(dāng)?shù)膸浉?,說他爹出去割草了。我就勢拉把椅子坐下跟他聊開了。
小伙子叫小東,在廣州打工。這段時間廠里停工正好回來看看。他說:老媽四年前“走”了,就父親一人在家里。種了六、起畝地不說,從分田到戶時的一頭牛,發(fā)展到了現(xiàn)在的14頭,其中大母牛9頭,還喂了18只羊。他喂牛羊全指望自個兒割青草,舍不得投錢育肥。他指了指兩三頭正在打著橛子滿地跑的半槽子牛:賣的都是這樣的,一頭平均4000、5000元。一只羊也能賣大幾百千八塊。我問小東,“那這些年你爸可給你攢下不少錢吧?”他笑了笑,轉(zhuǎn)移了話題:“還得感謝黨的政策,老爹養(yǎng)殖每年以獎帶補就有6000元,還有村里的扶持和鄰里的幫襯。”
我又問:“你還出去嗎?”他說,“出去。呆在家里侍弄這幾畝薄地算是沒得個搞頭,但也不可能在外漂泊一輩子,有機會還是要回來做的?!彼睦锩靼?,風(fēng)是故鄉(xiāng)清,月是故鄉(xiāng)明,故鄉(xiāng)永遠是游子安生立命的港灣。
根據(jù)小東的指點,我開車到了壩上,一直找遍了水庫對面的草甸灘涂,折騰了兩個小時,跑得汗流浹背,連個人毛也沒撈著。
五月的古城水庫邊上滿目青翠,郁郁蔥蔥。遠望水天一色,近瞧銀波閃閃。偶爾有鳥兒在上空盤旋,“嘎——”地一聲鳴叫打破了原野的寂靜。一群羊兒埋頭在草窠里啃著青草,幾頭黃牛在那里安詳?shù)胤雌c。堤壩下垂釣者一動也不動,不僅釣走了鳊白鯉鯽,也釣走了美好時光。
我可沒有心情去欣賞這美景兒。驅(qū)車折返到村口,遠遠地就看見一個人駕著一頭黃牛拉著一板車青草在前面走。捱到跟前一看,正是我苦苦尋找的老頭兒。
我連忙停下車攔住了他,“你把?!邸聛硇獨??!彼f,我那羊還在‘咩’著等草吃呢。
“你早上啥時候出去的?”“四、五點。”我一看手表,十點半鐘。我劃算著,老人這一去一來五、六個小時,割千把斤青草,往返十來里的路程,真夠累的。
我說,“你把牛羊趕出去放是不是輕省點?”他那松樹皮似的臉上勉強擠出了一絲笑印兒,“十幾頭牛、十幾只羊,你當(dāng)我是孫猴子啊?”
我只好寬慰道:“斗七十多的人了,能不做就莫做了吧?!彼艘话押?,“是不中用了,我這腳疼、疼球的很?!闭f著,扭轉(zhuǎn)身,“啪——”地拐進了一條道子。
望著老人遠去的背影,我的心里頭一陣欣喜,又透著酸楚。
村委會的石榴開得正艷,像是過年的大街上掛滿了繁星般的紅燈籠。一大早,院里就熱鬧起來。鄉(xiāng)衛(wèi)生院每年定期為65歲以上村民做免費體檢。前來體檢的老人紛至沓來。老書記周延昌騎著電動三輪車馱著老伴也來了。老書記熟練地脫下一只袖子露出半個臂膀,讓醫(yī)生聽診、抽血、量血壓,一溜趟的,享受著過去只有城里人才能享受的待遇。樊局把老書記介紹給了我。要說到精準扶貧工作,老書記最有發(fā)言權(quán),去年67歲上才退下來的。
老書記意味深長地說,這幾年馬道崗的變化確實不小,還真得虧了工作隊。四、五年里,他們一心一意扶真貧、真扶貧,一是一、二是二,從不捂貓娃。他們給老百姓辦的好事、實事,一樁樁、一件件,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賬。
發(fā)改局和工行分別籌資7萬元和5萬元,將廢棄的學(xué)校改造修葺一新,打地坪,修院墻,把村委會收拾得氣氣派派亮亮堂堂,配置了電腦、打印機和打印紙。工行還送來了全套的辦公桌椅,改善了辦公環(huán)境,老百姓來辦個事兒得勁的狠。發(fā)改局向上爭取扶貧水毀項目資金30萬,打通了斷頭路,壞了七、八年的爛路也修復(fù)了;兩家單位比著捐款捐物送溫暖,元旦春節(jié)搞慰問,發(fā)展光伏項目,申報黃桃生產(chǎn)基地,……
最值得一提的是工行扶貧先扶智,治貧拔窮根,“一對一”幫扶3名孤兒的善舉更是傳為佳話。行長馬偉清幫扶的周抗戰(zhàn),16歲,父死母嫁人,寄養(yǎng)在姑媽家,目前就讀老河口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校。副行長張劍平和丁毅幫扶程瑞雪、程瑞雨姊妹倆,分別為17歲和15歲;一個讀一中,一個讀技校。父親死亡,母親刑滿后下落不明,分別寄養(yǎng)在兩個伯父家。這些娃兒雖然享受國家孤兒補貼,但是生活費仍有缺口,更缺乏家庭溫暖,程瑞雪一度甚至有輟學(xué)的打算。支行班子就進行“一對一”幫扶,建立聯(lián)系卡,互留電話;元旦、春節(jié)去慰問,先后對他(她)們捐款2100元,捐贈衣物數(shù)件;支行出面與學(xué)校相關(guān)人員溝通,請求特別關(guān)照;今年“五一”節(jié)前還將娃們接到行里,了解學(xué)習(xí)情況,參觀營業(yè)網(wǎng)點,讓他們感受親情和“大家庭”的溫暖,鼓勵他們勤奮學(xué)習(xí)、強身健體,感恩社會、報效國家,并給予每月每人400元的生活補貼,直接打入飯卡,直至完成學(xué)業(yè)。
難怪村民們大發(fā)感慨:工作隊來到馬道崗,脫貧致富有希望!
再說少林捧過了接力棒,見天風(fēng)風(fēng)火火,忙得像個狗獾子。那輛昌河小面包已“吭哧、吭哧”地跑了一萬多公里。去冬以來,組織村民整治環(huán)境,興修道路,以前泥巴路坑坑洼洼,繞幾圈子都進不了村子,現(xiàn)在“村村通”連接各家各戶,水泥路四通八達。在村委會前后打造景觀路,栽種了一千多棵冬青、桂花和紫薇。過去野蒿子長有半人深、扔滿了垃圾的堰坑,他帶人清理后點上了花生。他給大家灌輸一個理念,叫美麗鄉(xiāng)村要有青山綠水相伴。
村道上,我遇見一個老者扛著一把鋤頭往田里走,便搭訕道:“大爺,您這是干啥去呀?”“啊,松樹林邊氣點了幾分地的花生,得去薅薅草哇?!边@些視土地為命根子的鄉(xiāng)村守望者,把一縷縷鄉(xiāng)愁深深地根植于心底,讓我觸摸到了農(nóng)耕文明的最后光影。
在馬道崗,我看到傳統(tǒng)的農(nóng)耕文明正在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機械化和現(xiàn)代化。耕牛變成了肉牛;電動車、摩托車甚至小轎車成了村民們上工出門的代步工具;收割機吃進去的是麥秸,吐出來的黃燦燦的麥子,只需往家里搬,一畝地花50塊錢干凈利亮;一小伙用電動三輪在門前場院里一圈一圈地軋著油菜籽,比過去稻場里的騾馬拉石磙跑得還歡實。
中午,我在工作隊里攪勺把。飯桌上,我講出了心中的疑惑:這村里如今大都住的兩層樓,有的裝了空調(diào)、太陽能、熱水器,有的購置了電視機、摩托車,甚至小轎車,咋還是貧困戶?咋還在“五天四夜”卯足勁了扶貧呢?樊局解釋道,現(xiàn)在咱村可以說是基本脫貧。雖然沒有整村“出列”,但即使“摘帽”了,仍然要堅持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管理;不僅要脫貧,還要致富奔小康;不僅要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呢!
我多想摘一朵鮮花,或?qū)懸皇仔≡?,獻給這些為馬道崗村發(fā)展默默奉獻的人們,卻還是感覺浪漫不起來。
五月也是播撒希望的季節(jié)。少林他們和工作隊用心勾畫的馬家崗發(fā)展藍圖還是一張白紙,要描繪最美、最美的畫圖,還需竭盡全力。
今年村集體以富新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為平臺流轉(zhuǎn)30畝土地,得種點“短、平、快”的經(jīng)濟作物豇豆、艾蒿等,一年收入個3、5萬沒問題,要給村里先攢點家底。
村東就是波光粼粼的古城水庫,淹沒了“古陰國”故都遺址,也湮滅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我們總不能糟踐了那長有10多里,養(yǎng)殖面積達2200公頃的一湖碧水而干受窮吧。從老河口市區(qū)到馬道崗也就22公里,開車悠著點半個小時。要圍繞水庫做鄉(xiāng)村旅游,購幾條游艇,利用閑置二級泵站開一家以燒烤和古城水庫全魚宴為主題的農(nóng)家樂,搭建一個觀景臺,讓游客一邊欣賞水庫美景,一邊品嘗風(fēng)味美食,還可聆聽古陰國的人文故事。
要讓沿水庫的薄地、坡坡地變成風(fēng)水寶地,辦法就是通過承包、租賃、土地入股等方式,擴大秋冬桃種植,嘗試種植中藥材,以點帶面,形成氣候,進一步延伸垂釣、觀光、采摘等項目。
村委會前的幾間門面房閑著也是閑著,得改造成民宿。場院里搭建的鄉(xiāng)村大舞臺,要請人好好地布置一番,架上音響喇叭,讓游人在廣闊天地里“嗨歌”,免費品嘗咖啡,形成吃、住、玩、購一條龍,既留住人也要拴住心。同時,還要讓村里的大嬸大媽們也跟著扭起來舞起來蹦起來唱起來,那才叫一個得勁!
少林意猶未盡。顯然,鄉(xiāng)親們已不再滿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簡單而又樸素的生活。我相信,你下次再來咱馬道崗,不僅能聽到琴聲,還能聽到歌聲和歡笑聲呢。當(dāng)然,火車不是推的,一口也吃不成胖子,還得調(diào)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一步一個腳印,一項一項落實??吹贸鰜恚@個血氣方剛的村支書對村里的發(fā)展和未來已是躊躇滿志,信心滿滿。
我滿懷期待地離開了馬道崗?;仡^遠眺,只見夕陽西下,彩霞漫天,幾縷炊煙裊裊升騰,婀娜出鄉(xiāng)村最原始而又古樸的風(fēng)景,與金色的麥浪,與碧波蕩漾的古城水庫一起,為五月的馬道崗平添了幾許亮色。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anwen/vkbvp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