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云潤生傳記小說草稿版第十七章一百零四回
亂云潤生 第一百零四回
傳記小說草稿版 (試發(fā))
赤誠眾 (小牮)著
第十七章 第一百零四回 庚年之始愛新子孫祭拜皇陵祈沖晦氣
上回說到,己亥年臘月二十三,在燕遵黃花峪守滿清祖上皇陵,家宅在附近弘滿莊的滿旗子孫愛新覺羅·溥臣,年根兒底下大忙忙,卻突然心血來潮放下活計,凈意給三個兒子滔滔不絕嗨講了一痛家規(guī)祖訓,是否這種做法不合乎時宜???
其實不然,滿旗家教只要誰犯了清規(guī)戒律,立馬就事論事現(xiàn)身說法灌輸祖訓于后輩,旨吸取教訓杜絕在犯,這是傳統(tǒng)慣例,溥臣自幼就是被如此教化的。這種有的放矢能達到立桿見影之效果;瞧,消停片刻,溥臣再挑出三條戒律考考小兒子,聰明伶俐的小三兒對答如流,說從今往后再不摸小瓷娃娃了!父親當然十分高興,大塊蜜餞遞給小紹宗先嘗為快,他倆哥哥因此也沾光嘗鮮。(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光陰似箭,一晃大年己至正月十六,正月十六滿族特有習俗是走百病,通過串親訪友、出門溜達心情舒暢,走一走,祈許當年霉運不來除病消災。
就在昨天傍黑兒,在東北關外赫圖阿拉老城村守家族始祖清永陵的愛新覺羅·忠君,按年前約定趕到溥臣家中;本家兄弟愛新覺羅·忠君比溥臣年長兩歲,哥倆兒見面分外親熱,兩人認識還是二十多年前,溥臣老爹帶著他赴關外祭祖認宗,先后拜竭先祖關外三陵;奉天的努爾哈赤墓園福陵、皇太極墓園昭陵,赫圖阿拉附近的宗祖清永陵,在老城村居住了半個月,自此與愛新覺羅·忠君熟悉的。他的祖輩就是當年舍身忘死救家祖,被視為世代恩人長年供奉那小瓷娃娃兵的后人。
皆為愛新覺羅家族子孫后裔能不熱乎嘛?從此,兩人年年書信來住交流;如今眼瞅著大清王朝風雨飄搖、氣息奄奄,更關系當下旗人尤其愛新覺羅家族前途命運,忠君執(zhí)意于正月祭拜祖上,行程先關外、后關內,當然必來清東陵拜竭與溥臣兄弟相聚,並商議而后去北平皇城串親窺探局勢找找可干事由,必竟老話說,人挪活、樹挪死,總不能在滿旗危難歲月久呆家中茍且偷生。
昨晚忠君來到弘滿莊,溥臣一家遠接高迎,除家人外、並恭請村中德高望重族長及本家至親賞光坐陪,豐盛美味八大碗擺滿大炕桌;推杯換盞,觥籌交錯,撫今追昔,感慨萬千,當然講到大清一統(tǒng)康乾盛世眉飛色舞,聊到當下時局風雨飄搖氣息奄奄哀聲嘆氣。族長頻頻提醒,大年歡聚還是少談晦氣事兒,大口喝酒,一醉方休,多嘮嘮眼巴前年節(jié)莊戶中高興事兒吧!眾人很快轉移了話題,暢聊村中過新年樂合趣聞。
酒過三巡,菜品五味,忠君才不緊不慢發(fā)言,先把關外本家族除舊迎新情景述之,而后他講:為辦好此次辭舊迎春全面祭拜先祖活動,他與眾親同胞強烈旨望庚子之年辟邪除災、迎祥納福,天降好運,國泰民安。清廷當下危在旦夕,決不能再置若罔聞袖手旁觀了!
已亥歲末,我即開始行動:赫圖阿拉老城村附近的清永陵始建于1598年,是咱太祖努爾哈赤的祖陵。按照典制,永陵每年舉行大祭四次,小祭二十四次。大祭是清明、七月十五、冬至、歲暮。每月初一、十五還要舉行小祭活動。我們愛新覺羅世世代代在赫圖阿拉老城村的守陵子孫,一直遵循著家族老例,己亥歲暮,先與親戚同到永陵隆重拜竭:陵中葬有太祖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特穆、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伯父禮敦、叔父塔察篇墓碑,眾親在各世祖所設神功圣德碑前祭拜。而后庚年初一清晨,我全家人又到附近自家祖墳與永陵再次進行祭拜。
過了破五家家吉祥送年,正月初六我即動身,來到奉天向本家在此守陵親戚長輩們拜年,隨后正月初八趕在眾星下界,制小燈燃而祭之,借祝美好順星節(jié),“祭星”、“接星”。寄望庚年吉兆,滿清興旺,人丁平安,風調雨順。與至親同胞隆重祭拜了清太祖努爾哈赤墓園福陵、清太宗皇太極墓園昭陵。忠君再三強調,每到一処祭拜,主祭人誦讀祭文時,皆把關內愛新覺羅本家子孫守清東清親人列入祭祀名單中,對天直語,祭傳功德無量歷代先祖,以表達眾愛新覺羅子孫后輩世世代代虔誠忠心,從家中啟程馬不停蹄勿勿十日,終于今日趕到燕遵相聚。
溥臣全家人與族長至親聞聽,立即拍手叫好挑起大姆哥,紛紛向忠君敬酒深表感謝;族長信誓旦旦表示;明天喊著全莊老少,陪同你這關外忠君守陵人同赴清東陵祭拜,放心吧,我們各家皆會預備上好祭品,還是你來擬祭文,咱關內關外本家族子孫祭祖結同心。明天日子選的吉祥如意,庚子之年正月十六走百病,愛新覺羅眾子孫更借祭拜先祖,祈盼一掃皇朝晦氣嘍!
轉天庚年正月十六,愛新覺羅眾子孫從四面八方成群結隊赴清東陵祭拜先祖,弘滿莊祭祀隊伍聲勢浩大,全村男女老幼,凡身體能上山者幾乎全出動了。
當?shù)匕傩樟鱾髦炷茉斆裰{:“燕遵腳下黃花山,清帝風范世代傳,皇族陵墓燭末殘,旨忠旗奴守陵仙?!睗M旗子孫對黃花山風水一直引以為豪:黃花山可是塊不可多得皇陵風水寶地。
愛新覺羅·溥臣全家與弘滿莊本家族鄉(xiāng)親,的確忠心耿耿履行:旨忠旗奴守陵山,使命。
如此宏大帝王陵墓群清東陵是如何形成的呢?據(jù)史書記載,順治八年,順治皇帝出巡狩獵,來到燕山一帶,少年天子在眾多待衛(wèi)大臣與八旗將士簇擁下,興致勃勃登上鳳臺嶺之巔。
站在鳳臺嶺上,順治皇帝極目遠眺;山勢蜿蜒,氣勢磅礴,重巒疊翠,紫靄飄渺,腑瞰群山環(huán)抱,兩水環(huán)山,雍容坦蕩,驕陽沃野,一馬平川,金光萬道。真是山川壯美,景物天成!
順治皇帝顧盼左右,即發(fā)由衷贊嘆;情不由衷將右手大拇指佩戴的翠玉“扳指”輕輕取下,小心翼翼扔下了山坡。靜默片刻若有所思:此地高山連綿,崗巒峻朗,隆起山脊在藍天白云掩映下若隱若現(xiàn),猶如一條條天龍奔涌騰躍,呼嘯長空。于是莊重向身邊群臣宣布:“此山王氣蔥郁,可以為朕壽宮?!庇终f,“扳指”停落之處就是佳穴,可在那里興工。群臣遵旨,順著那“扳指”滾落下去的方向尋覓,終于在草叢中找到。于是在“扳指”停落之地,打樁做了記號,后來就在這片福地,建造起清東陵第一座陵寢,即順治帝的孝陵。
清東陵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開始修建,歷時247年,陸續(xù)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大小15座陵園。陵區(qū)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現(xiàn)今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清東陵共建有皇陵五座,既: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的孝陵、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的景陵、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的裕陵、咸豐帝愛新覺羅·奕詝的定陵、同治帝愛新覺羅·載淳的惠陵。
從整體上細瞧,以入關后第一位皇帝順治的孝陵為中心,其陵位于昌瑞峰鳳臺嶺南麓,處至尊之位,其他陵寢則各依山勢在孝陵東西兩側略呈扇形排列開來。左右對稱形成子孫陪護之態(tài)勢。
其他皇親陵寢,除昭西陵、公主園寢單成體系外,均建昌瑞峰南麓,孝陵左、右兩邊各六座,孝陵居中。同時陵寢皆按輩分排列,輩較高者距孝陵近、輩較低者距孝陵較遠,皇后陵和妃園初又都以本朝皇帝陵為中心,建在左右兩邊,表明主從、隸屬關系,另成小體系,皇后陵神道與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神道又分別都與孝陵神道相接,在數(shù)十平方公里范圍內,形成一個龐大枝狀神道網(wǎng)絡,其統(tǒng)緒傳承關系格外明顯。
愛新覺羅·溥臣全家陪同愛新覺羅·忠君與弘滿莊本家族族長攜眾鄉(xiāng)親老少,正月十六清晨天蒙蒙亮,就車馬駢闐攜奉上佳貢品直奔清東陵。來到清東陵后,依次尊向五位皇帝隆重祭拜,先祭拜孝陵,而后祭拜景陵、再祭拜惠陵、祭拜裕陵,最后祭拜咸豐皇帝定陵后,才下山返程。
回到弘滿莊的家中后,溥臣全家請忠君兄及族長至親等鄉(xiāng)親,共同品嘗別具滿族風味各色點心八旗餑餑:馬薩其、燕窩酥、牛舌餅、茴香餅、佛手、馬蹄、粘豆包、糖火燒。
末了飯食呈上是:龍虎斗、小肉飯、酸湯子、秫米飯,花樣繁多、大飽口福。
正月十六滿旗人家還有“照賊”“抹黑”風俗。天大黑后,滿族莊戶家家燃起燭火,大人、小孩提著燈籠照遍屋內各陰暗角落及庭院僻靜之處,名曰“照賊除邪”。
紹文、紹武、紹宗每人一盞大紅燈籠,從各屋犄角旮旯照到宅院昏暗之地,頻頻燃放小炮與滴滴巾兒冒火星。而后,三個孩子相互把灶臺鍋底的黑灰涂到臉上,每個人的臉蛋都成黑李逵模樣,即興在各屋出怪相亂竄,引得父母與忠君大伯聊天中頻頻開懷暢歡。照賊、抹黑是滿族習俗,旨為辟邪,達到歡喜之目的,旨是為當年去除妖魔邪祟。這天,直至凌夜時分全家才熄燈入睡。
(待續(xù))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anwen/vjgydkqf.html
亂云潤生傳記小說草稿版第十七章一百零四回的評論 (共 4 條)
- 漫舞洛城 推薦閱讀并說 一門心思選好文,百花叢中覓新人!讓文學來溫暖整個世界,你的關愛和支持就是我們中國散文網(wǎng)發(fā)展壯大和愈加旺盛的堅硬基石和有力支撐?。?!在鮮花鋪就紅毯的圓夢路上,有你有我的不離不棄和溫馨相伴,人生注定更精彩,再次謝謝你我最親愛的朋友?。?!順祝工作心情都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