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兒女天山情(第七章35)
十一年前,曾寫過一篇生活隨筆《回到兩人世界》(載于2001年5月1日《新疆廣播電視報》),文中的主人翁老王夫婦,其實就是我和老伴。文章所寫的生活瑣事,是我們退休前兩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2005年退休后,真正意義上的兩人生活很短暫。前兩年,住在兩個女兒家,每年上海、北京兩邊跑。2007年5月,二女兒、女婿回滬探親時,在上海普陀區(qū)買了一套三房兩廳兩衛(wèi)的商品房,讓我們裝璜后安居養(yǎng)老。終於有了個安樂窩,可以清靜舒坦地安度晚年了。小區(qū)美如花園,住房開窗見綠,令人心曠神怡。更稱心如意的是,附近那家醫(yī)院,有位中醫(yī)腎病專家,醫(yī)術較高。每周二陪老伴去看病,或隔一周我去抄處方,抓草藥,看病開藥十分方便。
平時,每天早晨五點半左右,我就起來漱洗,燒開水,泡草藥,遛狗,晨練。吃過早餐,陪同老伴去農(nóng)貿(mào)市場買菜?;貋砗?,我去熬草藥,洗魚蟹。白天大多數(shù)時間,老伴躺在客廳沙發(fā)上看電視,我關進書房看書寫作,上網(wǎng)發(fā)博客,瀏覽博友佳作。老倆口各取所需,互不干擾,相安無事。
下午三點半,鐘點工小潘準時來我家搞衛(wèi)生、做晚飯。老伴幫忙揀菜,我去遛狗,回來后我就淘米洗菜剝蒜蔥。五點多鐘,上初中的外孫放學后直接來我家,老伴督促他進書房做作業(yè)。六點左右,女兒、女婿下班回來吃飯。三代同堂,共進晚餐,邊吃邊聊,其樂融融。飯后,我去洗盤涮碗。他們匆匆告別,驅車回家。鐘點工工錢和他們的伙食費,女兒每月發(fā)了工資就交付,決不增加我們負擔。
2012年夏天,利用暑假機會,女兒一家三口去美國旅游一個月。家里一下顯得冷冷清清,似乎有點不太習慣。我們對吃飯不太講究,比較簡單。兩天買一次菜,做一頓飯,兩菜一湯,午餐晚飯,連吃兩天。大多吃素,偶爾炒盤葷菜,吃上好幾天。有時候,連剩菜剩飯也沒有了,就喝米粥,吃咸菜,清淡可口,感覺不錯。(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盛夏酷暑,老伴體弱多病,不宜外出。我利用晨練前遛狗的機會,趕早去買早點,順便買些蔬菜,省得再跑一趟?;貋砗蠖松弦槐瓫鲩_水,進臥室讓老伴服下高血壓的藥,才放心出去晨練。在數(shù)碼放音機播放的音樂伴奏下,倒走慢跑,做操打拳,汗流浹背,直到七點半左右才回家。
之后,除了吃飯、午睡、遛狗、洗碗、洗澡,別無他事。老伴津津有味地看電視連續(xù)劇。書房冬冷夏熱,舍不得開中央空調。我就坐到客廳飯桌前,在小電風扇吹來的涼風里赤膊上陣,打開筆記本電腦,專心致志地開始“上班工作”。下午六點,鐘點工小潘做完飯下班走了。老伴對臥在沙發(fā)旁陪她的寵物小狗喊了一聲:“糾糾,去叫外公下班了!”糾糾猶如士兵聽到長官命令一樣,立即奔跑到我跟前,一邊“汪汪、汪汪”地高聲叫喚,一邊跳起來往我身上撲。我被逼無奈,只得關機“下班”吃晚飯。晚上,陪老伴一起看電視。十點左右,按時睡覺休息。
近一個月來,我每天“上班”的主要任務是整理退休以前多年寫作積累的文章剪報。先將剪報拍成照片,輸入電腦,用網(wǎng)上下載的文字處理軟件,將剪報上的文章轉成文本文字,逐字逐句認真校對,改正錯字。最近在新浪博客上發(fā)表的幾篇博文,就是采用這種辦法處理而成的,比起重新打字不知要快多少倍。
凡事都有利有弊,手頭積累的舊稿多了,壓力就小了,筆耕也不勤奮了。不象前幾年那樣,自加壓力,逼著自己每周至少寫一篇博文,收獲不小。
退休后的兩人生活,雖然平淡瑣碎,簡單寂寞,只要兒女孝順,互相關愛,彼此照顧,依然會過得有滋有味,充實快樂,幸福美好!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anwen/vhrhs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