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說《歲月吟歌》連載第二十五章?lián)茉埔娙?/h1>

第二十五章 撥云見日
地委匯報會后,唐華滿懷著信心,與崔奕文一道回到南賓縣。即將地委匯報會的情況,特別是地委與地區(qū)主管部門的指示和意見,如實地向縣委領導方德作了匯報,又向全組同志作了傳達。
然后,唐華按照地委“要全面調查,徹底搞清全縣民族現(xiàn)狀”的要求,根據(jù)南賓縣歷史沿革、土司制度影響程度、人囗遷徏、行政區(qū)劃等方面的情況,專門用了兩天的時間,煞費心思地精心制訂了一個調查工作的方案。
??一是將全縣劃分為三個不同類別的區(qū)域進行調查。一類為清代“改土歸流”前,土司管轄的土家族聚集區(qū)。含大歇、下路、悅來、黃水等區(qū);二類為土家、漢族雜居區(qū),含臨溪,臨江(大部)等區(qū);三類為土家族邊緣區(qū),含馬尾(部分)、橋頭、臨江(部分)、沙子等區(qū)。
?二是進一步查清歷史上的土著民族各個姓氏,以及歷史上遷徙進入南賓縣的姓氏,及其民族演化、融合、發(fā)展情況。
?三是查清歷史以來,南賓縣行政區(qū)域的形成與變化,以及與鄰近縣,數(shù)次所進行地行政區(qū)劃調整的情況。(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四是進一步準確地搞清南賓縣,歷史沿革、土司制度、土司承襲等方面的歷史狀況。
? ?經(jīng)過一年左右時間,分組深入到全縣大部分鄉(xiāng)鎮(zhèn)、村寨的調查,較為全面、準確地弄清和掌握了,南賓縣的歷史沿革、土司制度、土司承襲、古代土著、人口遷徙、民族演變、民族融合。以及現(xiàn)近代土家族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文化、服飾、語言、民族意識等諸方面的狀況。
通過艱苦深入地調查了解,大量地歷史史料和現(xiàn)存的民族特征,都充分地證明了南賓縣有史以來,就是土家族的聚居之地,這么一個具有歷史性的結論。
之后,雖經(jīng)時代變遷,經(jīng)濟文化的交往和與漢族的融合,但富有堅強、勇敢、樸實、勤勞的南賓土家族。依然以其強烈的民族意識,頑強的繁衍生存展現(xiàn)于世,這完全是不可爭辯的歷史事實。
隨后,唐華即將在全縣分區(qū)域的調查情況,如實地向縣委常委會,作了詳盡地匯報??h委常委會雖然有過一翻爭論,但在大量與嚴謹?shù)厥聦嵜媲?,原反對的那一部分人,見事實如此,也無理由反對只好默認了。最終,縣委常委會還是認可,并通過了唐華他們,費盡了千辛萬苦所取得地調查結論。
當時,雖然民族調查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果,縣委也認可了這個調查結論。但是,要真正被國家認可,并恢復全縣的土家族民族成份,顯然還有一段距離,仍然有許多工作要做。特別是在民族政策,以及民族成份認定的問題上,認識是不清楚的,標準也一時無法確定,急待上級審定確認,并給予及時地指導才行。
所以,唐華帶著這個歷史性的使命,又風塵撲撲地趕往涪州和成都,將縣委常委會審議通過的初步調查結論,分別向省、地民委作了囗頭和書面報告。并要求懇請上報國家民委,迅速組織專業(yè)人員前往南賓縣,實地審查確認這一調查結論。
一九八二年四月四日,這一天,是決定南賓縣民族命運的關鍵的一天,也是檢驗唐華他們歷經(jīng)五百余天風風雨雨,所獲取的民族調查結論的重要時刻。同時,這一天,如同久旱逢甘露一樣,也是南賓縣和唐華他們,最美好幸福的一天。
這一天的下午,國家民委政策法制司的領導,帶著黨中央、國務院,對南賓縣四十余萬各族人民的殷切關懷。在中共川江省委民工委副書記郝致遠,川江省民委相關領導,地區(qū)民委白醒民、張錫元主任等陪同下,親臨南賓縣實地審查確認民族調查結論。并指導南賓縣的民族工作。
四月五日上午八時,在中共南賓縣委會議室,由涪州地區(qū)民委主任白醒民主持會議,召開了一場特別地民族工作匯報會。
參加此次匯報會的,有專程而來的國家、省、地民委領導,及民族學、歷史學專家學者,以及南賓縣委領導:莊林翔、木致遠、方德,縣委統(tǒng)戰(zhàn)部長崔奕文、唐華,及縣委民族調查工作組的全體同志。
? ?會議,首先由縣委副書記方德,縣委統(tǒng)戰(zhàn)部長崔奕文,匯報了南賓縣貫徹執(zhí)行中央、省、地委,民族工作會議情況。唐華就開展民族調查工作以來的整體情況,以及民族認定的初步結論,分別作了詳盡地匯報。
隨后,在匯報會上,國家民委以及省、地民委領導,分別發(fā)表了熱情洋溢地講話和明確的意見。充分肯定了南賓縣開展此項工作的方向是對的,措施是有效的,結論是完全合符國家政策及客觀事實的,要求也是合法合規(guī)合理的。
至于,在匯報中,唐華所請教的有關民族政策,如何確認恢復土家族等民族成份的標準,以及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掌握等具體問題。對這個問題,國家民委領導特指定隨行的,民族學歷史學專家王亦好教授,作了具體指導性的闡述和解答。
他說:“我國現(xiàn)行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是依據(jù)馬列主義對民族問題的論述,特別是斯大林同志關于民族的形成,必須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jīng)濟生活,以及共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四大要素構成的理論,并結合中國民族的實際而確定的。
“剛才在匯報會上,我認真聽了唐華同志對南賓縣的歷史沿革、土司制度、語言、風俗習慣、服飾、生活方式、以及崇拜圖騰等,調查的情況和現(xiàn)存的民族特征的匯報。依據(jù)民族形成的‘四大特征和要素’,我受權代表國家民委正式確認,南賓縣現(xiàn)有的民族,是我國現(xiàn)有的五十五個少數(shù)民族中的土家族,南賓縣,也是我國土家族民族的聚集地之一”。
他的語音剛落,全場響起了一陣又一陣熱烈地掌聲。而此時,坐在會議室下方的唐華他們,則更是激動萬分,熱淚盈匡,以相互擁抱跳躍的方式,來歡慶這一幸福美好時刻地到來。
頓時,猶如長期籠罩在南賓縣上空的陰云,經(jīng)強勁地春風吹拂,撥云見日,天空又晴空萬里。使黨和國家那溫暖的陽光,又照耀在南賓縣美麗的山川之中,讓全縣四十余萬各族人民,又迎來了無限幸福美好地未來!
請看第二十六章 黎寨試點。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novel/vybep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