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說《歲月吟歌》連載第十章平息武斗

第十章 平息武斗
一九六九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來的晚些,天氣也格外地寒冷。整個華北大地白雪皚皚一片,而燕趙平原,則風寒蕭瑟寒風刺骨,叫人直打冷顫。冰凍下的大清河河水也暗流涌動,好像預兆著將要有某種大事件發(fā)生似的。
果不其然,不久,既從河北省保定市傳來了一個壞消息。盤據(jù)在中央“文化革命領導小組”那幫人,為了在即將召開的黨的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使所謂的“左派”代表人物占主導地位。
為此,他們處心積慮地在廣西的柳州市,四川萬縣地區(qū)的萬縣市,河北保定地區(qū)的雄縣等地。有組織有預謀有目的地策動了大規(guī)模地武斗,來制造社會動亂,妄圖從動亂中火中取栗重新奪取政權。
尤其是,河北省保定地區(qū),他們策動組織了全地區(qū)十個縣,近十萬人的非法武裝人員,集中去攻打雄縣,情況處于十分危機。
消息傳到北京,立即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的高度重視。為徹底平息武斗動亂,以確保全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政局的穩(wěn)定,以便順利地召開全國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按照黨中央、毛主席的決策,為此,中央軍委決定:“河北保定地區(qū)雄縣所發(fā)生的武斗動亂,責令由三十八軍負責平息,并要求要做好全地區(qū)各縣的工作,盡快恢復該地區(qū)正常地生產(chǎn)、工作、生活秩序”。
三十八軍接到北京軍區(qū)命令后,軍長與政委一起,立即在駐地保定市軍部會議室,召開了有各師師長、政委,以及軍部各處長參加的緊急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具體分配任務。
軍部會議不久,一一二師又在駐地高碑店師部會議室,召開了有各團團長、政委和師部科長參加的會議,進行了傳達貫徹和具體安排。然后,將整體穩(wěn)定保定地區(qū)政治形勢,平息武斗的工作,大體分為三個大的階段和步驟來進行。
第一步:實行“恩威并施”的方針和策略。
首先,由三十八軍軍部牽頭,保定地區(qū)軍分區(qū)與各相關師參予,采用“恩威并施”的策略和方法進行。
“恩”的方面,則以召開保定地區(qū)黨、政、軍,以及地方兩大派系頭頭參加的聯(lián)席會議。傳達黨中央的指示和要求,講清形勢,擺道理講事實,講清利害關系,反復做個別人員的工作。要求要顧全全國政治穩(wěn)定的大局,讓與會人員充分地認識到,此舉,是黨中央、毛主席對保定地區(qū)廣大人民群眾的愛護和關心。
其次是,對擁護中央指示又積極配合工作,在干部群眾中威信較高,又能發(fā)揮重要作用的干部,以及派系組織負責人,則增補為保定地區(qū)“革命委員會”成員。
再次是,切實實施“威”的措施。經(jīng)發(fā)動廣大群眾檢舉,對犯有組織鼓動群眾武斗,打砸搶罪行累累而民憤又大的人員,則立即予以逮捕。按照從重從快從嚴的原則,由公檢法機關依法審理。分別實行抓一批,關一批,殺一批的辦法,以儆效尤。加大打擊力度,堅決鎮(zhèn)壓其囂張氣焰,以穩(wěn)定保定地區(qū)的局勢。
第二步: 大張旗鼓地開展宣傳活動。這個方面的工作,則以一一二師為主開展宣傳工作。要求以連為單位,分別組建“軍宣隊”,按照具體承擔的單位和任務,迅速下到各縣、公社、街道、企業(yè),大張旗鼓地宣傳,黨的政策和中央的決策,認真做好兩派的和解工作。條件成熟時,應將基層的政權組織--“革命委員會”建立起來。
唐華所在的三連,就承擔了這項,組識建立軍宣隊開展宣傳的任務,以及幫助基層組織,建立“革命委員會”的工作。
北方的二月,還十分地寒冷,唐華他們穿著棉衣棉褲,背著掛包,帶著統(tǒng)一印發(fā)的宣傳資料,打著一面面紅旗,徒手未帶任何武噐,乘著軍用“解放”牌汽車就出發(fā)了。一路歡歌,一路風塵,從新城縣出發(fā),沿途經(jīng)過安國、蠡縣、高陽、定縣、阜平、易縣、淶源、涿縣、徐水、唐縣等地。
而此時,唐華正帶領著他那有28名戰(zhàn)士組成的二排,與全連干部戰(zhàn)士一起,歷時二十余天,行程近2000公里,幾乎將保定地區(qū)轉(zhuǎn)了大半個圈。而每到一縣,均按連負責公社,排負責大隊,班負責生產(chǎn)隊的排序任務開展工作。
首先,是召開群眾大會,進行政策和形勢的宣傳,然后,又舉行派系組織座談會,進行意見交流和協(xié)商。在意見基本達成一致的情況下,按照名額各自推舉出候選人,然后,經(jīng)群眾大會選出“革命委員會”后,任務即算完成。
唐華因是代理排長,每次會議他首當其中,自然是會議的組織者,也是會議的主講人。雖然連續(xù)工作,他身心早已疲憊,但他在大風大浪中得到了鍛練,也發(fā)揮了很好地作用。待此次任務結束后,他受到了營、團的嘉獎,因而,他心里還是甜蜜蜜的。
第三步:以部隊大軍壓境圍堵勸說的方式去平息武斗。
然而,這方面的工作,是最為棘手也是十分迫切地,它也是關系到,能否順利完成中央下達任務的關鍵所在。
所以,軍部痛下決心,在當年的二月底,軍部就要求一一二師,以及所有參加此次行動的部隊,除一部分人員在營房留守外,幾乎是三個師的建制,數(shù)萬人傾巢出動,全部開到雄縣縣城周圍圍堵勸說。
而唐華所在的三連,也參加了此次軍事行動,主要負責保定市通往雄縣縣城的主要關口,即橋頭鎮(zhèn)與柳西公社一帶駐防。
那時,全國性的“文化大革命”的運動,雖然已接近尾聲了,但個別地方也是最瘋狂的時期。而保定地區(qū)所發(fā)生的“雄縣武斗”事件,則是一個最具典型的事例。
所以,中央軍委早在“文化大革命”的初期,就發(fā)布了軍隊參與“三支二軍”工作,實行“五不準”的命令( 即:不準攜帶武器、打不還手、罵不還囗、不動氣、不動武)。
然而,此次雄縣的武斗,對方是精心策動了全保定地區(qū)十個縣,組織了對外號稱為十萬人(實則為五、六萬人)的非法武裝力量。就人數(shù)來講,當時參與平息武斗的三十八軍,也只有近三萬人,顯然,在人員數(shù)量上是不成正比的。
更何況,三十八軍全部是徒手,并未攜帶任何武噐,同時還有中央軍委“五不準”命令的約束。所以,那幫武斗人員,則更是猖狂之極,根本未將這支部隊放在眼里。因當時該軍對外番號為4800,所以,他們就公開大罵三十八軍,是“兩個臭雞蛋”。
而且,更為惡劣的是,他們見唐華所在的三連,堵住了入城的主要通道,競腦羞成怒,用槍指著唐華他們的頭部,強行扒倒了他們身上的棉衣棉褲和皮帶,搶去了他們的全部食物和炊具。又將唐華他們攆到數(shù)里外的沙灘,反倒將其團團圍困住,使其不能左右。
但英雄的三十八軍,畢競是英雄部隊。唐華他們不怕圍堵,不畏生死,也不懼寒冷饑餓,一直堅持著與之斗爭。唐華他們用草繩束著腰間的單薄衣服,口中不斷地喊著:“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口號。以跑歩活動身子的方式,來增加熱量的辦法,去克服寒冷的氣候,用挖田地里的野菜捧井水來充饑。
而后,唐華他們?nèi)B又以行進的隊形,抖擻著精神,宏亮地唱著《三十八軍軍歌》:
“鋼鐵的部隊,鋼鐵的英雄,
鋼鐵的意志,鋼鐵的心。
平江起義上井岡,鐵流向北方。
嘿!
大戰(zhàn)平型關,敵寇心膽寒,
南征北戰(zhàn),艱苦奮斗英勇又頑強,
跨過鴨綠江,碧血灑鄰邦,
血染戰(zhàn)旗紅,威名天下?lián)P。
我們越打越硬越戰(zhàn)越強,
跟著偉大的共產(chǎn)黨,
嘿!
勇猛地向前進” !
唐華他們,又勇敢地沖往雄縣縣城的重要關口一一橋頭鎮(zhèn)。重返他們的陣地,忠實地執(zhí)行著他們平息雄縣武斗的任務。
經(jīng)過七天七夜艱苦地搏斗,反反復復來來回回,進行了拉鋸戰(zhàn),最后終于占領了主要關囗一一橋頭。阻止了由保定方向來雄縣參加武斗的數(shù)千人,并成功地勸說,他們?nèi)孔詣咏馍⒎祷卦亍?/p>
整個雄縣武斗事件,經(jīng)全軍上下共同努力,最終阻止了惡性事件地發(fā)生,而圓滿地完成了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下達給三十八軍這項,既光榮又特殊且十分艱巨的任務。
而唐華所在的三連,因在執(zhí)行此次平息雄縣武斗事件中,表現(xiàn)出了特別地英勇和機智,彰顯了三十八軍英雄部隊,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地英勇頑強地,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而受到了軍部的通報表彰!
請看第十一章 折翼軍旅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novel/vrxzpkqf.html